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罗斯的错误绝不能再犯!如果台海开战,中国必须咬死这两点

0
分享至

一场被各路专家视为"速战速决"的军事冲突,竟然演变成了两年多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号称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在乌克兰这滩浑浊的泥潭中挣扎渐渐黯然失色,再难重现当年雄风。


两个曾经亲如手足的斯拉夫民族,反目成仇、兵戎相见,数十万条宝贵生命就此被战火吞噬。一场原本被视为吹响民族复兴号角的决战,竟然成了难解难分的困局。


俄罗斯在乌克兰遭受血淋淋的教训,再次敲响了我们处理台海问题的警钟。虽然两地情况有别,但挑战却出奇相似......



乌克兰如此坚挺?


乌克兰如此“抗揍”,着实出乎世人意料,这场战争已持续两年有余,双方曾经亲如兄弟的斯拉夫同胞兵戎相见,数十万条宝贵生命被战火无情吞噬,悲剧画面令人震惊和痛心。


起初,外界普遍预计这将是一场俄罗斯的速战速决,谁能想到,号称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竟会陷入乌克兰这滩烂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兵贵精不贵多"、"兵贵胜不贵久",可如今莫斯科红场的阅兵盛况,已与当年铁骑凌空、万马奔腾的盛景渐行渐远,只余一派寥寥无几、寒酸凄凉的景象。


那么,乌克兰为何能如此坚挺?俄罗斯又是哪些关键性失误,导致其在乌克兰遭受重创?我们不妨细细掂量。



首先,俄军的最大失策就是轻视了乌克兰的战斗力,事实上,自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以来,乌克兰政府就一直在暗暗积蓄力量,虽然在人员装备等方面远不及俄军,但乌军的士气却备受重视和锤炼。


当俄军开战之初认为乌军会很快土崩瓦解时,却遭到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


在基辅、哈尔科夫等关键据点,乌军使用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狙击俄军的坦克和装甲车,造成俄军重大伤亡,俄军后勤供应线被切断,通讯障碍重重,阵地被迫反复易手,陷入了令人费解的困境。


根据西方智库的估计,截至目前,俄军已在乌克兰战场上损失了约2600辆坦克和4900辆装甲车辆,伤亡人数高达20万人之众,俄军的黑海舰队亦濒临全军覆没,多名将领阵亡沙场。



此外,俄军还严重低估了美国和欧盟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力度,事实上,正是源源不断的西方武器和弹药供给,才让乌军能够在绵延的俄乌战线上咬住不放。


"标枪"反坦克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德国豹2坦克等一系列先进武器,有力增强了乌军的反击能力。如果没有西方的军援,乌克兰很可能早已不战而败。


更令俄军始料未及的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之大,远超预期,制裁措施重创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和工业生产,令俄军在维修和供应方面捉襟见肘,无力支撑大规模持续作战。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俄军在战略规划和现代化改革上皆存在严重缺陷。俄军虽然人员和装备都很多,但真正达到现代化水准的力量却不足,指挥系统老旧低效,通信体系极为落后,导致各路兵力难以协同一致。



此外,俄军在制空作战、信息战、后勤保障等现代战争的许多领域都表现不佳,暴露出改革滞后的系统性问题。


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动员能力又远不及其雄心壮志,难以支撑持久作战,在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下,俄罗斯的战争投入动辄捉襟见肘。


俄军更换不了先进装备,作战人员难以得到有效补给,只能在前线节节败退。


俄罗斯在乌克兰遭受的教训是血淋淋的。其轻敌、低估对手实力、经济动员能力差等诸多因素,令其在乌克兰吃了一锅"熬不干、咽不下"的苦头。



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挫折敲响了警钟,这让我们在处理台海问题时必须有备无患,吸取俄方的血泪教训。


虽然台海问题与俄乌冲突有着本质区别,但中俄两国在解决领土争端时所面临的外部干涉挑战却不无惊人的相似。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俄方两个关键性失误,避免重蹈覆辙,陷入旷日持久的泥潭之中。


大陆决不能轻视台湾当局的军事实力,虽然在装备、人员等方面,大陆已拥有绝对优势,但我们也绝不能仍将台军视为“一打就碎”的玩具兵团。事实上,台湾已为一场可能的对决做足了几十年的准备。


台湾中央山脉被大规模开凿,内部布满诸如隧道、地堡等设施,以备战时应对打击。




台军的绝大部分现役官兵已接受过长期的游击作战训练,将能完美发挥地形险峻的优势,运用游击战术进行针对性打击,绝不会轻易认输。


切不可重蹈俄军的覆辙,对台军的战斗力掉以轻心,现代战争残酷无情,不分强弱,只要誓死力战,即使实力较弱的一方,也同样能对强手造成巨大困扰,在岛内外,反华势力随时准备发起"热武器"对抗,情况会异常棘手。


在制定统一计划时,必须全面评估台军的实力和部署,做好艰苦卓绝的准备。切忌简单估算敌我力量对比,务必做到精益求精,留有余地。


登陆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没有任何巧计可走,完全凭借钢铁对钢铁、血肉对血肉的明牌决战。



其次,我们必须认真评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可能介入的程度,并做好有力应对的准备。任何关乎台海的军事行动都可能遭到美国等国的武力干预,决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事实上,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极为关键。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正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环。一旦台海出现冲突,美国的技术封锁措施将在第一时间对我国造成重创。


台湾还是结构坚固的第一岛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从未放弃夺回西太平洋制海权的野心,台海冲突自然会让美国紧盯不放。


可以预见,一旦台海局势升级,美国定会紧急调动在日本、韩国、关岛等地的军力,对台海周边地区实施军事封锁,同时,美国还会拉拢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在内的盟友部队跟进介入。




为此我们不仅要全力应对台军抵抗,还要合理配置足够兵力对付可能的外军干预,做到"既准备了打仗的一切,又为制止战争作了一切努力"。切记不可被动挨打、节节败退、丧失主动权。


除了军事准备,我国在外交和舆论宣传方面也必须精心布局。我们应主动争取更多国家理解和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明确台海问题的内政属性。


同时还要在国际社会阐释我方的正当诉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避免在国际上孤军奋战,陷入被全世界围攻的被动局面。必须在有利时机到来前,就提前全方位布局,为可能的武统行动扫清障碍,争取最大程度的国际理解和支持。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底线问题上,我们必须快刀斩乱麻,有备无患,独挡万难。



和平胜无疆


无论面临何种棘手困境,中国还是坚持呼吁双方理性冷静,珍惜和平的宝贵机会。


对于台海局势,中央政府一直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希望以最大限度的善意和耐心,通过对话协商来化解分歧,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我们向往和平,但更不能被和平幻觉所蒙蔽,必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战争绝非解决问题的上策,它只会带来无尽悲伤和创痛。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自古以来就传承着"弗轰弗射"的处世哲理,极力主张以"温文理治"的方式化解争端。




然而,有时候局面却会被一些顽固分子所强加,从而造成不可开交的局面。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做好一切军事准备。


因为只有拥有强大国力,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战争的发生,从而真正守护和平。


对于台湾同胞来说,和平统一才是双赢的最佳出路。台海局势若进一步恶化,双方必将陷入旷日持久的对峙和冲突,最终将付出无法估量的惨重代价。


和平统一,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才能真正有保障,两岸才能避免"两败俱伤"。


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我们坚持这一方针不仅出于对国家完整和同胞利益的考虑,更是希望避免战火硝烟在宝岛蔓延,使两岸同胞免受战争的毁灭性创伤,避免悲剧一再上演,和平利在当下,更惠及子孙万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杂谈天下式
杂谈天下式
大到国际,小到个人
5283文章数 348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