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没反抗?考古发现白起使诈真相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当年他奋六世之余烈,本身又花了十年的功夫才统一了全国,然后才开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称呼始皇帝。



那么很多人都会想知道,在战国期间,到底是哪一场战争奠定了秦国吞并六国的基础呢?

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里面的故事吧。

秦国的发展

秦国本是发源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小国,传说是给周王室放马的。

因为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才逐步在西部站住脚跟,然后在跟犬戎等游牧民族的斗争中发展起来。

所以他们的文化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国家要落后得多,而且跟游牧民族混居的过程中,在民风上也要彪悍一些。



这一切都将为未来战国时期的战争潜力和惨烈状况奠定了基础。

从秦穆公开始,秦国先后有六位君王励精图治,开疆扩土。

他们借助着函谷关的天险抵挡住了来自东方诸国的进攻。然后一路向西、向南发展,逐步成为了一个大国。

在著名的商鞅变法之下,秦国从上到下面貌焕然一新。

商鞅树立的军功授爵制度,使得秦军把战场杀戮看作了一桩来钱最快的富贵之路。

当秦军走上战场的时候,他们面对的不是盔明甲亮的敌军,而是一颗颗镶着金子和宝石的脑袋。

因此秦军在战场上也有了虎狼之师的称号。



在一次次战斗中,秦国犹如开动了的“人头收割机”,山东诸国纷纷献上人头和领土,以供秦军的军士们升官发财。

在这样的制度和军队下,惨烈的杀戮就是难免的了。

但是在那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年代,商鞅这种强国弱民的思想,却是非常有效的。

到了白起的时代,在他这位号称“杀神”的将军的领导下,秦军对六国的碾压就开始了。

战国后期的形式

当历史迈入战国阶段之后,中国的形势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先是周王室式微,慢慢地就没有国家愿意听从他的命令。

接着韩赵魏三家分晋,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开始频繁,大国吞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最后只剩下了号称七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

这些国家时而联合起来搞对抗秦国的“合纵”,时而联合秦国欺负弱小国家搞“连横”。

到了后期,逐步形成了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险。

而这些国家中,唯一在军事实力能跟秦国对抗的却只有赵国。

因为赵国地处北方,和匈奴接壤。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如果以单兵素质为准,即使是秦国都未必是赵国的对手。

秦国能够和赵国对抗的是其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

在廉颇、李牧、庞煖这些名将的带领下,赵军曾多次击溃秦军的进攻,即使是“杀神”白起也无可奈何。

长平之战

在秦国和韩国的战争中,韩国眼看着自己的领土遭到侵犯,主动地把野王和上党两郡割让给了赵国。

结果赵国当着秦国的面接受了它。

这就让忙乎了大半年的秦国上下感到非常的不满,因此秦国就决定出兵赵国。



赵国派出了老将廉颇,秦国派出了大将王龁,两军打打停停相持不下。

赵国国力不如秦国,慢慢地落入了下风。

但是秦国师老兵疲,也消耗不起,他们就偷偷换上了盛名已久的“杀神”白起。

然后秦国又使出反间计,让赵王换下了廉颇,换上了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括年轻气盛,没有作战经验,被白起引诱着进入了包围圈。

然后白起命令2万多秦军切断了赵军的粮草,把赵军围困在长平一带的山沟里。



经过十几天的断粮,赵军个个饿得脸色发糠,站立不稳。

赵括无奈只能亲自带着两万人马突围,但是他哪里是白起的对手。

在秦军的强弓硬弩之下,他被射成了刺猬。

赵军没有了主帅,又缺乏粮草,只能集体向秦军投降。

秦军本来就是虎狼之军,在战场上以人头立功。

面对唾手可得的战果,自然非常欢喜。

但是他们却面对着数量巨大的俘虏,也感到非常的为难。

在以往的战争中,他们数次屠杀六国的士兵,或者把他们当成了奴隶拉到秦国做苦工。

但是长平之战打了足足三年,秦军自身也伤亡惨重。

而且这次秦军远离国土作战,粮草不足,如果赵军真的强撑下来,输掉的可能是秦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