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请宋濂教育朱标,宋濂: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了4个字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教育子女”一直是我国从古至今避不开的话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有提及“因材施教”的理念,直至今日家长们也是竭尽所能为孩子挑选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就是希望自己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明朝时期,洪武皇帝朱元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人父亲的朱元璋曾费尽心机为儿子朱标挑选到了一个名师,他便是大儒宋濂。

当时,宋濂却问了朱元璋一个问题,他不听话能打吗?对此,朱元璋则回答了四个字。那么,他所说的四个字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草根皇帝朱元璋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我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另外,朱元璋出身并不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后代,早年为了生活去给地主放牛。

后来因为元朝过重的赋税导致家破人亡,朱元璋无奈只能够出家当和尚,不过乱世之中怎可能有安身立脚之处,他所在的皇觉寺,没过多久就没有多少余粮,养活如此庞大数量的僧人队伍。

因此,皇觉寺便以“修行”为名义,遣散大量的僧人外出化缘。由此,朱元璋沦落民间以乞讨为生活,这样的悲惨的生活长达三年。

乞讨三年后,为了生存,同时也想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大军。在军中,朱元璋凭借自己的聪明,更兼作战勇敢,很快成为了义军领袖。



经过很多年的征战,朱元璋逐渐打败了张士诚和陈友谅这些起义队伍,并且兼并了他们的军队,最后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北伐大元,终于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并于公元1368年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或许是朱元璋从元朝灭亡中看到,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的教化也是引导元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他登基后,就十分重视教育和科举推行。

当时,朱元璋对自己的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现在的家长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那还是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

开国文臣名师宋濂

作为朱元璋千挑万选出来的“太师”宋濂,其实大家都不陌生,他的《送东阳马生序》广为流传,就连小时候守约借书的故事也成为典故。



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小时候宋濂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的家里非常穷,根本就没有钱买书,只好向别的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很讲信用,按时还,从不违约。

有一次,宋濂借到了一本非常喜欢的书,便决定将这本书给抄下来。可是,抄一本书是非常耗时的,而且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

当时正值隆冬腊月,母亲不忍孩子受苦,便对着宋濂说:“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在等着看这本书看”。宋濂却回答道:“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

就这样,因为宋濂讲信用,从不失信于人,所以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凭借着这股劲头,宋濂考上了当时的进士,还成为了知名的大儒。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很多疑的皇帝,他甚至专门搞出了锦衣卫来监视朝廷大臣,即使是宋濂这样的文臣也不例外。另外,朱元璋对于宋濂的诚信也抱有怀疑态度,于是便测试了他一下。

宋濂应酬之后喝醉了酒,与客人说了很多的闲话。第二天,朱元璋就把宋濂叫来了,并询问昨天晚上干了什么。对此,宋濂一一回答了,与朱元璋得到的情报相同。

经过这件事情后,朱元璋对宋濂的诚实十分满意,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所以他才下定决心,让宋濂这样德艺双馨的大儒教导自己的儿子朱标。

朱元璋道:“不死即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