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3年毛主席开会见到贺敏学,得知其行政待遇后:不行,待遇太低了

0
分享至

他是贺子珍的哥哥,毛主席的大舅哥,同时还是工农红军的早期成员之一。

他是登上井冈山的第一人,被毛主席夸赞“三个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勋。然而,建国之后的他却转身投入基层,在灰尘弥漫的工地上当起了“搬运工”。

他,便是“无衔将军”贺敏学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参考网《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北山事件”》),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革命先锋 功勋卓著

贺敏学,1904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是贺家的第一个长孙。贺家不仅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名下还经营着茶馆“海天春”,条件相当殷实。贺家五兄妹里,贺父对作为长子的贺敏学尤其寄予厚望,为培养其成才还特地请来了私教。

但贺敏学生性活泼好动,对读书只有三分钟热度,而且他爱看的还是《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武侠小说。受书中人物的影响,贺敏学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除恶惩奸的英雄好汉,因而隔三差五的就会逃课。为了扳正儿子,贺父将贺敏学送到了禾川中学就读。


贺敏学

即便换了新环境,贺敏学也还是“不安分”,很快就成为了校内学潮的领导人物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同样怀有救国济世之心的袁文才相识,结为至交。后来,由于殴打了两个企图骚扰母亲的兵痞,贺敏学被迫离乡避难。从此,他的革命之路也拉开了序幕。

1925年7月,贺敏学来到江西南昌,进入军官子弟学校就读。次年9月,贺敏学加入国民党,带领北伐军击溃了驻扎在永新的孙传芳部。永新光复后,贺敏学出任中共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与分别担任县党妇女部正副部长的胞妹贺子珍、贺怡合称为“永新三贺”。


袁文才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所掀起的白色恐怖蔓延全国,永新县国民党县党部也开始出现反动声音。早已对国民党失望透顶的贺敏学,在这个关键时刻作出抉择,经由共产党员欧阳洛引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他控制了那些国民党右派分子,但麻烦并没有就此结束。

1927年6月10日,凌晨时分,中共永新临时县委遭遇反动武装突袭,不少负责人和革命人士遭到逮捕。贺敏学彼时正在乡下视察农军工作,获悉情报后本欲到附近村落避难,不料却在转移途中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因寡不敌众,贺敏学最终负伤落难,被敌人关进了监狱。


虽然深陷牢笼,但贺敏学依旧保持冷静,积极组织其他被关的共产党人进行反抗。他组织成立了狱中支部,并出任书记一职,建立起了一条横跨各牢房的联络网。与此同时,组织上也联合了宁冈、莲花和安福三县农军会,为进攻永新县城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1927年7月26日,黎明拂晓之际,永新农军便分批发起了暴动。听到城外枪声响起的一瞬间,人在监狱的贺敏学也带领着80多个狱友发起攻势,最终顺利和农军主力会合。随后为了保留农军力量,贺敏学带着其中一部分人登上井冈山,扩充队伍规模。


后排左二为贺敏学

永新暴动虽然成功了,但贺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跟着贺敏学跑上井冈山的小弟贺敏仁,脚板被荆棘刮得到处是伤。弟弟贺敏振和不到10岁的小妹贺先圆,一个命丧敌人屠刀下,另一个则被挖眼削鼻而亡。家人的不幸遭遇,愈发让贺敏学坚定了革命到底的恒心。

当贺敏学和袁文才、王佐带着队伍在井冈山活动一段时间后,毛主席才和王新亚在安源发动秋收起义,向井冈山进军。得知毛主席要上井冈山的消息后,贺敏学当即就让出了自己居住的茅坪八角楼,又劝袁文才和王佐接受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毛主席如是写道:


“暴动队始于永新。”

事实诚然如此,这场四县农军辉所领导的暴动,根源地在永新。而领导这次暴动的贺敏学,更是暴动的核心人物,无愧于“井冈山第一人”。贺敏学和毛主席结识后,他的妹妹贺子珍也同毛主席建立了感情,成为了井冈山上的一对革命佳偶。


贺子珍

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后,贺敏学也完成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改造工作,奉毛主席之命回到永新发展地方武装。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爆发,贺敏学率部同敌人在井冈山根据地展开激战。但鲜少有人知道,此战中决定胜负的那一发炮弹,也是贺敏学最先发现的。

李立(原贵州省委书记、贺敏学同乡):“(黄洋界)保卫战的时候,他(贺敏学)在小井一个仓库里找到了三发炮弹,搬到哨口上,在俘虏里找了一个炮手,结果三发炮弹,只打响一发。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中‘黄洋界上炮声隆’,讲的就是这发炮弹。”


这发成功发射的炮弹,一举端掉了敌人的指挥所,为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次反“围剿”后,由于博古、李德等少数人作梗,贺敏学被踢出中央。后来长征开始,贺敏学和妹妹贺怡、毛主席之弟毛泽覃没有随行,而是留在赣南继续开展游击作战。

1935年10月,赣粤边游击区爆发“北山事件”。叛徒龚楚纠集一大批反动分子伪装成游击队,企图借开会之机将贺敏学等人围歼。作为北山游击队队长的贺敏学及时察觉到异常,同龚楚爆发战斗。贺敏学身负三枪滚下山岗,虽伤势较重,但最终还是顺利脱离了险境。


三年赣南游击生涯结束后,党组织出于对贺敏学的身体考虑,将他安排至安徽进行调养。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贺敏学才回归前线,作为2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参与了济南、淮海等重大战役。规模空前的渡江战役,也正是因为有了贺敏学的主导,才得以取得胜利的。

渡江战役前夕,部队围绕如何作战展开讨论。经验丰富的贺敏学提议先派一小支先遣队渡江侦察敌情,届时再配合外围部队占领敌占区,但这却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为了证明自己,贺敏学派出几个侦察兵尝试过江侦察,最终顺利带回情报,为百万雄师渡江立下头功。


张铚秀(原二十七军八十师师长):“贺敏学渡江时,就在我们师,和我一道指挥这次渡江战斗……贺敏学与我乘坐汽艇在江面前线指挥,他作战是有经验的,有指挥能力的,和我在一起工作、指挥作战协调配合得很好,他对我也是很信任支持的,我对他很尊敬。”
不慕功名 殷勤耕耘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针对全体干部施行定级制,贺敏学被定为行政七级。这个级别相当于正部长,对于参与革命二十多年的“老革命”他来说毫不为过,但贺敏学还是主动要求将级别降到了行政八级。1952年,贺敏学又被调到地方,担任建筑工程部副部长。

虽说是上级调令,但人们还是为贺敏学打抱不平。他为革命兢兢业业数十年,没有得到任何升迁不说,职务反倒是越干越低了。但贺敏学仍毫无怨言,带领建筑工程部耗时10个月打造出了“中苏友好大厦”(现为上海展览中心),为上海的市容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贺敏学和家人(后排左一为贺敏学)

1954年6月,贺敏学赴京参加中央建工部召开的全国建筑工程局局长会议,期间同外甥女李敏见了一面。次日晚上,贺敏学应毛主席之邀来到丰泽园菊香书屋,两位分隔多年的老战友终于得以重逢。贺敏学同毛主席报告了自己的近况,主席听后笑眯眯的对他说道:

“你有‘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渡长江第一!”


毛主席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却凝练了贺敏学革命生涯里的所有高光时刻。从永新暴动到进军井冈山,再到率部最先突破长江天堑,贺敏学的存在始终不容忽视。可以说,革命的成功离不开贺敏学的助力,但对于自己所作出的贡献,贺敏学却从来不引以为意。

1955年,贺敏学被调任至大西北,主持开展国家“一五”计划建设。3年后,西管总局被撤销,他又奉命前往福建担任副省长。从那之后的几十年里,贺敏学一直为福建的城建和工业发展呕心沥血,职务始终处于副部级。


贺敏学主持修建的“中苏友好大厦”

这当中还发生过一桩小插曲。195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彭老总来到西安开会,刚下飞机就点名要见贺敏学。负责陪同的领导们不解其意,但既是彭老总的要求,他们也不敢怠慢。很快,负责找人的秘书长就在一处建筑工地上,找到了贺敏学。

此时的贺敏学正穿着一身便装,满身灰尘的帮着工人们搬砖运料,忙得热火朝天。谁能想到,工程管理总局的副局长,会在脏兮兮的工地里干活呢!在秘书长的带领下,贺敏学和彭老总终于见面。看着聊得热烈的二人,众人这才意识到,贺敏学的地位有多不一般。


李敏和贺敏学夫妇

特殊年代开始后,贺敏学和很多老党员一样都受到了迫害,所幸只关了83天便被释放了。1975年,71岁的贺敏学再度出山,在工作岗位上继续辛勤耕耘。1987年,83岁的贺敏学于福建病逝,一年后骨灰被葬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最后,谨向开国元勋贺敏学致敬!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参考网《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北山事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川香秋月哟
川香秋月哟
生活不拥挤、笑容不刻意———农村
89文章数 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