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30万大军被围,饿到枪都拿不动,粟裕:快给他们送大肥猪

分享至

1948年12月,淮海战场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决战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关头。

在豫皖苏三省交界的陈官庄地区,近30万的国民党大军如同笼中之鸟一般,被华东野战军团团包围住,不死不活的做着最后的挣扎。

时至寒冬,一场鹅毛大雪悄无声息降落在黄淮平原上,迎着纷飞的雨雪,战壕里的解放军战士们正载歌载舞的欢庆又一年的新春,以及即将到来的全面胜利,欢乐的歌声与饭菜的香味久久的飘荡在战场上空。

而就在几十米之外的另一侧战壕里,国民党的士兵们个个脸色灰白,瑟瑟发抖的蜷缩在冰冷僵硬的土地上,寒冷与饥饿的折磨让他们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许多人甚至连枪也拿不动了。



按理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军更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国军歼灭,然而,作为华野副司令的粟裕不仅没有命令部队即刻向敌方阵营发起进攻,反而还让人给饿的奄奄一息的国军送去大肥猪,这是怎么一回事?粟裕为何要给敌军送去食物呢?

雪中送炭

1948年12月,中原地区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雪。

中国自古以来便流传着“瑞雪兆丰年”之说,对前线的华东野战军战士们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同在前线战场上的国军士兵来说,可就是“雪上加霜”了。

12月初,在华东野战军11个纵队的追击围堵之下,国军杜聿明集团近30万人的兵力被压缩在了陈官庄地区方圆百里的范围内,面对我军的包围,杜聿明显然并不死心,左冲右撞,几次试图突围,然而最终都没能逃出包围圈。



12月19日,被围困近半个月的杜聿明集团再一次尝试突围,但就在这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雪,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不仅让杜聿明的突围计划化为了泡影,也让国军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在被围困的那段时间里,国军的后勤补给都是依靠空投,突然到来的雨雪天气,使得飞机空投中断,30万的大军随即陷入到了饥寒交迫的境地中。

就拿最基本的食物来说,此时正值新年时节,我军这边的前线部队都是每人一斤猪肉,主食管够,而另一边的国军士兵,不要说猪肉,连冷馒头都不能提供,已经断炊好几天的他们只能蜷缩在战壕里,顶着瑟瑟寒风与雪花听着不远处我军阵地上的欢声笑语,闻着飘来的阵阵肉香。

在饥饿的生死考验面前,许多的国军士兵经不住诱惑,趁着夜晚偷偷的爬过封锁线,来到我军阵地寻求食物。



国军断炊,士兵偷跑到我军阵地上找食物,事情很快就传到了粟裕这里,得知情况的粟裕立刻向部队下达了一道指令,不仅同意我方士兵向国军提供食物,还让人主动给他们送去猪肉。

命令一下,在国共两方阵地里都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要知道,此时正是两方交战之时,虽然解放军向来主张人道主义,但战场上为敌方提供食物,而且还是主动提供,未免有些“过分”,一旦等敌方缓过劲来,向我军发起攻击,那结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只不过,粟裕作为一代战神,早已经考虑到了这个所有人都能想到的问题,而他之所以还要这样做,自然是有另一番打算在里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