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人却被诛杀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建立大明,是因为他曾借助岳父郭子兴的势力发家。最初的郭子兴不过是有些田地、有些钱财的小地主。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郭子兴,和安徽定远黑白两道关系都处得很不错。眼见韩山童统率的红巾军,在自己家乡势力不断做大,出于自保,郭子兴便决定投靠到韩山童麾下。成为韩山童麾下将领不久后,一个人声称想要加入郭子兴的抗元队伍,这个人便是朱元璋。



通过不断征战,朱元璋向郭子兴证明了自己确实是个人才。想要笼络朱元璋这个人才的郭子兴,干脆将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小地主出身的郭子兴,并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缺乏魄力的他只想笼络像朱元璋这样的人才,让郭家偏安一隅,自保度过乱世。郭子兴亲生的孩子,共有三男一女。其长子在郭子兴刚起兵时,就战死沙场了。郭子兴剩下的两个儿子,在正史中都曾留下一笔。



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在攻打南京时,和自己的舅父张天佑一起,被部下陈野先反叛诛杀。影视剧却说,郭天叙是死于朱元璋的阴谋{元军统帅脱脱,率军围攻郭天叙时,朱元璋见死不救坐收渔翁之利,趁机占领南京}。正史记载郭天叙的死,其实和朱元璋毫无关系。



真正对朱元璋构成威胁的,是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天爵。郭子兴死后小明王韩林儿想利用郭天爵来制衡朱元璋。当时韩林儿分别对郭天爵,朱元璋封赏的官职为:中书右丞,平章政事。韩林儿此举无疑是把军政大权分开,让郭天爵、朱元璋二人相互制约。《明史》对朱元璋诛杀郭天爵一事,并没有遮遮掩掩:郭天爵因失职而开始怨恨朱元璋,因此他便长期谋划,意图对朱元璋不利,最终朱元璋将郭天爵诛杀。

郭子兴的小儿子虽然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被朱元璋诛杀,但郭子兴的女儿却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占领南京称王{吴王}后不久,朱元璋便把自己的小姨子,郭子兴的女儿郭氏纳入后宫。建国后这位小姨子被朱元璋封为惠妃,惠妃为朱元璋所生的三个儿子,也被朱元璋分别封为:蜀王、谷王、代王。



公元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为其兴建庙宇,并且朱元璋还封赏委派郭子兴曾经的邻居宥氏,世代为郭子兴守墓。正史虽然并没有记载,郭子兴三个儿子是否留有子嗣。但多信息表明,郭子兴应该还有后人在延续郭家血脉。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