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枪口下救毛主席的人,57年被连降四级,主席得知:给他升到副省级

0
分享至

2006年9月1日,在武汉市的一间病房里,一位名叫王盛荣的百岁老人溘然长逝。在他去世后,许多领导不远千里前来吊唁并慰问他的家人。

那么问题来了,王盛荣是谁?



王盛荣,1907年出生于武昌区的一个贫苦渔民家庭,父亲是一位渔民。渔民的生活属于靠天吃饭,所以收入极其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母亲平时依靠做一些零碎的小手工或者帮人洗衣服赚得一点酬劳贴补家用。后来,随着行业逐渐落寞,王盛荣家的生活日益贫苦。

据王盛荣回忆,被父亲送去打工之前,家里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家里偶尔能吃上一顿青草糊糊,已经是极其难得的了。最严重的时候,一家人甚至要依靠喝水充饥。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生活不下去,没有哪家的父母愿意送孩子去当童工的。但对于当时的王盛荣家来说,送他去打工意味着能够得到一些薪水,在工厂里,王盛荣也起码能吃顿饱饭。

在这种情况下,王盛荣的父亲别无他法,只能把十几岁的王盛荣送去当地的纱厂做童工。

但那个年代,资本横行,王盛荣在纱厂并没有像他父亲想象的那样,能够“不再挨饿”。

纱厂的工头每天给他们分布很多工作,如果做不好,就没有饭吃。每天天不亮就会被叫起来干活,但凡在工作中有一点点怠慢,就会招致毒打。原来承诺的“丰厚报酬”,在经过资本的层层剥削之后,到工人手里的薪水微乎其微,甚至连糊口都不够。

终于,备受压迫的王盛荣决定奋起反抗,他开始参加革命,参与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他认为,广大人民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资本。



八七会议的组织者

1927年,由于汪精卫和蒋介石先后背叛革命,中国革命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为了尽快恢复在大革命失后我方的损失,也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而吸取教训,纠正党内思想,更好地计划下一步的政策部署,中共中央决定召开一次紧急会议。

彼时,王盛荣按照组织的要求在湖北担任交通员,对于湖北的一些地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

鉴于此,董必武就萌生了让王盛荣寻找会议地址的想法。董必武辗转多人,终于联系上了正在出任务的王盛荣。要求他找到一个符合组织需要的会议地址。

考虑到会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王盛荣多方探寻,最终找到了一处合适的位置,确保了会议的顺利召开。



从敌人枪口下救出毛主席

1932年冬的一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会,有人提议要让远在赣南进行调查研究的毛泽东参与会议。组织下达命令让王盛荣火速前往赣南,通知毛泽东参加会议。

王盛荣领命之后,带了几个战士,就往赣南赶去。由于时间紧迫,他们日夜兼程,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毛主席所在地。

可他们还没走到毛主席的驻地,就听见远处传来枪声,顿时心中警铃大作,想来应该是毛主席遭到敌军偷袭了。情况危急,几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拔腿就往枪声传来的方向追。

跑了没一会,就看到了毛主席和他身边正在跟敌军混战的警卫员。眼看警卫员寡不敌众,逐渐落于下风,就要被敌军包围。危急关头,王盛荣大喝一声,带着展示朝敌军扑了过去。

一边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另一边是未经过系统训练的民兵,高下立见。只听几声枪响过后,敌军倒地不起,被全数歼灭。

就在准备拉着毛主席向外走去的时候,毛主席身体不适。王盛荣在身上有伤的情况下,毅然背起毛主席,向外走去。在王盛荣和战士们的护送下,毛主席及时赶到,参与了会议。



经受考验,廉洁自律

1933年1月,临时中央迁到中央苏区后,留守在上海的同志们经费紧张。这时,红军凑得一批银行巨款,经商量后,决定派人前往上海运送经费。

前两次派人前往,且两人的官职都不低,但这两人都没经得住钱财的诱惑,最终选择了携款潜逃。由此可见,给中共中央上海局运送经费不仅是一次任务,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有了前两次的惨痛教训后,中央苏区在选人上格外慎重。

有人推荐王盛荣,认为他为人正直,品性敦厚,是一个非常合适且可靠的人选。组织上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决定派王盛荣负责运送经费。

之后,王盛荣几人从江西出发,途经多地,一路乔装打扮。

王盛荣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把自己乔装成一个仆从,他们一路躲避军队盘查。有一次实在躲不过去,直言自己是少爷的仆从,要去给少爷送书。

看到敌人对他提着的箱子起疑心,他连忙打开箱子,箱子里赫然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原来,王盛荣早就料想到会有人要求他打开箱子,他就早早地把箱子里的钱换成了书,而里面的钱已经被他以另一种方式带进城了。

终于,一路上有惊无险地安全到达上海,他郑重地把钱交到上海负责人手中。



鲜为人知的“通道会议”

中央红军经湘江战役遭受重大损失后,组织决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商讨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在这次会议上,中央红军分析局势,预测敌人下一步行动。

在商量过后,一致认为需要改变行进方向。最终,中央红军决定放弃原定计划,制定新的战略计划,绕开敌人的包围圈,选择敌人兵力最薄弱的地方突围。

这次会议,粉碎了敌人妄图包围中央红军,将其一网打尽的幻想,成功地挽救了党和中国革命,为后续顺利展开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这次活动史称“通道转兵”。

之后红军向贵州转移,到达遵义,才有了后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正因为“通道会议”对于中央红军来说意义非凡,所以毛主席规定任何人都不能透露这次会议。包括王盛荣的家人们也是在数十年后重走长征路时,从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那里了解到这件事的。



新四军五师的创建者

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王盛荣申请前往前线。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组织批准了他的申请。于是,几天之后,王盛荣来到河南确山游击区。

那时,河南湖北一带有许多失散的红军,这些红军大多是部队解散或者打仗时走丢的。王盛荣将这些失散的红军组织起来,统一集中训练,把他们收编进游击队,进一步壮大了游击队伍。

王盛荣当了游击队政委之后,悉心指导,经常给他们传授作战经验,讲述理论知识。终于,在他的指导下,队伍面对比自身多好几倍的土匪队伍时,成功歼灭对方,并缴获了大批物资。

后来,这支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4支队第8团。



出席中共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此次没有安排王盛荣参加,他就去找到毛泽东。经过一番详谈,毛泽东同意他出席“七大”。

于是,王盛荣就借口“学习”,进入会议室旁听。起先,门口警卫还会拦他,在请示了上级后就听之任之了。只要一开会,王盛荣就端着个茶杯,拿着纸笔晃晃悠悠地来“旁听”。

就这样,王盛荣天天来“旁听”,直到会议结束。

最终,王盛荣就以这样的方式参加了中共七大。



一场意外,使其终身致残

在王盛荣的后半生中,只有一条腿。但他的腿,并不是在战争中失去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次意外。

抗战胜利后,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等问题迫在眉睫。由于东北原先拥有完善的工业发展体系,共产党派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创建新的根据地并学习相关知识。

由于王盛荣具有在苏联学习的经历,因此他也在派遣干部之列里。

他的部队从延安出发,途经多地,一路北上。一路上,打败了强取豪夺的土匪,缴获大批物资,收编新成员。等到东北境内时,部队人数对比原来的人数翻了好几倍。

同时,有了苏联军队的帮助,部队很快就攻下了齐齐哈尔。后来,王盛荣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1946年,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王盛荣在一次大会上讲话时,突然听见一声枪响,众人以为是特务偷袭。等回过神来时,发现王盛荣左腿中弹,倒在地上。众人立即将王盛荣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是一名战士的枪不小心走火了,误伤了王盛荣。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王盛荣失去左腿竟是因为一双皮靴。

当时王盛荣脚上穿的是一位苏联红军将军送给他的狗皮皮靴,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双狗皮皮靴里藏着一种致命的细菌。

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害怕王盛荣的伤口滋生细菌,引发感染,便尽可能地给王盛荣注射了一系列的疫苗,但还是没想到那种藏在狗皮皮靴里的细菌仍然坚强地存活着。

细菌引起了王盛荣的伤口感染,而且感染的面积在不断地扩散,情况非常危急,必须尽快切除患处,以保全性命。但由于感染面积太大,几乎是从王盛荣的大腿根部开始截肢。

他失去了他的左腿。



从副部长到副处长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央急需建设一个完备的工业结构。由于东北此前着重发展重工业,具有一整套完备的工业体系,因此,中共中央把建立东北根据地作为工作重点。

1949年6月,王盛荣南下来到家乡武汉,不久后去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担任第一副部长兼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局长。

后来,王盛荣为了完成周总理指定的任务,被有心之人诬陷为“大贪污犯”,官职从副部级一下子降到了副处级。而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忙于政务,对此并不知情

一直到1957年,毛主席在与自己的警卫员聊天时才得知王盛荣被连降四级这一情况。当即要警卫员把周总理请过来了解情况。



周总理派人调查后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之后,毛主席下令道:“把王盛荣调到湖北省冶金厅担任厅长吧,享受副省级待遇,恢复党籍。”

永葆初心

王盛荣在被诬陷的日子里,也曾觉得苦闷。

毛主席曾打发徐海东去看他,徐海东说:“毛主席请我转告你‘王盛荣: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再说,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的。’”

毛主席的这句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王盛荣当做精神支柱。

王盛荣的大女儿是江汉大学的退休教师,她一直想帮父亲写一本回忆录。

结果父亲告诉她:

“不要写,没什么好写的。我参加革命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也不是为了争权夺利,更不是为了让大家记住我都做了什么。我就是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我一个不识字的工人,一直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已经很感激组织了。”



时间的长河川流不息,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王盛荣同志永葆初心,淡泊名利,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他为革命所做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纪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诗长歌
史诗长歌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3933文章数 3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