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元首外交为中俄关系注入新活力

0
分享至

作者 | 李鼎鑫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审核 | 李小华 戚易斌 卫芸辉

来源 | 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5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普京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还面临气候变化造成的困境与挑战,科技进步催生的希望与迷茫,武装冲突引发的动荡与不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不断加深相互认知,加强互动调适,探索出一条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高水平合作之路。

正如前一段时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分别会见俄罗斯统俄党主席梅德韦杰夫和最高委员会常委克利莫夫时所说,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展现出强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树立了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典范。面对加速演变的国际形势,中俄关系始终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全面战略协作更加富有成效。

双方的高水平战略协作仰赖于两国元首正确而有力的全方位战略引领,这是管总的一条,用中国的话讲就是“根本遵循”。这些年来,两国元首先后会面40余次,保持着密切沟通。比如,习近平主席去年3月访俄时指出,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同俄罗斯巩固和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历史逻辑,是中方的战略抉择,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习主席还表示,中俄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具有战略性、可靠性、稳定性,双方要加强统筹协调,扩大传统贸易,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并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人文交流。普京总统则积极肯定俄中交流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俄中关系发展非常好,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长足进展,希望双方充分发挥两国既有交流渠道作用,推动两国经贸、投资、能源、航天、跨境交通物流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新进展,体育、旅游、地方等人文交流达到新水平。



△‍2023年9月12日,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框架下的“俄罗斯-中国”商务对话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新华社发 郭飞洲 摄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经济都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习近平主席领航掌舵下,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仅率先走出疫情阴霾,在疫情第二年便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更是在去年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5.2%,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稳居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地位,有力回击了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事实一再有力证明,中国经济发展之路虽然从来不缺少困难、压力与挑战,但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让少数自诩为中国竞争对手的国家深感失望和落寞。



△‍这是5月11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克里姆林宫和圣瓦西里教堂。(右图)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就俄罗斯而言,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罗斯成功克服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刻危机和严峻挑战,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繁荣发展之路。近年来,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在相关国家上万项制裁之下,俄罗斯取得了经济增长3.5%的良好成绩。在多个联邦地区,就业于不同国民经济领域的居民收入有较明显提高。

普京总统将开启新任期后的首个出访国家确定为中国,延续了两国元首互访的一贯传统,体现了中俄两国成熟的高水平的双边关系。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下,中俄两国将继续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沿着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行。以下是双方可进一步提升合作与交流的部分领域:



△‍5月14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入口,外国友人经过展牌。日前,作为第八届中俄博览会主题市的“冰城”哈尔滨,主会场搭建工作正有序进行,城市展会氛围浓厚。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在经贸合作方面,中俄企业可以加强互动交流,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共同开辟新的务实合作领域,例如,习近平主席不久前提出的新质生产力领域,以及物流运输、公路建设、汽车制造、充电基础设施保障等领域。同时,进一步提升传统的能资源合作水平,进一步扩大日用消费品、食品、农产品及大宗商品的双边贸易规模等。贸易和结算方式上,可以进行务实的开拓创新,妥善解决现存问题。

在地方合作层面,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区域合作领域,中俄“东北-远东”合作、“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稳步发展,不断取得务实成果。具体到城市之间,今年是圣彼得堡与上海结为姊妹城市36周年,与广东省、青岛市也是友好省市,可以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另外,圣彼得堡所处的俄西北地区毗邻北极,俄罗斯政府对北极的开发和研究投入非常大,在北极航道的基础设施建设、航路维护方面,中俄双方可以开展更多合作。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中俄双方还应进一步加强民间和社会层面交往,相互多走动,多看看,让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美美与共。中俄双方可继续在旅游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发力,两国合作的经典案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模式可以再次复制,也期待两国之间的高等教育联盟,如拥有700多家两国成员校的“中俄同类大学联盟”,不断取得新的务实成果。着眼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对接事业提供各类高质量专业人才,中俄两国职业教育领域也可在既有基础上,深挖合作潜力,推动联合培养、共建专业、教师交流等工作广泛开展。



△‍2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车辆在中国新年主题装饰前驶过。当日,“莫斯科的中国新年”文化活动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启动。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此外,中俄两国的研究机构,特别是战略界和思想界也有必要站在密切两国传统友好关系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上,发扬求真务实、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断加强加深沟通与合作力度,开展大规模高水平联合研究。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理念和倡议,为世界当前及未来的稳定、发展、繁荣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普京总统关于强国和多极化世界等重要理念,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深刻思考和一贯主张。这些都可以作为中俄两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展重点联合研究的课题。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5月于北京举行的重要会晤,必将为中俄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必将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台阶,也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系作者日前在中俄投资论坛上的发言摘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库
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库
从这里,读懂新时代中国
2081文章数 866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