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平行志愿、顺序志愿、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学校规则

分享至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平行志愿、顺序志愿、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学校这四种高考录取规则的差异,并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助力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



一、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目前,大部分省份在普通批次的录取中都采用了平行志愿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公平性,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投档,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多个院校作为志愿,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



然而,平行志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采用一次性投档的方式,如果考生的分数未达到所填报院校的录取线,或者因为某种原因被退档,那么该考生在本批次内就可能面临无学可上的局面。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合理评估自己的分数与往年录取情况的对比,避免盲目冲刺高分院校。



二、顺序志愿

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其表述方式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例如一个第一志愿院校,一个第二志愿院校,计算机投档时将相同院校志愿的考生分别排队,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是第一步先将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多个志愿录取结束。

目前,顺序志愿主要出现在部分省份的提前批次录取中,如军事院校、公安院校等。顺序志愿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体现考生的志愿选择,让考生有更多机会被自己心仪的院校录取。但是,顺序志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第一志愿未能被录取,后续志愿的录取机会将大大减少。因为在录取过程中,学校会首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只有当第一志愿的考生数量不足时,学校才会考虑录取后续志愿的考生。这意味着,如果第一志愿未能被录取,后续志愿的学校很可能已经录满了第一志愿的考生,从而导致后续志愿的录取机会大大减少。另外,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多,高校生源不平衡,也会导致后续志愿录取机会减少。



三、院校专业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