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灵柩遭到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分享至

蒋介石灵柩遭到破坏,曾孙蒋万安痛心疾首:希望两蒋早日入土为安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于台北去世,按照其生前的嘱咐,在他死后棺椁暂厝桃园市大溪镇的慈湖,将来如果有机会,再葬在南京紫金山麓孙中山先生墓地身侧。

无独有偶,蒋经国去世前留下话,因为生前没能在母亲身边好好尽孝,希望能够在死后安葬在母亲身边。1988年蒋经国去世以后,也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方式,棺椁暂厝桃园大溪镇的头寮宾馆,父子俩人的棺椁相距也不过只有一公里。



应该说父子两人虽然在想法细节上略有不同,但选择“浮厝”这样一种方式,也无形中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将来如果有机会的情况下,一定要回家乡安葬。

在后来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两蒋”的灵柩就一直存放在桃园市大溪镇,是桃园市著名的“景点”,每天去参观的游客也有不少。

尽管父子两人在去世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时移世易,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2018年2月28日上午9时,慈湖陵寝照常向观众开放,就在大家以为风平浪静之际,一群穿着深色衣服,带着兜帽,背上背着挎包,高喊着口号的青年从四合院外闯进来,并将事前准备好的红油漆泼在蒋介石棺木上。

整个过程持续了大概3分钟左右,虽然慈湖常年都有宪兵把守,但意外的是,在此期间,无论是宪兵还是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没有阻拦他们。

这些人的行为也给当时正在参观的客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有一个姓张的台湾客人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觉得现在台湾的社会真的很乱,民众认知感极其差,过去和现在都分不清楚,影响大家参观,我们只能择日再来了。”



就在“泼漆”事件几天后,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公开表示,他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痛心与遗憾,如此行动只会深化对立,无助台湾社会和谐。

蒋万安称,作为一名后辈,他也希望两蒋能入土为安,但是必须尊重长辈们的想法,并由家属共同决定。

其实,自“两蒋”离世后,他们的后辈子侄为了他们能迁葬家乡,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可如今40年都过去了,“两蒋”灵柩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状态,至于未来蒋氏父子能不能回到祖国大陆家乡安葬,如今仍然是一个未知之数。

众所周知,蒋介石有两子——蒋经国,蒋纬国。

蒋纬国只有一子蒋孝刚,蒋孝刚从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台当局“外交部”有意安排他出任官职,可蒋孝刚后来却表示,自己对政治没兴趣,后来更是干脆赴美定居,从事律师行业。

相比之下,蒋经国的子女倒是有不少。

有鉴于家族传统,蒋经国也想从自己子女中培养能接替他步入政界的人。

可不仅仅是蒋孝刚,蒋家第三代中在政界游走得非常少。



蒋经国几次培养子女步入政界,但是每一次都不是很理想。

长子蒋孝文幼年时被家族寄予厚望,但也因教育极严,长大后反而养成叛逆的性格;

被视为接班人的蒋孝武曾一度被蒋经国看好,可其行为举止上也多有不端,后来还卷入了“江南命案”,仓促之间,蒋经国不得不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宣布,不由蒋家人继承“总统之位”。

更为惨淡的是,蒋氏一族中,女人大多数都长寿,像宋美龄就寿至百岁高龄,蒋方良也寿至90余岁,但蒋家子三代中,特别是蒋方良四个儿子,却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相继去世,这其中还要加上蒋经国与章亚若所生的儿子章孝慈(跟随母姓),于1996年2月24日去世。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蒋氏一族就这样离开历史舞台时,事实上蒋经国还有一个儿子依然游走于政界边缘地带。

他就是蒋孝严。

事实上蒋家第三代代表中,在世就只有蒋纬国的儿子蒋孝刚以及蒋孝严,包括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以及其余的女眷。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蒋孝严也不算是在政界边缘地带,得益于蒋氏一族的名望,蒋孝严的影响力并不低。



2008年11月22日,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提名,蒋孝严还当选为国民党的副主席。又在2014年当选为荣誉副主席,这一提案在当天的国民党中常会上全体无异议通过。

在蒋孝严的影响下,他的子女投身政界就不是很稀奇。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就明白了,之前我们提到过的蒋万安,就是蒋孝严之子。

蒋万安比较特殊的一点是,他的名字并非是随蒋家第四代的“友”字辈儿,而是被蒋经国单独取名。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蒋经国与章亚若所生的两子一开始都不被认可为蒋氏子孙,以至于后来还引起各方对蒋万安的怀疑,认为他其实不是蒋氏子孙,甚至在蒋万安成为“台北市长”候选人时,一度有声音要将他带去验血、验DNA。

事实上,蒋万安毫无疑问是蒋氏一族的子孙。

当年蒋孝严、章孝慈兄弟在中坜中学读书时,蒋介石还特意到该学校题字,他那时就知道自己两个孙子在那里读书。甚至于借着视察为名,绕路过去看望这两个孙子。



据蒋经国的亲信、原台当局“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王升的秘书王耀华回忆:“当年蒋孝严生下蒋万安后,王升向蒋经国报告此事,蒋经国很快就拿毛笔,写下了“万安”两字,交代要替孩子取此名,因为以前蒋经国在江西万安县待过很久,非常喜欢该地,才取万安两字。”

王耀华还特别嘱咐时任国民党中评委的刘东隆:“一定要回去告诉蒋万安,他的名字是蒋经国取的。”

其实不仅仅如此,作为蒋万安的父亲,蒋孝严自己就知道这件事前后的经过:“我儿子万安的名字,是经国先生取的。万安出生后,王升先生就跟经国先生报告,经国先生听了之后很高兴,思考了几天告诉我,孩子就取名为万安,他说孝严、孝慈在万安吃了很多苦。我跟孝慈的名字是老先生取的。因为我自己就是在江西万安长大的,那里是全江西最穷的一个县。经国先生取名万安,就是要我和万安本人,知道毋忘在莒,经国先生借着儿子的这个名字告诉我,记得你小时候经历的辛苦岁月。“



蒋万安平易近人,相比于其他蒋家第四代人中,特别是较为活跃的蒋友柏也有所不同,这让蒋孝严对这个孩子寄予了无限厚望:“我觉得他非常具备一个完整的从政条件。”

不过,蒋万安似乎并不以为然:“这是我爸爸的看法,并不代表我的立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