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造创投“示范区”!苏州要这么做

0
分享至

以“汇聚智慧资本·润泽科技生态”为主题的苏州湾创投活动5月18日在苏州举行。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在活动期间表示,苏州可以成为创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的指示精神,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其中一些差异化监管办法等,苏州可先立后破,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海东表示,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资本则是创新能够落地生根的重要养分,苏州始终坚定推动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目前,苏州已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城市之一。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苏州湾创投壹号启航仪式。作为“创投地标”,苏州湾创投壹号将站在入驻创投机构超500家、管理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的节点上全新启航。

专家:先行先试 苏州应成为创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区

沈志群在活动期间发表主题演讲《苏州应成为创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区》。沈志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的指示精神,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其中一些差异化监管办法等,苏州可先立后破,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沈志群表示,培育、壮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传统生产力一样,投资的作用、资本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我国在一些高科技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究其根源之一,正是我国对创业投资认知不足、起步太晚。”沈志群表示,近十年来,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虽然发展飞速,但每年新增投资规模相当于GDP总量的百分之零点几。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创业投资重大的、独特的功能仍没有准确的认知和足够的重视。我国创投行业发展不稳定、不确定的问题,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持续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虽然已在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创投市场,但是我国创投管理的资产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

对此,沈志群表示,当务之急是像重视基建投资一样,充分认知、高度重视创业投资这一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量身定制的资本力量及其独特作用,我国的创投行业才能在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苏州可以成为创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示范区。”沈志群表示,首先,苏州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基础。GDP已有近2.5万亿元,一季度全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增速位居GDP十强城市第一位,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工业的增速强劲。

“苏州也是我国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创投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创业投资机构、本土创投品牌机构数量、优秀的投资管理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还是高素质的创业投资专业人才都相对集中和集聚,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创新性地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苏州湾创投壹号’。”沈志群说。

政策优势方面,沈志群表示,苏州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投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同时,苏州也在探索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具体形式。

苏州:坚定推动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顾海东在致辞时表示,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资本则是创新能够落地生根的重要养分。苏州在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始终坚定推动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顾海东表示,苏州以中国大陆1%的人口,贡献了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4%的实际使用外资,5%的上市公司数量和6%的进出口总额,集聚了超1.5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低空经济、新能源、智能车联网、数字金融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崛起。

据他介绍,牛津、哈佛、清华、北大、南大、上海交大等200多所国内外顶尖高校,都在苏州建立了创新合作平台,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重量级科创载体纷纷在苏州布局。苏州已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城市之一。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表示,一直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充分认识并尊重资本的活水作用,充分发挥股权投资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苏州湾创投壹号撬动集聚了各类金融投资机构超500家,管理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基金+项目+人员”全链条的创新体系已经越来越成熟,助推了众多企业成功上市,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本活水与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吴江现在已成为资金找项目、项目找资金融合最好的地方。

据他介绍,苏州市吴江区产业基础雄厚,目前拥有恒力、盛虹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四家中国企业500强和31家上市企业,并拥有6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吴江有4个千亿级产业,分别是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吴江正着力推动新能源向第5个千亿级产业迈进。

打造长三角创新资本的“集聚区”

走近苏州湾东太湖西畔,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带雨林”正受到精心浇灌。在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国资”)打造的苏州湾创投壹号内,超500家各类金融机构已在此汇聚,管理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

东方国资副总经理范宏表示,东方国资是一个综合性的国有资本投资集团,做“有预见性的投资”,围绕产业链“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精准发力,帮助企业实现新技术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化。目前,东方国资旗下有14只母基金,母基金规模达到了366.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接近800个,形成了全面覆盖科技、消费、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的项目源网络。

“从2022年到现在,我们的投资思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除了重点关注新能源、冷链物流、半导体、大健康和本地的Pre—IPO项目,也更加注重与板块联动开展进一步的商业化运作。近两年半时间内,我们投资了23家企业,8家都是以投资带动招引的模式引进到吴江。”范宏表示。

范宏还介绍了东方国资的核心投资逻辑。一是行业天花板要非常高,“为什么投能源行业,因为我们认为能源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二是创始人要有综合性的格局。我们说上市只是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三是核心优势非常强,包括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范宏说。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苏州湾创投壹号启航仪式。苏州湾创投壹号将全力打造长三角创新资本的“集聚区”、创新企业的“加速器”、创新资源的“枢纽站”,并将站在入驻创投机构超500家、管理基金规模超2000亿元的节点上全新启航,承载着智慧资本、科创项目、创新人才奔赴下一程梦想蓝海。

混沌学园长三角分园、36氪研究院长三角中心揭牌落地,“东方创投联盟”启动,将凝结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创新媒体、咨询机构等合力,推动政产学研用金融通发展,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多元支撑赋能。

责编:岳亚楠

校对:王锦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
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604770文章数 2358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