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关了8个黄埔一期生,最终7人特赦,唯有1人被枪决

分享至

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大部分都随着蒋去了台湾岛。然而还有一部分将领,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这些将军被关押在一个叫功德林的地方。功德林曾经关押过8个黄埔一期生,都是个顶个的大将。最终,其中7人被特赦,唯有1人被枪决。



功德林是什么地方?这8个黄埔一期生分别是谁?为何有1人被枪决?

功德林过往

提到这8个黄埔一期生的被俘生涯,就离不开“功德林”这个地方,此地听起来颇有佛门净地的意思,然而上个世纪的人都清楚,功德林是解放军用来关押国民党俘虏的战俘营,也算是监狱。

只不过,将功德林改造为战俘营、关押黄埔高级将领等一系列行动,是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的事情了。此前,功德林就是国民党的监狱,其中关押过不少抗日志士。然而早在封建社会时,功德林就是有名的劳改营。



满清王朝时期,功德林是一座普通的寺庙,位于北京城中。一直到光绪皇帝治下,山西官员赵尔巽请奏光绪,于全国各地建立起罪犯的劳改场所,曰“习艺所”。其本意是让这些犯人在牢中学习技艺,这样对其改造效果也会更好。

光绪听后立刻批准,就这样,位于德胜门外的一个寺庙成了全国第一个习艺所。其实就是如今的功德林,当时的名字是“京师习艺所”,专门用来对犯人进行劳动改造。



1913年之后,京师习艺所被新成立的北洋政府接管,这里开始成为关押犯人的正式监狱,名为京师第二监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之一李大钊同志,就曾经被囚禁在这座监狱中。

危墙一般的北洋政府很快就被革命运动打倒了,功德林又落到了国民政府的管辖范围中。此后国民政府把这座监狱当成政治迫害的主要场所,无数的共产党人、进步青年都曾被国民党囚禁在这里。



国民政府接手功德林之后,这里完全“超负荷”运行,一座小小的监狱,人数最多的时候将近900人。直至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针对功德林进行了缜密地营救计划。

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关押在功德林中的共产党员、进步人士悉数被安全营救出。蒋介石恼怒不已却无可奈何,只能将此后抓捕的革命人员换到别的监狱。新中国成立之后,功德林被新中国接管。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当年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的国民党将领,怎么也想不到,这座罪恶的监狱会成为他们归宿。蒋介石“划江而治”的美梦破裂之后,大批被蒋放弃的高级将领全部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这些将领都被羁押在功德林,对这些人中央采取感化教育的原则,并不进行审判。关押在功德林中的遍地是国民党的少将、上将等,这些人在内战中对国家和民族的团结造成了重大损失。



成为阶下囚之后,部分将领依然不想认清现实。他们始终觉得蒋委员长有朝一日还会卷土重来,他们这些嫡系将领也能够跨马提枪,再次为蒋校长“效力尽忠”。面对顽固不化的国军将领,中央政府只能采取强制措施。

黔军执掌者张卓就是“硬骨头”之一,进入功德林后他不服管教,也不遵循战犯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最终于1950年被判处死刑;同样被处死的国军将领还有张国勋、杨海清等人。



不过冥顽不灵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国军将领被俘之后还是很快就认清了现实,他们知道在人民的审判下,拒不接受改造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大部分人在功德林中的表现还算可以,对于解放军的教导他们也非常服从。

所以,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大部分关押在功德林中的国军将领都陆陆续续被“特赦”,其中就包括7位黄埔一期生。然而黄埔一期生总共有8位,另外1名是谁?下场又如何?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