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称李讷为“李讷同志”,毛主席写信:这不妥,因为是子侄辈

分享至

刘少奇女儿托毛主席为自己说情,毛主席致信王光美

1963年,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一起出访东南亚,这是刘少奇第一次以共和国主席的身份出访外国,也是建国后,中国元首第一次出访非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这件事在当时非常引人瞩目。

(注:1957年毛泽东访问苏联和1960年刘少奇出访苏联,都不是以国家主席的身份。)

外事部门很重视这次出访,对出访的相关事宜提了很多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服装。

外交部礼宾司决定为刘少奇和王光美制作出国的服装,刘少奇认为:“我有穿的,就不要在做了,出国不一定非要穿新衣服。”



不久后,周恩来让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和礼宾司司长余沛文到刘少奇家,看看他们现有的衣服行不行。王光美拿出衣服后,两人都摇头:“这些衣服不行,东南亚四国是亚热带气候,温度很高,这些衣服不能适合那里的季节。而且这些衣服已经穿过多年,太旧,还是要重新做。”

余沛文司长说:“王光美同志作为国家主席的夫人,出访更应该注意服饰。”

他们把这个情况告诉刘少奇后,刘少奇才同意做一些薄的衣服。

王光美在前往上海做衣服前,她在春藕斋见到了毛泽东,王光美向主席汇报了要到上海做衣服的事,还问主席有没有信要带给在上海休养的江青。毛泽东随后就把一封信交给了王光美,让她代为转交。

江青看到信后第二天,就把王光美叫到了自己的住所,她把信拿给王光美,说主席的信中有一句和王光美有关的话。



王光美看到主席信中写道:“跟光美说一下,她称李讷为同志,这不妥,因为是子侄辈。”

王光美为什么称呼李讷为“同志”呢?这要从刘少奇家里发生的一件事说起:

刘少奇的女儿刘涛在读书期间,对本专业失去了兴趣,想转到外语系去,但刘少奇不同意。刘允若就给刘涛出主意,说爸爸妈妈最听毛主席的,你想办法去找毛主席,让他说情,这事一定能成。

刘涛于是就去找到了李讷,让李讷跟她父亲说一声。李讷给父亲毛泽东一说,毛泽东果然放在心上,很快就给王光美写了一封便信,询问刘涛转学的事情,说涛涛身体不好,你们坚持不同意她转专业,这是怎么办?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学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

王光美立刻就把信拿给了刘少奇看,刘少奇也没想到主席如此认真对待涛涛的事情。他把刘涛叫来,耐心地开导她,告诉她年轻人应该接受锻炼,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往后退。



刘少奇同时也批评了刘涛:“毛主席是党的领袖,要操心国内外大事,你怎么能因为个人的事情去打扰主席呢?”

在这之后,王光美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汇报情况,她说她和少奇同志不是绝不允许涛涛转学,只是希望她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一时心血来潮就转学……

在这封信中,王光美还写了一句话:“涛涛托李讷同志找您反映……”这就是毛泽东说“跟光美说一下,她称李讷为同志,这不妥,因为是子侄辈”的由来。

王光美为什么要称呼李讷为同志呢?王光美后来回忆这件事时说:“我对主席家的人从来很尊重,我认为李讷是共青团员,应该称她同志。江青给我看了主席信,我觉得主席讲得有道理,后来我就不再叫李讷同志了。”

至于刘涛转系的事,后来毛泽东在见到王光美时,曾特意对她说:你们的考虑是对的。



据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儿子刘源回忆,毛泽东是很喜欢孩子的,有一次他见到刘源兄妹几个,就打着手势叫他们的名字。他手掌放平来回移动,说这是平平(即刘少奇和王光美的长女刘平平);用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说这是圆圆(即刘源);两只手掌斜搭起来,说这是亭亭(即刘少奇和王光美的二女儿刘亭)。

有一次,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小女儿刘潇潇(当时才一岁多)突然跑到毛泽东的面前,直勾勾地盯着毛泽东看,大家都叫她叫伯伯。毛泽东却幽默地说:“别打扰她,她在观察世界。”大家一笑,刘潇潇就跑开了。

刘少奇家的几个儿女一直都叫毛泽东“毛伯伯”,只有刘潇潇不知是谁教的,叫毛泽东为“毛大大”。一次,毛泽东听到这个称呼后笑道:“噢,我是大大,你是小小(小小是刘潇潇的小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