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独秀1937年出狱后想回延安,毛主席提三个条件,他为何没答应

0
分享至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被国民党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陈独秀提前出狱,但世道已变换得太快。

想离开南京,去延安工作毛主席表示非常欢迎,但提出三个条件。陈独秀看过后直接拒绝,从此再未回到党内。

为何陈独秀不答应毛主席提的条件呢?



1.陈独秀五进五出的牢狱之灾

这就要从陈独秀这个传奇人物说起了。

陈独秀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同样也充满着坎坷。他曾前后五次被抓进监狱,但从未屈膝。



1913年,陈独秀因反袁受到通缉。当时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回到上海,开始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陈独秀作为安徽讨袁总司令柏文蔚的秘书

“二次革命”因内部人员叛变导致在皖行动失败,陈独秀只能化为商人逃跑。但因龚振鹏的见死不救,性情直白的陈独秀直接去质问龚振鹏,结果惹怒了他。



于是龚振鹏就以“临阵脱逃,扰乱军心”的罪名逮捕陈独秀入狱

之后陈独秀被柏文蔚相救,但因陈独秀成为“要犯”,无奈之下只能逃往日本



第二次入狱是在“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和李大钊积极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他们以《每周评论》为阵地,组织舆论,维护山东问题,为中国青年带来很多有指导性的思想。

为了组织起群众的斗争,陈独秀撰写的《北京市民宣言》中表明山东问题的态度,以及罢免曹汝霖等军阀的官职,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



当陈独秀在楼上撒传单的时候,被便衣巡警抓住,带进京师警察厅,之后就被关在了又小又脏的囚室中。

第三次被捕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陈独秀被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他悄悄回到上海主持党的工作,结果引起法租界的警觉,

1921年10月4日中午,突然有人闯入陈独秀家中,将陈独秀在内的5个人全部逮捕。



但因为法租界的公堂会审没有抓到陈独秀夫妇的任何不力的证据,就只能将陈独秀的妻子高君曼先给放了。

但陈独秀在当时名望很高,这样没有什么证据就随意抓人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界人士都开始积极营救。

最后上海法领事罚陈独秀100元大洋结案,褚辅成出面担保,10月26日陈独秀被保释出狱。



不到一年时间,陈独秀再一次在法租界被捕,并且是在他写稿的时候,突然有警方闯入,将他逮捕,罪名是私藏违禁书籍

此事一出,中共中央和各社会名流全部都展开营救,并且北京的新中国会等10个团体联名发表《宣言书》,长辛店也在组织大规模工人罢工运动

迫于强大群众压力,陈独秀终于在1922年8月18日得救。



陈独秀最后一次进监狱是在1932年10月15日,但是陈独秀被叛徒出卖,正在家中养病的他突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之后就开始了长达5年的监狱生活

各界人士再一次积极营救,然而蒋介石全都不为所动,并且称陈独秀危害国民,坚决不释放陈独秀。

1937年陈独秀所在的老虎桥监狱被日军飞机轰炸,随时都面临生命危险,当时如胡适等人联名保释陈独秀,但需要陈独秀写一个悔过书。



陈独秀得知勃然大怒,直接拒绝,态度坚决表示:“我宁愿炸死在监狱中,实无过可悔!”

后胡适等人不断与国民党斡旋,加上日军大肆侵略京沪,南京政府被迫迁走,陈独秀也“因祸得福”,终于在8月23日走出老虎桥监狱

坐了五年的监狱,陈独秀出狱后发现世道已经变了,但他从此何去何从还没有着落。



2.回党阻力与三个条件

陈独秀出狱后,并没有直接离开南京,他在南京待了一段时间,便与在延安的叶剑英林伯渠联系上了,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党内工作的意愿。

毛主席也得知了陈独秀的事情,对此事也进行了严密讨论。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按理说他想回到党内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陈独秀曾经在救国路线中我党产生过分歧,主要是陈独秀过去的托派身份,在大革命时期犯下了严重错误。



所谓托派,是指托洛茨基主义理论流派。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阶级的领导权,还放弃了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犯了右倾思想错误。

1927年大革命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陈独秀右倾错误

为了平息争议,毛主席和众多的领导人在延安开会,认真讨论了这件事情。



最后毛主席提出可以让陈独秀回来延安工作,但必须要先同意三个条件:
一是陈独秀必须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的理论和行动,公开声明与“托派”脱离关系,承认自己的错误;
二是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三是在实际行动中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其实这三个条件也不是很难,但当陈独秀收到电报后却表示,二和三是可以答应的,但第一条坚决不能接受



本来陈独秀就是一个抗日爱国分子,他本人也是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所以后两条对他来说不是难事。

但陈独秀本人个性本就比较倔强,他撰写的《没有父亲的孩子》描述自己,小时候不爱读四书五经,曾遭到祖父多次打骂,但始终没掉过一滴泪



从这就能看出陈独秀性格独立,脾气倔强。并且在他长大后,友人汪孟邹就评价他“仲甫的脾气真古怪哩”,张闻天也曾说过“独秀个性很强,很固执,有时又急躁不讲理,骄横之大。

而且陈独秀曾五进监狱,最后一次被捕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做到“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就算是在监狱,他依旧面不改色



陈独秀雕塑

何应钦请求陈仲甫题字,结果他提笔就写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样宁折不弯的脾气怎会轻易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呢?

陈独秀的个性中始终透露出固执倔强、宁折不弯的特点,就连自己的孩子也会说他是“封建大家长”,因此,让陈独秀承认自己当时犯下得到错误,他自身是不情愿的。



所以他才会说:“回党固我所愿,惟书面检讨,碍难从命

这是陈独秀没有回到党内工作的自身原因,其实外界也有种种阻挠。

从国际上来讲,当时斯大林正在积极宣传反托派的浪潮,对于曾经是托派的陈独秀,肯定是受到打压。

即使陈独秀已经不是托派,但曾经做过的事情已成定局,这件事的烙印一直在他身上,现实的复杂性也让所有人无法预料。



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一股势力极力阻止陈独秀回延安。

陈独秀在老虎桥监狱关着的时候国民党就积极向他伸出橄榄枝,不但是国民党要员徐恩曾,甚至连第一夫人宋美龄都出动了,他们带着各自的目的来监狱内“看望”陈独秀,不但是送礼物,还会劝他“改邪归正”,但陈独秀可是个犟脾气,他全部拒绝了,送来的礼物更是一样不收。



当陈独秀刚刚出狱的时候,国民党的中统特务局处长丁默然就直接来“迎接”他

并对陈独秀说“陈先生,鄙人奉上级之命,来接你及夫人到中央党部招待所去住,那里已为你安排好了下榻处。外面有车子在等候。”
而陈独秀则非常不屑地说:“丁先生,那里不是鄙人能够住的地方,鄙人已接受傅斯年先生夫妇之邀,暂到他府上安身。”

而国民党知道陈独秀不可能站在他们的立场后,蒋介石并没有轻易放弃他的阴谋诡计,他开始费尽心机拉拢陈独秀。



当时他给陈独秀开了十万元经费,还允许他组建一个新党,并且非常热情欢迎他做劳动部长这个职位。

陈独秀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并且破口大骂蒋介石残害我们的同志,这种人是他绝不可能与之为伍的。

其实蒋介石能料到陈独秀不会来,但为什么他能一直这么坚持笼络陈独秀呢?



原因就是他想要给外界营造出一种假象,一种陈独秀和国民党之间关系亲密的假象,用来迷惑大家,给陈独秀回延安制造更大的阻力

陈独秀没有回到党内工作,他的选择是对是错我们也无法判断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陈独秀的确是为中国探索变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南陈北李”创立共产党

陈独秀除了是“五四运动”的领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创建共产党了。



1919年冬,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在摸索救国之路上不断改变,不断尝试,他们认识到,必须有一个全新的党派来作为中国道路的指明灯,他们已经开始相约建党。

但是当时陈独秀和李大钊做事非常隐蔽,陈独秀在上海重新筹办《新青年》,而李大钊留在北大,两人相约建党。



在建党之前,毛泽东还专门跑去上海见了陈独秀,但是毛泽东就“湖南改造促进会”的一些计划说与陈独秀听,并征求陈独秀的意见

陈独秀知道毛泽东是大才,与他说了要建党的相关事宜,毛泽东激动不已,并且问陈独秀能不能先让他看已经翻译好的《共产党宣言》



1920年11月间,毛泽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签名长沙的共产党组织宣告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一直对毛泽东的才干非常赏识,并且请他发动湖南的中共小组。



建党之后的中国共产党虽只是星星之火,但大家的心中都有着崇高的信仰,都是一股劲儿一条心向前走。

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陈独秀犯了错误,与党的路线产生分歧后,中共中央的会议上就做出决议,要求陈独秀立刻停止“超越组织活动”。



并且要求陈独秀一周内作篇反对派的文章,但陈独秀收到信件后拒绝写文章,其中有诸多原因,不久之后,陈独秀便被中国共产党取消了党内职务

陈独秀的“犟”可谓是跟随他的一生,我们不会忘记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但也不会赞成那种不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思想

中国从来都是讲究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所以拥护广大群众的确很重要,从结果来看,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的确符合中国国情。



陈独秀虽然没有了党内职务,但他的爱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的时候,陈独秀就大力谴责蒋介石,并且完全不担心个人安危,这才有了后五年的牢狱之灾。

他出狱后又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回到延安的党内工作,那之后他又过得怎样呢?



4.晚年凄苦悲凉

陈独秀与共产党关系破裂后,他离开了南京,先后在武汉和重庆居住过

晚年的陈独秀基本上可以用“凄苦”两字来形容的,主要是生活上,十分凄惨。

1938年8月3日,已经年近六旬的陈独秀在妻子的搀扶下坐船来到了江津,这里也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站。



修缮后的陈独秀旧居——江津石墙院

最开始,陈独秀来这里是住在一个小客栈中,后来才在好友们安排之下,找了一个固定的居所。

但此时的陈独秀,已经和年轻时的他气概变化太大。陈独秀毕竟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他的到来让小小的江津沸腾不已,不少达官显贵全都登门拜访。



陈独秀晚年在江津的住处

但他们却突然看不出这是当年的陈独秀了,甚至连潘赞化都说:“陈独秀不行了,没了英雄气概,儿女情长”

这点倒也比较符合陈独秀暮年的生活,他之前一心搞事业,救中国,心中从不曾表露出儿女情长。

他的心也是肉长的,就算被外界传言自己不近人情、不知变通,陈独秀也是有心痛的悲伤的。



想起陈乔年和陈延年两个儿子去世之时,陈独秀倔强地都不曾掉一滴眼泪。但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关在监牢中的他,听说全面抗战的消息,突然就老泪纵横

托人专门带来好酒,对着小小的窗外喊道:“为父,为你俩酌此一杯”。

在江津的陈独秀过得很是贫穷,他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大多时候都是靠着旧时老友的资助过日子。



李大钊

1939年,柏文蔚顺路来到江津看望他,发现陈独秀在寒冬中还穿着单薄的棉衣,忍不住心中难受,对老友如今的遭遇甚是悲哀,还将自己的皮大衣送给了他。

年轻时与之共事的胡适现如今在美国已经混得顺风顺水,给陈独秀抛来橄榄枝,但陈独秀只是拒绝了。



胡适永远也不会懂为什么大钊同志一身豪气英勇奔赴刑场,他也不会明白,为何陈独秀会五进五出监狱混到如此穷困潦倒仍是不知变通。

陈独秀有时靠着给邻居好友们写楹联赚钱,毕竟年轻时颇有声望,曾经也是一字千金,临老却成为卖字的书生。很多老友唏嘘不已,但陈独秀不在意。



1939年,陈独秀在重庆宽仁医院住院时,周恩来来到重庆,专门来探望病中的陈独秀,表明想要将陈独秀接到延安去,但陈独秀当场就拒绝了。

后来周恩来又专门跑到江津看望陈独秀,并且再次想要请他回到延安,还表示这是毛泽东的意思,但陈独秀依旧拒绝了。

不但是这样,陈独秀还将周恩来给他留下的100块银元全部退了回去。



周恩来

实在不像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倔强才子所说出来的,但暮年的陈独秀真的是这样的态度,唯一不变的,还是他那个“犟脾气”。

旧时老友和学生都会时不时“接济”他,好让陈独秀过得不那么辛苦。



还有一则就是写书赚钱,可当时形势如此严峻,就算是满腹才华的陈独秀也不能再发表一些“随心”的文章。

当时教育部想让他编写一本识字的书,陈独秀觉得不错,便接受了这份差事。而教育部还提前给他支了2万块。



书还没有写完,陈独秀就和教育部闹了起来,原因竟然是教育部想让陈独秀编写的《小学识字教书》的书名改一改,但陈独秀又“犟”起来了,他始终坚持“一个字也不能改”

于是,教育部给的这2万稿费陈独秀到死都没有动过。

虽然生活过得很是贫穷,但最让陈独秀痛苦的是来自王明等人,那些国民党的诬陷,让陈独秀无法忍受。



王明

他们将陈独秀说成一个汉奸,一个叛国贼,让晚年的陈独秀不得不重新打起笔仗。可自始至终陈独秀都没有屈服,更没有向任何恶势力低头。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江津去世,享年63岁 。



晚年陈独秀虽然饱受生活折磨,但他也坚守了一些东西,比如自己的内心和爱国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谈史说未来
谈史说未来
爱美是人的天性
981文章数 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