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祖为朱元璋提供土地以安葬父母,朱元璋登基后是如何报答他的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洪武年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前后共对一百多位在削平群雄、扫荡胡尘、一统华夏过程中的有功之臣进行了分封。

而在这些受封的“功臣”中,有一位侯爵的身份的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他与朱元璋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并且他的子嗣们也没有在战场上建立过任何的功勋,而他仅仅是凭借当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就得到了朱元璋的分封,甚至爵位还高过了被封为“诚意伯”的刘伯温。

这个人便是明朝时期的初代“义惠侯”刘继祖,而他为朱元璋所做的这件“善事”便是提供了一块土地,使得朱元璋能够安葬自己的父母家人。



朱元璋的“悲惨日记”。

元至正四年(1344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中,黄河、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灾患,瘟疫横行,可元朝的统治者和各级官吏们,却选择了视而不见,并且依旧不断盘剥百姓,甚至将朝廷派发的赈灾钱粮中饱私囊,以至于百姓民不聊生,生活难以为继,黄淮各地饿殍遍野,惨象连连。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底层百姓与元朝统治者们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最终伴随着“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被广为传颂,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元廷也就此开始变得摇摇欲坠。



当然,这一年对于朱元璋来说,同样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年中,他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全部亲人。

朱元璋家所在的濠州,是当时的“重灾区”,先是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紧跟着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这就使得原本就非常贫困的朱元璋家更是雪上加霜,逐渐走向了绝境。

元至正四年(1344年)四月初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饿死;四月初九,朱元璋的大哥朱重五饿死;四月十二日,朱元璋大哥的长子饿死;四月二十二日,朱元璋的母亲陈氏也跟着饿死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先后失去了父亲、母亲、长兄、侄子四位亲人,如果说朱元璋将他在这段时间内的经历写成日记的话,毫无疑问,这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悲惨的日记之一。



此时的朱元璋内心的悲痛与绝望是可想而知的,他要面对着亲人们一个个地离开,而他自己却对此无能为力,同时他还要面对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朱元璋该如何安葬他的父母。

然而,此时的朱元璋没有棺材、没有寿衣,更为关键的是他没有埋葬父母的坟地,就在朱元璋最为无助的时候,刘继祖向朱元璋伸出了援手,这样的举动绝对是雪中送炭,之后也是令朱元璋感念了一辈子。



在刘继祖的帮助下,朱元璋最终得以安葬了父母。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首先想到的是地主刘德,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一直是给刘德种地,是刘德的佃户,所以刘德不管是出于对朱元璋悲惨遭遇的同情,还是念在朱五四为他耕种了一辈子的这份情面,都应该对朱元璋这么一个小小的请求予以支持。

然而,朱元璋想错了,刘德可以说是想都没有想就直接拒绝了朱元璋的请求。

刘德的无情让朱元璋陷入到了愈发绝望的境地,他甚至不止一次地哀嚎道:

“死者无阴宅之难,吁,艰哉!”



就在此时,刘德的远房表亲(还有说法称是刘德的兄长)刘继祖听到了朱元璋的事情,而他也没有像刘德那样麻木不仁,他主动找到了朱元璋,表示愿意为其父母家人提供一块土地,来将其安葬。

可即便是如此,朱元璋依旧无法置办起棺椁,只得用草席将父母的遗体包裹后草草掩埋,而这块用以安葬他父母的土地,也仅仅是一块无人耕种的荒地,但这却已经足以让当时陷入绝境的朱元璋感恩戴德。



在这之后,朱元璋为了生活只得到皇觉寺做了和尚,后来又在汤和的引荐下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再后面的事情我们就都耳熟能详了,朱元璋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大败陈友谅,横扫张士诚,又将蒙元的势力赶回了草原,就此建立了大明王朝。

而对于刘继祖当年的这份恩情,朱元璋也一直铭记于心。



刘继祖当年的“善举”,为子孙们换来了无尽的荣光。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