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镇守云南两百多年的沐王府,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沐王府,在明朝历史上绝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历代沐王府的主人都不是明朝的皇室宗亲,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子孙后代,但是整个沐王府却能坐镇云南,拱卫大明王朝的“南大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

虽然期间也出现了一些朝廷中央与沐王府治下的云南地方不相和谐的“小插曲”,但整体来说沐王府自始至终都保持了对于大明王朝自始至终的忠诚,特别是沐王府为延续明朝的国祚与保全皇室血脉奋战到了最后一刻,这份忠心与品格也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与称颂。



沐王府的第一任主人沐英,用战功和忠诚开创了家族基业。

“沐王府”,虽然名为王府,但是真正能称得上“王”的,只有沐王府的第一任主人沐英一人。

沐英生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从小家境贫寒,父母早亡,独自流浪到了濠州城,后被朱元璋发现,就此成为了朱元璋的义子,并改姓为“朱”。此时的沐英只有8岁,并且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尚未出生,于是,朱元璋和其原配妻子马皇后对沐英视如己出,不仅让其读书识字,还让其跟随大军出征,培养其行军打仗的能力。而沐英也在朱元璋的悉心培养与教导下,在军中不断崭露头角,其作战勇猛,立功无数,成为朱元璋非常重要的帮手,为朱元璋最终一统天下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明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被朱元璋册封为为“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在这之后,沐英等人又平定了云南地区的叛乱,彻底稳定住了云南局势。

随着朱元璋将傅有德和蓝玉召回,沐英就此开始镇守云南,而除了平定云南地方土司的多次叛乱,维持云南稳定外,他还在积极组织了云南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国计民生。

沐英命令军队在云南大搞屯田,并且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百姓种植,这也使得云南地区的屯田总数达到了百万余亩,粮食产量高速增长,云南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百姓的生活条件就此得到显著提升。不仅如此,沐英还积极组织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建设道路,鼓励商业贸易发展,同时,他还大兴教育,鼓励办学,增设府学、州学、县学达几十所。

可以说,沐英主政云南的十年时间里,云南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他本人也在云南百姓以及少数民族部落中,拥有着极高的声望,就连此时的缅甸、越南地区也都是深知其威名。



沐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并且与南京远隔万水千山,可朱元璋非但没有对他产生过任何猜疑,也没有像对待其他一些功臣那样加害于他,反而是自始至终都对其信任有加,以至于朱元璋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沐英镇守云南可以让他高枕无忧。

而之所以会如此,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沐英对于朱元璋的那份绝对忠诚,让朱元璋倍感欣慰,甚至是有些颇为感动。

洪武十五年(1382年),对于沐英有着养育之恩的马皇后去世,这让沐英“心痛如绞,口吐鲜血”,一再上疏表达自己的哀痛心情,就连朱元璋都为之动容。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离世,不仅让朱元璋深受打击,就连沐英听闻这位与自己从小相伴长大、关系亲密的兄弟和未来国之储君离世,也同样是心痛不已,悲伤欲绝,并就此开始卧床不起,两个月后便因为伤心过度,便与世长辞了。

沐英去世后,他的灵柩被运送到了南京,朱元璋亲自前往迎接,并对其予以了厚葬,同时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赠谥号为“昭靖”,配享太庙。



在这之后,沐英长子沐春袭承了“西平侯”的爵位,并接替他的父亲继续镇守云南,到了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时期,沐氏家族又被晋封为“黔国公”的家族爵位,如此世袭罔替。

此后,沐英的后世子孙虽然依旧住在“沐王府”,但是除他之外,都只是享有“黔国公”的爵位,再无一人被封王爵,因而他也成为了“沐王府”历代主人中,唯一的“王”。



沐王府虽然世守云南,但依旧受到了朝廷中央的极大节制。

沐英之子沐春去世后,他的弟弟沐晟成为了“西平侯”。而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沐晟便遭到了岷王朱楩的弹劾,称其暗中与建文帝朱允炆有过往来,并且整个沐氏家族世守云南,手握重兵,成为了朝廷的威胁,应该对其进行制裁。

不过,朱棣虽然对于沐晟也是颇有微词,但考虑到云南的特殊情况,少了沐王府的镇守,其他人确实是难以胜任,于是便驳回了朱楩的弹劾,继续让其镇守云南。

“初,岷王封云南,不法,为建文帝所囚。成祖即位。遣归籓,益骄恣。晟稍持之。王怒,谮晟。帝以王故诏诫晟,贻书岷王,称其父功,毋督过。”

在这之后,由于沐晟在平定安南的过程中建立了功勋,朱棣又将其晋封为“黔国公”,沐王府的声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或许这个时候有朋友会问,既然沐王府有着如此权势和地位,同时又握有重兵,可为何从来没有听说过沐王府有过任何谋反的举动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沐王府虽然世守云南,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朝廷中央的节制的。

明正统五年(1440年),明英宗向云南地区派驻了巡抚,并且在云南地区建立了“三司系统”,可以说这样一来,就此改变了此前沐王府“一家独大”的局面,沐王府的任何行为,特别是用兵的举措都要受到朝廷的监督与限制。再加上一直以来,历代“黔国公”都是由皇帝亲自册封的,这也进一步强化了朝廷中央对于云南沐王府的控制。

其次,沐王府在云南,但是沐氏家族的陵寝却在南京。

前文中也说到了,沐英去世后,灵柩就被拉到南京安葬,而历代的沐王府主人去世后,也是按照极高的礼仪,葬在了南京,这也就使得沐家后人有了很深的忌惮。不仅如此,如同其他藩王之子被安排在京城为“人质”一样,沐王府中也有人被扣在了京城为质,从而也就让其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再次,就是沐王府确实对大明王朝是忠心可鉴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