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方奉劝美方:不要再向中方甩锅,也不要试图在中欧之间打楔子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乌元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5月17日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6日表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方不能既希望与欧洲和其他国家建立联系,同时继续加剧欧洲安全长期面临的最大威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图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汪文斌对此表示,美方的逻辑是非黑即白,这是一种寻找敌人而不是寻求和平的态度,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事实上,美方的冷战思维,对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加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汪文斌进一步表示,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我们始终站在和平与对话一边,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积极支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建设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解铃还需系铃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奉劝美方,不要再向中方甩锅,也不要试图在中欧之间打楔子,更不要继续拱火浇油,还是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做点实事。

延伸阅读

美媒:俄乌或最终达成类似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

观察者网消息,“白宫担心俄罗斯的势头正在改变冲突轨迹。”美国《纽约时报》5月14日以此为题发表评论文章,对俄乌冲突态势和战局走向作出评估。


美媒认为俄乌也许最终会通过谈判达成类似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图为俄乌国旗资料图

文章认为,在美国拖延军援、乌军兵源不足及俄军战场技术更新等多种有利因素加持下,俄罗斯正在取得战场优势,夺回去年失去的土地,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的进展最为明显,今年尤其是俄军取得战略主动权的“机会之窗”。拜登政府内部越来越多人认为,未来几个月可能至关重要,俄乌也许最终会通过谈判达成类似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

“俄军往往开战时表现不佳,但最终表现强劲”

文章写道,就在18个月前,白宫和五角大楼官员还在争论俄罗斯派往乌克兰的军队是否可能崩溃并被完全赶出国境。但现在,随着俄军对抗美国武器的技术实现飞跃,拜登政府愈发担心俄军正在积蓄足够的动力来改变冲突轨迹。就在最近几天,俄军在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附近发起了新的进攻,迫使乌克兰转移本已捉襟见肘的部队。与此同时,美国和北约提供的火炮和无人机已被俄罗斯使用电子战等技术摧毁,虽然这些技术来得晚了点,但事实证明其效果惊人。俄罗斯还成功干扰了GPS信号,摆脱了乌军“海马斯”火箭炮的瞄准。


2021年6月9日,美军在非洲狮军演期间展示“海玛斯”火箭炮

美国官员对《纽约时报》表示,随着新武器的到来和乌军前线兵力的增加,乌军可能在7月的某个时候扭转俄军近来的进展。但一提到几个月后的战线位置或乌军能否再次发动反攻,官员们都犹豫不决。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坚称“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尽快提供援助”,可美国官员认为,总统拜登依然不会接受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谓“必要时向乌克兰派兵”的建议。

拜登的一些助手私下担心,正如美国从战争中吸取了重要教训,俄军也是如此。美国人最担心的是,随着武器库不断得到更新,俄军将重新夺回去年丢掉的阵地。

一些经常处理涉俄事务的资深人士对事态的转变并不感到惊讶。

“俄罗斯常常在冲突开始时表现不佳,但最终却表现强劲。”曾任小布什政府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上周在哈佛大学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可以调动更多的军队并在更庞大的军事基础设施的协助下卷土重来。

《纽约时报》写道,俄罗斯的战场优势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多种因素正在帮助俄罗斯建立军事优势。

比如美国援乌资金的拖延,让俄罗斯得以取得巨大的火炮优势;由于乌军缺乏防空弹药,俄罗斯可以随心所欲地动用空中力量,用滑翔炸弹攻击乌克兰防线;乌克兰正面临严重的兵源短缺问题,并且正在努力为入伍的士兵提供足够的训练。

“今年是俄军机会之窗,俄乌或达成类似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

“俄罗斯军队今年将享有物质优势和战略主动权,尽管这可能不是决定性的。”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俄罗斯问题专家迈克尔·科夫曼说,“今年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机会之窗。但如果俄罗斯军方无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战场收益并产生动力,那么随着我们进入2025年,这个窗口很可能会开始关闭。”

近期,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地区取得了重大进展。一些外部专家警告说,俄罗斯夺取哈尔科夫周边地区的真正战略目的是迫使乌克兰军队增援该城市,从而削弱其他地区的前线。这可能为俄罗斯在6月再次进军顿巴斯提供机会。



哈尔科夫附近一栋建筑被摧毁

“俄罗斯的进攻目标可能是吸引乌克兰预备队和精锐部队,然后将他们困在哈尔科夫,从而削弱其他防线的力量。”科夫曼认为,俄罗斯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夺回顿巴斯的其余地区。

“当然,这些战场优势是短暂的,18个月后的战争可能与18个月前的情况有所不同。”《纽约时报》写道,“但拜登政府内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未来几个月可能至关重要,因为在某个时刻,双方可能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协议——类似于1953年结束朝鲜(半岛)激烈战斗的停战协议,或者只是把冲突给冻结了。”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之际,布林肯再度造访乌克兰首都基辅。他15日表示,乌克兰应自行决定是否与俄罗斯开始谈判,而美国无论如何都将支持基辅。

“关于谈判的问题,这些决定应由乌克兰作出,而不是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他在基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将支持乌克兰做出的决定。”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俄罗斯方面此前多次表示,目前不存在乌克兰局势转入和平轨道的前提条件,对俄罗斯来说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绝对优先事项。俄方还强调,在考虑事实形势和新的现实情况下,乌克兰局势可以转入和平轨道,莫斯科方面的所有要求非常清楚。

瑞士:已有50多国确定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正说服中国等国家加入

瑞士联邦主席薇奥拉·阿姆赫德(Viola Amherd)4月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瑞士联邦委员会决定,将于今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举行乌克兰和平问题高级别会议。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5月15日报道,正在柏林访问的阿姆赫德当天表示,瑞士希望这场会议吸引全球各国广泛参与,为乌克兰的和平进程铺平道路,并发出了约160份邀请,目前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代表团确定参加。“这项工作正在全速进行。”她补充称,瑞士希望说服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中国的加入。


图为瑞士联邦主席阿姆赫德,她表示已有50多个国家确定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据报道,今年1月,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要求下,阿姆赫德同意主办这场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和平峰会。

据阿姆赫德介绍,已有来自南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家确认将出席峰会,大约有一半表态将参加峰会的国家是非欧洲国家,与会国家的名单可能会不断变化,直到会议召开前的最后一刻才能最终确定。

泽连斯基则在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网站上的一篇新闻稿中表示,格鲁吉亚、列支敦士登和马拉维的领导人告诉他,将派代表出席峰会。泽连斯基上周还曾表示,佛得角已成为第一个同意参加峰会的非洲国家。

然而,作为俄乌冲突的另一当事国,俄罗斯并不打算参加这场会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3月29日曾指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放出的“和平公式”就是个“炼金术”。

此前,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齐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举行和平会议就没有意义。而由于瑞士方面自去年就冻结了俄罗斯人的金融资产,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今年1月在同卡西斯的会晤中时曾强调,伯尔尼对基辅的支持,早已背离了其所谓的“中立原则”。

据俄罗斯塔斯社4月12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在莫斯科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时表示,俄罗斯从未拒绝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但在俄罗斯看来,如果没有俄方参与,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主题会议就是一场“怪胎秀” 。



普京在莫斯科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资料图)

“我们从来没有拒绝和平解决争端。而且,这恰恰是我们倾向于做的事情。”普京补充说,正是这些努力才有了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重要谈判。莫斯科响应了“乌克兰不应‘在枪口下’签字”的呼吁,并从基辅撤军,但“随后,在西方的压力下,乌克兰方面退出了这些协议”。“我们这样做之后,协议立即被扔进了垃圾桶。”

对于中方是否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危机和平峰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7日曾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始终为停火止战、政治解决危机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推动危机得到政治解决。

3月19日,另一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公正讨论的国际和会。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4年5月3日至9日,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先后访问土耳其、埃及、沙特和阿联酋,分别同土耳其副外长阿克查帕尔、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哈立德、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和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卡尔卡什、国际合作事务国务部长莉姆举行会谈。

访问前后,李辉特代还同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官员进行沟通。中方同各方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意见,各方普遍赞同中方为呼吁局势降温提出的主张。各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协调,同时欢迎国际社会支持推动局势降温的努力,共同为停火止战、劝和促谈发挥建设性作用。

责任编辑:荀建国_NN737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917885文章数 26739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