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19年,收复老山的英雄师长刘昌友病逝,张又侠到场敬献花圈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烽火正燃。为收复老山地区,时年44岁的他临危受命,以第四十师师长的身份,亲临一线连续指挥八个昼夜,终于取得了胜利。

他是士兵们最尊敬的“刘老兵”,手下曾涌现出“铁血战士”王建川和“老山十五勇士”之一的李海欣等多位军中翘楚,可谓名副其实的英雄师长。

2019年,这位一生都在以“农民的儿子”自称的老将军永远闭上了双眼。他病逝后,张又侠亲自敬献花圈,无数老兵身着绿军装前来吊唁。

泪眼婆娑中,众人的记忆又回溯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又看到了那道挺拔不屈的身影……


挥师老山 一战成名

他叫刘昌友,1937年出生于云南永胜。18岁那年,正值大好年华的刘昌友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旅成为了一名军人。最初,他在部队里担任文书工作,后来由于表现优异,被上级提拔为作训科长。但真正让刘昌友威名远扬的,还要数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表现。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局势随着时间流逝,已接近收尾的最后阶段。在解放军战士的强劲打击下,嚣张的越军被打得抱头鼠窜,但仍有一部分敌人还抱有负隅顽抗的侥幸心理。为彻底断绝越南野心,我国加强了云南的边防巡视,而这正是刘昌友所负责的领域。


刘昌友

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不久,刘昌友便跟随部队来到了云南老山,以支队长的身份担负起侦查、捕获的作战任务。虽然实战经验不多,但每逢和敌人交手,刘昌友总是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很快,他的军事天赋便展现了出来。

直至1983年老山战役爆发前,刘昌友和他的两个侦察连一共歼灭80余名敌军,另外还俘获了一名越军将领。如此出色的战果,无怪乎1983年底我军正式和越南展开老山争夺战时,首长会将第四十师师长的重任,毫不犹豫的交给刘昌友。


1983年底,随着寒冬到来,越军和我国解放军之间的战火在云南老山再一次被点燃。这场关乎后续战争走向的作战,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堪称新中国建立以来极为罕见的一场大战。因此,刘昌友的40师能否拿下老山,便成了这场战斗的关键所在。

别看刘昌友是文书工作出身,外表也一副温文儒雅的模样,但在实战中却是个名副其实的悍将。带兵打仗,他从不会搞纸上谈兵那些“假大空”,而是亲赴前线坐镇指挥。由于他平易近人的性格,部队里的各位从不喊师长,而是亲切的唤他为“刘老兵”。


“刘老兵”这个绰号对刘昌友来说可谓名副其实,在长达八个昼夜的激战中,他几乎片刻没闭上眼,全部心力都放在了作战上。为了避免部队进攻时出现失误,他整个人都“扎根”在了指挥所,而前线的战士们也不负众望,为刘昌友带来了丰硕的战果。

在刘昌友的40师的持续进攻下,敌人最终被顺利击退,老山、那拉和八里河东山地区共计6公里的68个高地被收复,同时战线也向前推进了1.5公里。直至1984年4月28日进攻战结束,40师已顺利收复老山全部地区。但对刘昌友来说,战斗却远远没有结束。


虽然盘踞在老山的越军暂时被打退了,但按照敌人贼心不死的特性,过不了多久必然还会卷土重来。要知道,一次性丢了这么多高地,越军的心头指定憋着一股火,一场反击战刚好能成为他们发泄怒气的渠道。所以,我军虽然拿下了老山,但并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于是,攻占老山的进攻战结束后不久,刘昌友便马不停蹄地指挥着40师各部抓紧修筑工事,随时警惕来犯的越军。果不其然,越军没多久又蓄势待发地杀了回来,向40师发起了新一轮进攻。这其中,有一次的作战极为危险,负责指挥的刘昌友更是差点没了性命。


某一天,负责收集情报的情报员急匆匆跑回来,带来了一个极为震惊的消息。据情报显示,越军将在1984年7月12日发动师级规模的大反攻,意图借机全歼40师。刘昌友得知后高度重视,当即便叫来所有干部召开作战会议,并拟定了针对越军的反击计划。

按照刘昌友的安排,自7月11日凌晨开始,各团战士分批提前埋伏在前沿阵地。这里的“分批进入”并不是每次都以等同人数执行任务,而是按照白天三分之一、晚上二分之一的模式进入阵地。这样一来,敌人便不易察觉到我军动向,我军也能避免伤亡了。


同时,刘昌友还命令师直属队各类人员统编为三个连,统一接受应急训练后合编为预备队。这些人不一定会真的上战场,但也会作为后备力量,时刻在后方严阵以待。此外,40师麾下118和119团实行交替战斗方式,用以混淆敌人视线,以夹击攻势断掉敌人的后路。

1984年7月11日一早,40各部早早地按计划来到阵地潜伏。次日战斗正式打响,为保住我方阵地,刘昌友下达了“敌打我阵地,我打敌前沿”的战斗策略。即只要敌人冲上我方阵地,我方战士便立刻以火炮轰炸阵地前沿,这样一来,敌人再也无处可逃了。


果不其然,骄傲轻敌的越军见我军40师迟迟没有主动进攻,想当然的认为是40师临阵脱逃,毫不犹豫的就扑向了我方阵地。但他们并不知道,在踏入我军阵地的同时,越军的活动范围也在逐步缩小。等到他们真正反应过来时,早已陷入我军火力网,成了“瓮中之鳖”了。

1984年9月,在历时三个月艰苦的防御战后,刘昌友的40军以歼灭4000余名敌人的出色战绩,赢得了老山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而实际上,我军之所以能做到以微小的伤亡重创敌军,背后也离不开刘昌友的苦心钻研。早在开战初期,他便明确的提出:


“宁肯挖工事累死,也绝不能让敌人的炮弹给炸死!要精用兵,巧用炮,活用战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战场上,只有阵地才是士兵们真正可以依靠的地方!”

事实正是如此,战场上的局势变幻莫测,消灭敌人固然重要,士兵们的生命同样重要。而这些,都被心细如发的刘昌友记在了心里。也正因为有他对战术的精心安排,40师才能完完整整的凯旋归来。可以说,刘昌友为此付出了很大功劳,邓小平得知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看他(刘昌友)可以当军长嘛!”

然而,由于过度劳累,刘昌友终归是累倒了,最后硬是被担架运了回来。1995年,经过几年的休整后,刘昌友再度以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边境排雷总指挥的身份重新出山。刚走马上任,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地雷。

扫除雷障 恪尽职守

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国家的大江南北吹遍,经济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在位于边远地区的云南老山,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却远没有那么容易。自从老山战役结束后,当地残留的地雷始终是老百姓避之不及的“噩梦”。地雷一日不除,边疆百姓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老山位处祖国边疆,理应是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急先锋,如今却成了荒凉幽寂的无人之地。看着这处毫无生机的土地,刘昌友的心头不仅涌起一丝酸涩。他决心要为百姓除掉地雷这颗毒瘤,于是,刘昌友毅然决然的揽下了这个重担,并当众立下誓言:


“当年,打老山的时候我们是冲在前面的勇士,如今建设老山我们同样要当先锋!一定要为边疆的老百姓扫除雷障,为边疆的经济发展架桥铺路。要坚信,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我们!”

事实上,以刘昌友当时的身份,完全可以选择功成身退,在军区首长的职位上安稳的做到退休,然后纵享子孙天伦之乐。而且,这个时候的刘昌友年纪也不小了,再拖着年近六旬的身体从事如此危险的工作,家庭是否能顾及到暂且不说,他自身的安危,恐怕都很难保证。


扫除老山雷障之事刻不容缓,刘昌友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就向中央军委提出了申请。在中央军委和国务院陆续下发“关于决定在中越边境云南段展开大面积扫雷”的文件,刘昌友也建立起了六支扫雷小队。

对于这次大规模扫雷行动,刘昌友给他和所有扫雷小队立下的目标是三年内完成。虽然自认为对老山地区了解充分,但真到了实际行动的前一刻,饶是经验丰富的刘昌友也不敢有十足的把握保证任务能圆满完成。因为一旦弄错一步,他们就会有伤亡,势必会影响后续计划。


“我们这次的任务具体是怎样,兄弟们都清楚。所以我们自己再定一个目标,这次扫雷行动,我们要做到不亡一人!”

就这样,在所有边疆百姓的注视中,身为少将的刘昌友带领着扫雷小队走进了老山。这里的扫雷工作危险又辛苦,刘昌友却时刻不敢放松。只要倒不下,他一定会去老山附近巡查,不漏掉任何一个隐藏的地雷。


在老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刘昌友付出了太多心血,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在老山的日子,若要说有什么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家父病危时,刘昌友捧着信件的无限煎熬。他固然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可眼下他重任在身,自己又怎能抛下边疆人民和战友,回家陪伴父亲呢?

国与家面前,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似乎注定不可兼顾,只能是个二选一的抉择。为了国家,刘昌友失去了亲人,到了后期,他自己也因为身体欠佳,最后患上了肠息肉。司令员朱成友收到消息后亲自打电话劝说,然而刘昌友依旧不肯回去治病,执意要留下继续执行排雷工作。


刘昌友和战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们一遍遍用血肉之躯走过老山的所有土地后,老山的雷障终于消除,老百姓们总算可以安心生活。退休后,刘昌友和一些军地作家联合出版了很多讲述老山战役的书籍。每逢忆起那段战斗岁月,年迈的刘昌友总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想念那些和我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想念那些和我一起坚守老山的兄弟,也想念那些和我一起在边境排雷的同志们……我生长在艰苦的年代,真心希望世界永远和平,真心希望孩子们永远生活在阳光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


2019年1月31日,82岁的刘昌友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追悼会上,原40师119团团长、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又侠和众多老兵一道,为这位曾凭一己之力收复老山的老师长送别。灵堂高挂的挽联,道尽了这位英雄充满光辉的一生:

“屡次参战首夺老山大扫雷万众敬仰,建功军营四十一载守西南威名远扬。”


从大山里走出,又在大山里创造奇迹,最终在大山落叶归根。刘昌友的一生都绕不开大山,这里见证过他的成长,也见证过他的辉煌。英雄远去,但威名将永远代代相传,愿英雄师长刘昌友英魂不朽,万古流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才高八斗解说
才高八斗解说
欢迎关注
57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