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军分区司令员政委牺牲,惊动毛主席下令:取消政委最后决定权

分享至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战斗不歇……”

1942年5月,日伪军气势汹汹地纠集了5万大军,纠集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对我冀中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扫荡。尽管冀中地区军民在后来残酷的扫荡中,进行了大小战斗272次,毙伤日伪军1.1万余人,但在日伪军优势兵力进攻下,冀中根据地还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图|吕正操

这首歌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才被创作出来,反映了我八路军战士在敌人疯狂屠戮下,依然坚持不懈地在前线斗争。

据事后统计,冀中根据地在日伪军残酷扫荡之下,被分割为2600多块,冀中军区部队减员16800余人,群众被捕被杀者达到了5万余人,另外还有不少牺牲的干部。

其中包括:第八军分区司令常德善,政委王远音,第九地委委员秘书长于时雨不幸在饶阳英勇牺牲,其他中级干部,第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袁心纯,八分区23团团长谭斌,第三十团长萧治国,政委汪威等中高级指挥员壮烈牺牲。

冀中九分区政治部主任袁心纯,在被敌人俘虏后,大骂敌军五昼夜,最终绝食而死,疯狂的敌人残忍的砍下他的头颅示众,后来被我根据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偷出,将烈士的头颅与遗体合葬。

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作战中为了掩护战友不慎中弹牺牲,本已经被群众掩埋遗体,不料因叛徒告密,日军晚间出动,挖出烈士遗骸,在遗体上残酷的开枪泄愤,还砍下了烈士的头颅,放在鸟笼里挂在河间城门口,因为挂了很长时间,最终只剩下了骨头。为了保护常德善的身躯,群众冒着危险,将他的遗体连续转移了四次。

据吕正操后来回忆:

“薛村(也称雪村)战斗后,群众用棺材盛殓埋葬了烈士们的尸体,发现常德善的身上中了二十七颗子弹,只太阳六部位就有三处。”

第八军分区政委王远音,因为身负重伤,行动困难,为了不拖累战友,拔枪自杀牺牲。

第三十团长政委汪威是经过长征的干部,在八路军总政治部当过科长,他所率领的30团警卫连,百余人全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尽管这支队伍很年轻,但在30团中却属于精锐的战斗力,但在“五一大扫荡”期间,警卫连被日伪军包围,全部壮烈牺牲,汪威最终也自杀牺牲。



图|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给120师干部作报告

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在日伪军”五一大扫荡“中损失最大,牺牲也最惨烈,包括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在内的多名高级将领牺牲,自抗战爆发以来,这还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情。

常德善、王远音牺牲的事情后来惊动了党中央毛主席,1942年9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

“改变部队中政委最后决定权的规定、在战争中的军事行动,统一由部队军事首长最后决定。”

那么,整个雪村战斗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最终导致了这样惨烈的结局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