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0年代,宁肯放弃北大,也要回家务农的董加耕,如今怎样了?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1年夏天,江苏盐城县出了一件不得了的“大新闻”。

农村小伙董加耕居然放弃了入学北大的机会,回乡务农!

董加耕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后来的生活又过得如何?


董加耕

寒门贵子 弃学务农

“你疯了吗?宁肯放弃北京大学的录取名额,也要回农村当农民?”

1961年夏日的一天,在江苏盐城的龙岗中学办公室里,班主任正一脸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董加耕,不可置信的质问道。董加耕的母亲也在一边,盯着那写着“北京大学”四个大字的录取通知书紧皱眉头。然而,董加耕却像没听见似的,继续在升学志愿书上写道:


“回乡务农,立志耕耘。”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刚开始推行高考政策,诸如北大清华这类高校,城里乡下不知有多少家庭挤破了头皮也要挤进来。可是,董加耕面对这唾手可得的大好机会非但没接受,反而拒绝的十分干脆。他到底在图啥?这一切,恐怕只有董加耕自己,才知道真正的答案。


董加耕,1940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葛武乡董伙村,原名董嘉庚。他出生的时期很特殊,正逢抗日战争最胶着的阶段,因此国内的局势并不稳定。在连年战乱的滋扰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滋扰下,江苏农村一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而董家就是其中一户。

董家条件并不好,董加耕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一年到头靠着那几亩薄田养活家庭。当然,董伙村的其他人家也同样艰苦,整日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不过,家庭虽然贫穷,但父母仍不放弃对董加耕的教育。新中国刚成立,他们就将儿子送进了小学念书。


董加耕从小就头脑灵光,学什么都是一点就会,故而在学业上并不费力。别看入学晚,但他一点也不比早入学的同学们差,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董加耕的每门功课都很优秀,但他最钟爱的还是文学。因此,年少时的他曾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1957年,初中毕业的董加耕报考当地的师范学校,却以几分之差遗憾落榜。次年秋,不肯放弃的他又参加了升学考试,最终被龙冈中学高中部录取。龙冈中学是盐城县有名的重点高中,董加耕能够考入这所学校,其天资之聪颖,可见一斑。


升入高中后的董加耕,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优秀而骄傲自满。在校期间,他每天都按时完成各门功课,还会热心的帮助同学解答难题。作为团支部书记的他,期间还曾被盐城教育部门评为“学习标兵”。1960年,董加耕被推荐入党,并获得了被校方保送北大哲学系的机会。

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好学生来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实属难得。更何况,董加耕各科高考成绩都高达96分,能被保送也是靠真本事得来的。可董加耕却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即使他的各科老师、母亲和女友如何劝说,董加耕仍是不为所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都和董加耕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出生时,国内战乱未停、民生凋敝,老百姓成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尤其是农村的老百姓,还要时常防备日寇的“大扫荡”,自然也无心去搞生产。但这样一来,农村的农业便也荒废了,甚至吃顿饱饭都成了老百姓的奢望。

董加耕是最有体会的,他从小就帮着父母干农活,1957年考师范学校落榜后,他又一边学习,一边跟着父亲去田间劳作。可以说,董伙村这些年经历的种种磨难,董加耕全都看在了眼里。然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弃学务农”的,则是源于他十几岁时的一场飞来横祸。


那年,董伙村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好多村民栽种的庄稼都枯萎了。家家户户都吃不上饭,董家在经历多日断粮后,能吃的也只剩下茨菇。一家人用茨菇熬了汤,由于存放的时间太久,这些茨菇表面都发芽了,因而董加耕的父亲决定先浅尝一下,确认没毒后再让家人分食。

结果一口汤刚下肚,董加耕的父亲就口吐白沫的倒在了地上,脸色也变得青紫一片。茨菇在春天如果爆青是绝对不能吃的,因为里面含有剧毒,即使摄入量不多也足以致命。那时候农村也没有解毒药可用,最终,董加耕的父亲口含断掉的汤匙柄,死不瞑目的离开了人世。


这次意外给了董加耕最沉重的打击,也再次让他坚定了务农的决心。董加耕发誓要用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改善董伙村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让每家每户都不再挨饿。父亲的悲剧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人的无知,更是贫穷所致的无奈。若要改变现状,解决温饱必是当务之急。

但董加耕的母亲和女友都不能理解,一个为此一度要跳河,另一个甚至为此和他斩断了所有联系。一时间,村子里到处流传着对董加耕的冷嘲热讽,有人笑话他是读书读傻了脑子,连前途都能抛弃不要。然而董加耕却毫不在意,而是挑着装满书和行李的扁担,回到了家乡。

辛勤耕耘 卓有成效

回到董伙村不久,董加耕自己的名字从“董嘉庚”改成了“董加耕”,以示他立志在董伙村耕耘奋斗的恒心。彼时,国家正大力提倡“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全国各地的农村也相继开展了促进农业发展的运动。董加耕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董伙村第四生产队的。

不过,生产队的工作虽然也都是农活,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生产队的队长考虑到董加耕是知识分子,一开始很舍不得让他去下地干活,但董加耕却果断拒绝了。他每天都起早贪黑的扛着锄头去田地劳作,有时还会帮着其他人扛粮食,做什么都会永远冲在最前面。


那个时候,董伙村一直为沤田所困扰,董加耕经过深入观察,利用自己的农业知识提出了“水改旱”的解决办法。在将这些沤田全部变为旱田后,再在上面轮流栽种稻谷、小麦、棉花。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沤田难题,还能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这可谓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大突破,在董加耕的努力下,董伙村当年就获得了棉花大丰收。慢慢的,整个乡也开始推广董加耕的“水改旱”,人们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忍饥挨饿了。村民们都夸赞董加耕,但他却从不骄傲,而是始终勤勤恳恳地在田地里劳作。


因为每天不停地往返搬运粮食,又要去各处的农田做实验,才刚二十出头的董加耕不仅脚磨出了老茧,人也消瘦一大圈。有一回董伙村忽然天降大雨,董加耕为了不让田地渗水,用旧风车上的两块木板抵住墙体,愣是一个人守住了近万斤的粮食,他自己却因此胃病复发了。

1962年4月,董加耕被公社评为“模范社员”,出任生产队的会计一职。董加耕知道这是民心所向的结果,对待工作愈发勤恳努力,从不借助身份贪图便宜。董加耕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大半救济村里的困难户。对自己家,他却十分“抠门”,一分也不会往家里多拿。


为了促进董伙村的农业发展,董加耕不仅提出了“水改旱”,还先后提出了改良土壤等多项建议。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董伙村的农业面貌,使其连年获得大丰收。而作为“功臣”的董加耕,也开始受到《新华日报》和《中国青年》等报刊的报道,成为了青年一代学习的楷模。

主席接见 不忘初心

1964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指出“董加耕所走的路就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应该走的路”。1964年12月,董加耕作为先进典型代表出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并担任人大代表主席团执行主席。26日,毛主席亲自邀请他参加了自己的71岁生日晚宴。

晚宴的规模并不大,是在毛主席的住所举办的。不过,参加的客人却各个身份不凡,既有董加耕、钱学森、王进喜这样的各行业先进典型,也有周总理、朱老总这些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刚一看到董加耕,就笑呵呵的招呼他坐到自己身边,握着董加耕的手关切的问道:


毛主席亲自接见董加耕

“你就是董加耕同志?久仰久仰,我可是听闻过你写的‘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咧!你今年多大了,读了几年书?”

董加耕很诚恳的回答毛主席,自己一共读了12年书,高中毕业后因为想回家乡搞农业,所以就没再继续读大学。毛主席赞许的点点头,鼓励年轻的知识分子要多向董加耕学习。主席见董加耕身形瘦削,便一个劲给他夹菜。得知他是江苏盐城人后,毛主席又笑着问道:


董加耕和毛主席在一起

“既然你说你是苏北盐城人,那么,你可知道盐城‘二乔’?”
“主席,这个我知道,‘两乔’说的是胡乔木和乔冠华,他们俩都很擅长写文章!”


董加耕和毛主席一同进餐

董加耕认真回答,和毛主席皆是相视一笑。这次宴会,让他感受到了伟人的亲切温暖,主席虽然没见过董加耕,对他却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就连第一盘端上来的菜,也是毛主席亲自递到董加耕的面前。和这样平易近人的好领袖一同进餐,谁的心里都是暖洋洋的!

愉快的晚宴很快就结束了,临走前,毛主席又将第一个苹果亲自递给董加耕,他也因此成了媒体口口相传的“主席寿筵上的头号客人”。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董加耕悲痛难耐,作为治丧委员会的成员在毛主席的灵柩边守了七天七夜,可见其对主席的缅怀之深。


回到家乡后,董加耕依旧致力于农业生产建设,在自己的岗位上殷勤耕耘着。1987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盐城,董加耕的职位从副乡长也变成了盐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虽然身居高位,但董加耕的身上始终没有官架子,心中装着的也依旧是老百姓的福祉。

董加耕上任副局长后,注意到盐城仍有不少农民的思想闭塞,对政府颁布的政策态度消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董加耕隔三差五的就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下乡,到各个农村宣讲成立乡镇企业的好处。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接受新政策,他还亲自写了一首《乡镇企业之歌》。


“历史的机遇,千载难逢,大地的缘分,情深意长。愿为之默默奉献着青春的青年,成为新时代农民的脊梁。”

董加耕不仅身体力行的做出实际行动,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视。他每年都会派一些当地青年和企业代表去上海等一线城市参观学习。得益于他的努力,盐城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在短短几年便突破100亿大关。2000年,董加耕卸任退休,自此彻底退出了农业第一线。


晚年董加耕

“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

这是董加耕常常用来教导子女的话,折射的正是他一生的经历。在学业和国家建设面前,他毅然舍小顾大,走上了立志改变家乡农业的道路。放弃北大,或许让董加耕失去了更好的学习机会,但他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是时光也无法轻易抹去的。向董加耕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女私房写真分享日记1113期

美女私房写真分享日记1113期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4-06-01 19:12:33
收手吧,谢天华!收手吧,古惑仔!“港星养老院”,也是该关张了

收手吧,谢天华!收手吧,古惑仔!“港星养老院”,也是该关张了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1 22:51:30
奇怪了!基层事业单位有许多不到退休年龄的职工着急提前退休

奇怪了!基层事业单位有许多不到退休年龄的职工着急提前退休

芯怡飞
2024-06-03 00:02:30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记者:中国女排围绕朱婷到底发生什么?蔡斌临场用人出于什么目的

记者:中国女排围绕朱婷到底发生什么?蔡斌临场用人出于什么目的

直播吧
2024-06-02 21:12:17
曝31岁女子因拒39岁已婚男骚扰被杀,瘆人画面流出,大量内幕被扒

曝31岁女子因拒39岁已婚男骚扰被杀,瘆人画面流出,大量内幕被扒

求实者
2024-06-02 18:33:23
谈到台海,俄高层的说法变了,美国或该考虑:1打2,扛得住吗?

谈到台海,俄高层的说法变了,美国或该考虑:1打2,扛得住吗?

千里持剑
2024-05-31 15:17:18
2024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暗示你:“苦日子”已经开始!

2024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暗示你:“苦日子”已经开始!

时尚的弄潮
2024-06-02 23:55:42
网曝:公司要求员工贷款,每人贷款20万,利息就当帮助公司!

网曝:公司要求员工贷款,每人贷款20万,利息就当帮助公司!

眼光很亮
2024-06-02 09:00:13
大蒜百利唯有一害,而且危害极大,很多人不重视,后悔知道晚了

大蒜百利唯有一害,而且危害极大,很多人不重视,后悔知道晚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4-06-02 21:00:10
专家:农村打井必须申请,水表要安装!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专家:农村打井必须申请,水表要安装!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三月柳
2024-06-02 15:34:06
《歌手》又踩雷!断眉查理.普斯遭外网抵制,网友呼吁芒果台换人

《歌手》又踩雷!断眉查理.普斯遭外网抵制,网友呼吁芒果台换人

电影侦探社
2024-06-02 16:53:57
老王约了个知性美女

老王约了个知性美女

霹雳炮
2024-06-02 22:43:23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想让通胀起来,但老百姓是真没钱了。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想让通胀起来,但老百姓是真没钱了。

玉辞心
2024-05-30 18:35:50
杭州90后姑娘从跨国公司辞职回家种玉米,火了!她又去北京读数学博士了

杭州90后姑娘从跨国公司辞职回家种玉米,火了!她又去北京读数学博士了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5-31 10:47:18
“恶意讨薪”之后再出“恶意提供证据”,加班证据过多反被驳回

“恶意讨薪”之后再出“恶意提供证据”,加班证据过多反被驳回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4-06-02 17:37:00
谁打断了中国防长发言?无妨:就要用你们的场子,唱足我们的戏

谁打断了中国防长发言?无妨:就要用你们的场子,唱足我们的戏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4-06-02 19:01:31
女主播大灯移位,网民:愚公移山

女主播大灯移位,网民:愚公移山

湛江朋友
2024-06-01 18:38:06
穆雷父母发表声明: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穆雷父母发表声明: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高尔夫杂志
2024-05-27 08:19:26
张若昀发文告别《庆余年2》,暗示范闲最终的决定,澄清没蛀牙

张若昀发文告别《庆余年2》,暗示范闲最终的决定,澄清没蛀牙

话娱论影
2024-06-02 22:53:32
2024-06-03 09:30:44
技巧小实验1
技巧小实验1
巧妙的生活技巧和小实验可以使生活充满光亮??
77文章数 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头条要闻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马斯克凭借xAI再次成为世界首富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女孩子爱美是不分年龄的,小女孩表演候场时对着镜子补妆!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这些中年妈妈太会打扮了,剪短发还穿长裙,美得没有年龄感

教育要闻

最难高考季来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