赵匡胤登基后偶遇柴荣幼子,赵普直言应斩草除根,太祖却摇头不语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



如果让您在历史上找出一位仁慈的开国皇帝,您会想到谁?

答案或许不止一位,但就其对待功臣的态度而言,能称得上仁慈的开国皇帝,想来想去,似乎也就只有两位,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和宋太祖赵匡胤。

说到这,或许有小伙伴可能会说,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杀几位功臣,但他不能算是开国君主,他爹李渊才是开国君主,而李渊在还没有统一全国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拿功臣开刀了。

秦始皇横扫六合建立起大一统的秦帝国之后,就没有拿一个功臣开刀,甚至还把这些功臣都封为了大官,根本没有想过要从他们手中收回权力,甚至没想过要送他们归西。

权力欲极强的秦始皇都能容忍功臣,这也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功臣都会想着从帝王手中夺权,关键看帝王御人的手段,而一味想着除掉功臣来固权的皇帝,是对自身能力不自信的一种表现罢了。

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这点上就极其不自信,毕竟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收拾了一遍,连已经快八十岁的李善长,都没能得以善终。



宋太祖赵匡胤在这点上,做得虽然没有秦始皇好,但至少比朱元璋好太多了,至少他只是收回了功臣们的权力而没有要他们的命。

甚至赵匡胤所“导演”的杯酒释兵权,还在历史上备受好评。

当然,赵匡胤其实在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冷血的狠人,要不然他的江山根本轮不到他的弟弟赵光义来做,有那么一次赵匡胤登基后偶遇了柴荣幼子,赵普直言应斩草除根。

但是宋太祖听了却摇头不语,那么他是怎么对待这个婴儿的呢,故事很感人,我们一起来看。

二、

纵观赵匡胤的一生,他好似就是一个可怜人儿,还是很悲催的那种。

甚至连做个皇帝,都是被部下所逼迫的,唉,想想也真是醉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他却是不得已的,这件事虽然被记载在正史中,但是说句实话,您真的相信吗?

反正,我是不信,因为此事有点扯。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想着把皇位传给儿子的,结果却被老妈逼迫着传给了自己的弟弟,传给弟弟也就罢了,而自己的儿子却成为了这场权力更迭中的牺牲品,但是历史上真有“金匮之盟”吗?



至少,我认为没有,因为此事也有点扯。

赵匡胤对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一直很不错,自己当皇帝之后,就把自己的弟弟安排了极其重要的开封府尹一职,任凭自己的弟弟暗中培养嫡系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他自己却在一次和弟弟喝酒的之后暴毙了,于是乎宋朝开国之后又增加了一桩悬案,是为“斧声烛影”,那么这件事情中,赵光义真的是无辜的吗?

当然,我认为他不是无辜的,因为如果说赵光义无辜,这事情就更扯了。

不管怎么样,从这三件事情上,我们也不难看出,赵匡胤对自己的亲属上确实够仁慈了。

三、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就在部下的拥戴下,返回了皇宫,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一时间不知所措,但既然木已成舟,在性命和皇位之间,柴宗训母子果断选择将皇位交出。

就这样,赵匡胤当了皇帝。

按照以前王朝更替时上演的戏码,柴宗训母子自然无法善终,但是赵匡胤仁慈,他觉得事情可不能这样做,于是决定放他们一马,毕竟这对孤儿寡母根本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放是放了,但也不能让他们一直待在皇宫,不然虽然没威胁,但总觉得膈应不是。

既然如此,赵匡胤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柴宗训母子把皇宫腾出来,就这样他们这对可怜的母子被迁往了房州(今湖北房县)。

不过柴宗训在他20岁那年就去世了,只是不知道是他身体有疾病主动去世,还是被人加害被动去世的了。

四、

柴宗训母子腾出了皇宫,赵匡胤自然得接收,就是在这次接收的过程,他还偶遇了柴荣的幼子,当时还只是个婴儿。

话说,赵匡胤入主皇宫之后,原本宫中还没有被遣散的宫女自然得列队经过赵匡胤的“检阅”,但是赵匡胤去发现其中有个宫女躲躲闪闪,细看之下,才看出她的怀中正抱着一个婴儿。

在谋臣范质的询问之下,赵匡胤方才知晓,这婴儿便是柴荣的幼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