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代皇后:王莽嫡女,一生无子,西汉灭亡后她结局如何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史上很多权臣,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如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汉宣帝皇后;曹操的女儿曹节是汉献帝皇后,另有两个女儿是贵人;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北周宣帝。

王莽,自然也不例外。

他还是“谦恭未篡时”的大司马的时候,就把自己最爱的嫡女嫁给了汉平帝。史料记载表明,他那时候,似乎也还没想着要篡位。

那么,王莽最终篡汉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女儿呢?西汉灭亡之后,这位可怜的皇后,结局如何?

本文我们就来说一说,王莽的女儿,也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后,孝平王皇后。



01、盛大的婚礼,成了王莽的秀场

王莽的嫡长女,史书没有记载她的名字,那么,在她成为皇后之前,我们暂且称她为“王姑娘”。

王姑娘嫁给汉平帝,还经历了一番波折。

汉平帝,名为皇帝,实际上只是一个吉祥物。前任皇帝汉哀帝,一度把王莽逐出长安,让王家外戚失势。汉哀帝英年早逝之后,王莽才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下,再次重掌朝政大权。

汉哀帝无子,亦无兄弟,为汉朝选一个新皇帝的重任,就落到了王莽头上。而王莽出于私心,经过一个月的漫长挑选,终于选中了9岁的中山王刘箕子,也就是汉平帝。

为了防止有新的外戚和王家争权,王莽还特地让汉平帝孤身进长安,接着又找理由诛杀了汉平帝的母亲和舅舅全族,只留下汉平帝的母亲卫姬一个人。

朝政大权,彻底掌握在了王莽的手里。



汉平帝三年,王莽迫不及待地不到13岁的汉平帝选皇后。

他打的如意算盘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将来女儿生下皇太子,他就是未来皇帝的外公。不过,为了隐藏自己的私心,他假惺惺地让有司海选履历合适的少女,供宫廷选择。

这么一来,除了王莽的女儿之外,王氏家族的诸多少女,也进入了皇后的候选名单。

由于对汉平帝婚事最有发言权的,是太皇太后王政君。而对于王政君而言,只要是王家的女儿,都符合她的利益,不一定非得是王莽的女儿上位。所以这些王氏少女,都是王莽女儿的有力竞争者。

王莽为了淘汰这些竞争者,同时做一把推脱谦让的秀,就上奏王政君:我的女儿无才无德,就不参选皇后了。

王政君信以为真,还误以为王莽是不想让王氏过于张扬,于是下诏,让包括王莽女儿在内的所有王氏之女,全部退出了皇后的候选。



接下来,王莽开始为自己的女儿发力。

长安城的平民,太学生,官吏,纷纷上书,声称唯有安汉公王莽的女儿最适合母仪天下,上书的人竟有1000人之多。

朝中的公卿大臣,也要么上书呼吁,要么跪在廷下请求,非要为王莽的女儿请命。

太皇太后王政君这才看穿了王莽耍的小把戏。然而民心难违,再加上王政君对于王家再出一个皇后,也是乐见其成,于是,王政君下诏,王莽的女儿,将成为汉朝的新皇后。

王莽自然照例作秀,照例推辞了一番,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把女儿嫁进了皇宫。



汉平帝四年,虚岁14岁的王姑娘,正式嫁给汉平帝,成为王皇后。

举办婚礼之前,一名宗室上书说:王莽仅仅是新都侯,这身份和未来皇后的父亲不匹配,建议加封王莽,把王莽的封地加封到百里。

实际上,汉朝的惯例是,皇后之父封侯,但是特殊情况下,这条惯例也不一定执行。比如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就在霍光的阻挠下,只能被封为昌成君,直到霍光去世,才被封侯。

封侯的户数,也并不多。汉昭帝上官皇后的父亲上官安,封户仅1500户。汉惠帝张皇后,以及汉武帝陈皇后,她们在当上皇后的时候,父亲已经是列侯了,也并没有额外加封。

王莽作为新都侯,初封时食邑1500户,后加封为2万8千户,又是大司马、安汉公,这个身份,在西汉皇后的父亲里,也是首屈一指的,就连霍光都比不上。

这名宗室此举,只是为了讨好王莽,同时给王莽又一个作秀的机会。

果然,王莽“深明大义”地拒绝了这次加封。



随后,朝廷又讨论了王莽女儿的聘礼问题。

西汉皇后的聘礼,一般是两万金,折算下来是2亿钱,以及数不尽的束帛、玉璧、车马等奢侈品。王莽谦虚地只接受了2千万钱,并拿出不少钱分给了同族和陪嫁的家庭,挣了一波好名声。

汉平帝和王皇后的婚礼在万众瞩目中完成。婚礼之上,朝廷不顾王莽的谦虚,依然把王莽的封地加到了之前说的百里,并尊他为“宰衡”,王莽的妻子被封为有汤沐邑的功显君,王莽的两个儿子,也都以皇后兄弟的名义,被封为侯。

这些,全都不是西汉皇后家人的正常加封待遇,是专属于王莽家族的。

也就是说,王莽通过嫁女,做足了秀,赚足了名声,他推辞不要的加封,也一点没少地给了他,还额外赚了宰衡的地位以及妻子和儿子的加封。

真可谓名利双收。



02、15岁守寡当太后,18岁王莽篡位

王皇后在大婚后第二年,有了“子孙瑞”,意思是,来了月经,从此可以生儿育女了。

王莽非常高兴,修通了从杜陵到汉中的子午道。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王莽,多半还没有篡位的野心。他那时候想的,大约是位极人臣的同时,成为人人敬仰的“圣人”,而女儿也能生下未来的皇帝。

然而,没过多久,形势就急转直下。就在当年年底,15岁的汉平帝突然去世。有人认为,他是被野心滋长的王莽毒杀的。

但离王莽时代最近的《汉书》,并没有采用王莽弑君的说法,也让汉平帝的死因,笼上了一层谜团。

不过,无论汉平帝死因为何,他的过早去世,又给了王莽新的机会。

他不再甘心,只做一个区区的辅政大臣。



王皇后没有为汉平帝生下儿子,王莽再一次为汉朝选皇帝。他花了整整3个月,才选出了不到2岁的刘婴。

刘婴还没来得及正式继位,就有人报告说,自己发现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王莽似乎是想借着这一波,一步登天,自己当上皇帝。然而,太皇太后王政君,却勃然大怒,痛斥王莽: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

王莽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刘婴封为皇太子,自己做“摄皇帝”,并宣称,只要等刘婴长大,就还政于刘婴。

而他的女儿王皇后,也被尊为了皇太后。

一时之间,朝廷的格局有些奇怪:王莽是摄皇帝,而他的女儿王氏是皇太后;刘婴名义上是王氏的儿子,却只是皇太子。

这种尴尬局面没有持续多久。仅仅过了3年,王莽正式篡位,降刘婴为“定安公”,女儿王太后,也被改称为“定安公太后”。

这一年的王氏,18岁。



03、再嫁的风波,投火自尽

王莽篡汉之后,王氏和王莽的父女关系,出现了裂痕。王氏经常自称生病,不肯参加朝会。对此,史书记载王莽“敬惮伤哀”,也就是对女儿又敬重,又忌惮,又伤心,又怜爱。

他希望女儿能够再嫁,于是把女儿封为了“黄皇室主”。

王莽登基之后,为了和汉朝做切割,大改汉朝相关的宫殿、官名、地名,比如恢弘大气的“未央宫”,就被改成了“寿成室”。

黄皇室主,也就是新朝公主的意思。也有史学家认为,这个“室主”,不仅是因为王莽把宫殿改为了室,也是饱含着女子在室未嫁之意。

王莽想借助这个封号,把女儿与汉朝切割开来,让天下人提起她的时候,不再是汉朝的孝平皇后,而是他新朝皇帝的女儿,是新朝的公主。

王莽希望黄皇室主再嫁的心思,也很快就传扬开去。



有一对父子,甄丰和甄寻,打起了黄皇室主的主意。

由于王莽是靠打造祥瑞和符命篡位的,他登基之后,靠着向王莽献祥瑞和符命以求官的人络绎不绝,王莽应接不暇,只好下令禁止私献符命。

禁令下了不久,老臣甄丰的儿子甄寻,就给王莽献了一道符命,上面说,王莽应当效仿周天子,在陕地设立二伯,太傅平晏比照周公,封为左伯,甄丰比照召公,封为右伯。

或许是王莽在篡汉之前,一直比照周公的形象打造自己,这道符命把他和周公切割开来,凸显他已经是天子;或许是由于甄丰好歹是王莽篡汉的功臣之一,总之,王莽没有追究甄寻私献符命之罪,反而干脆地同意了符命上的事情。

甄寻见符命依然有效,大喜过望,又献了一个新符命,说黄皇室主应当嫁给甄寻为妻。

王莽见甄寻居然觊觎自己的女儿,怒了:黄皇室主天下母,此何谓也!并下令处死甄丰和甄寻父子,牵连数百官员。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王莽,依然把女儿称为“天下母”。而天下母,指的是皇后和太后,无论如何都不会指公主。

这里也可以看出,王莽既希望女儿和汉朝切割,又觉得女儿做过汉朝的皇后,尊贵无比的矛盾心理。



甄丰与甄寻父子的风波过去之后,王莽依然希望,女儿黄皇室主能够嫁人。

他相中的新女婿,是他的心腹、四将之一孙建的儿子孙襐(音xiàng)。他希望,女儿能够喜欢上孙襐。

当时,黄皇室主正在病中。王莽便命令孙襐盛装打扮过后,带着医生去给黄皇室主看病。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