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气亏损报告的出炉,让普京预感到大事不妙,开始为中国狂刷记录

0
分享至

“俄罗斯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美国一直向欧洲国家,乃至全世界制造恐慌,把自己的霸权行为伪装成正义,将中俄、朝鲜等谋求正当发展的国家说成“邪恶轴心”。

并且,自俄乌战争以来,美西方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抹黑俄罗斯,将俄方反制下的欧洲能源困境放大,把俄罗斯“恶人”的形象拉满。



外媒的很多报道中,俄罗斯以一己之力抗衡住了来自整个美西方国家的制裁,这不是在单纯表现俄罗斯的强大,这是赤裸裸的捧杀!美国妄图将俄罗斯塑造成整个世界的敌人。

真实的情况是,俄罗斯国内的经济虽然还没有全面崩溃,但支柱性产业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的情况已经不太好了。



据页面快讯5月2日报道,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俄气在2023年净亏损约为6290亿卢布,约为68亿美元。

最重要的是,这是20多年来该公司首次出现亏损,意义完全不一样。

能源战俄罗斯输了吗?意识到大事不妙的普京,是否有应对之策?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俄罗斯与美西方能源博弈:英美获利

俄乌之后,北溪管道多次被炸,其实它早已成为俄乌双方、欧盟、北约、独联体、英国和美国等利益攸关方博弈的一个“火点”,背后各有利益盘算。

只因为北溪管道一开始就是依托地缘经济,促进俄欧双方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



2010年5月,北溪1号第一条管线动工,东起俄罗斯的维堡,西至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并于一年后投入使用。

成本得到控制、效益提高,安全性也不错,第一条管线投入使用后,第二条管线也随即动工。

即便2012年2条管线投入使用,但对俄欧双方的经济体量来说,依旧远远不够,想要参与进来的国家也更多,于是2018年又加入了法、荷、奥三国,组建了五国合资的北溪2号管道。



在正常的运行下,北溪2号每年可以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它对俄罗斯和欧盟来说都至关重要,但俄乌冲突的发生,美国裹挟欧盟向俄罗斯发出制裁,涉及俄罗斯发展的领域,如对俄能源航运限制令、石油出口限价令,以及北溪管道被炸。

北溪管道被炸毁,对俄欧来说伤害有多大?



就算不关注俄乌、不了解欧洲情况的人,也大体听说过欧洲2022年出现过能源危机,这是天然气管道被炸毁的一个坏的影响。

以小国捆绑大国利益,除了能源价格飞涨外,欧洲各国的经济也在衰退,财政赤字升高,连资金、人才都出现外流。

可见,俄欧对立,双方都是受害者。那么,谁获利了呢?



直观数据表明,欧盟因拒绝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多支付了1850亿欧元,而美国和英国分别从中间赚取了530亿欧元和279亿欧元。

都是受害者,赢家只有美英。



靠东补西,缺口难以弥补

俄罗斯境内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仅能促进国内发展,增加外汇,还是俄罗斯加强与其他地区对话和外交的重要纽带,其中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在俄方的整体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1996年,俄气已经在欧洲证券市场成功上市,之后俄罗斯通过一些政策、措施实现了俄气国有化和市场化的结合,依靠“北流”天然气管道、“南流”项目长期投资实现了发展。

的确,在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链中,欧洲国家占大头,但随着北约东扩的压力,普京也知道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中俄的天然气合作项目开始了。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石油和俄气的合作项目,包括俄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天然气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出发,经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我国东北黑河。

根据协议,俄罗斯每年向我国提供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俄乌之后,中俄的能源合作进一步加大,但对于砍掉与欧洲能源合作的俄罗斯来说,情况仍是不妙的。

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压缩站



据统计,俄气对中国天然气的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4%。

但这个输送量远远抵不了与欧盟断气的大缺口。

而一直靠着能源优势、政策红利持续走高的俄气,也出现了20多年来的首次净亏损,达到了近70亿美元。

有了第一次亏损意味着俄罗斯的天然气行业出现了发展困境,更意味着还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净亏损陷入恶性循环,再由天然气产业辐射国内其他产业,有可能引起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崩溃,使国家陷入困境。



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发生,普京预料到最坏的后果,最终将目光放在了中国。

近日,中俄合作的二伯利亚力量-2输气管道传出好消息。



西伯利亚力量-2或可扭转俄困境

2022年9月,时任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态:“中俄合作的西伯利亚力量-2,或将取代目前已被暂停的北溪-2管线”。

图源网络



它有何来头?

2020年开始设计后,2021年俄罗斯方面还专门在蒙古国成立了“东方联盟输气管道”公司。

此时,普京的态度也很明确,他打算让蒙古国也跟在中俄合作项目后面分一杯羹,毕竟哈萨克斯坦仅每年转运1000万吨俄油输入中国,就能拿到上亿美元的过路费,如此天大的馅饼就要砸在了蒙古国头上,可惜被蒙古国作没了。



从地图上看,蒙古国被中俄两个大国夹在中间,是一个实力不强的内陆小国。

即使我国多次向蒙古国表达善意,蒙古国也依旧把我国当作假想敌,还在冷战后衍生出了“第三邻国”政策。

这里的第三邻国也不是任意的国家或国际组织,泛指的是西方国家,更可以理解为美国或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组织。

根据蒙古国后来的做法,也的确如此。



包括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尤其在芯片等高新科技领域对中国竖起了铜墙铁壁,坚决不肯让中国突围。

对芯片、光刻机相关知识了解越深的人,越能了解我国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科研方面的压力,历史时期、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公司的超强抗压能力,共同铸就了荷兰的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



每当中国企业实现一点突破,美国就会制定专门的制裁措施,令中企备受挫折,只有成为第二个令美国也没办法的阿斯麦,中国才算实现了真正的破局。

而在此之前,为了给中企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也向美国发起反制裁,例如矿产资源稀土。

中国在全球的稀土资源分布中占比最,蒙古国也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恰巧美国缺少这方面的资源,并且根本离不开对稀土的利用。



芯片制造、军事、冶金、激光、超导体、核工业,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稀土发挥作用。

我国这一招反制裁令美国非常难受,万万没想到蒙古国要拿稀土资源做饭,在亲近中国和亲近北约之间反复横跳,最终靠向了北约。

枉做好人的克林姆林宫彻底舍弃蒙古国,近日俄气出现净亏损的报告出炉后,俄方多次与我国详谈西伯利亚力量-2的相关问题,推进分歧解决,终于有了结果。



观察者网5月7日报道,俄罗斯计划建新管道,经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俄罗斯想吃下大头是不可能的,中国只接受互惠共赢的合作,参与到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拉动中国的发展,对此俄方选择接受,挑选了与中国有过合作的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的困境中国看在眼里,我们从未想过落井下石或袖手旁观,但不顾自身利益的帮助是畸形的,中方和俄方都不会愿意。



我国会在价格公道,符合两国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购买天然气,为普京缓解危机,也会加大与俄罗斯的其他方面合作,为俄罗斯提升抗打压能力。

未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输送量将会一再刷新录,达到新高峰。

况且,俄罗斯的出路不止向中国输气这一条,中国还可以在东北振兴和俄罗斯的远东开发上通力合作,找到新的可能。

图源网络



俄罗斯也还有北极航道战略,若交通枢纽被打造完成,有竞争力的海路出现,俄罗斯北极地区到亚洲市场的航运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多元化的贸易市场未必不可能出现。

纵观俄罗斯近几年的布局,向“东”看的战略已经显现,作为亚洲区域的大国,中国能否联手与俄罗斯一起破除美西方封锁,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界面快讯:俄气公司2023年净亏损达68亿美元,为二十多年来最严重亏损

观察者网:哈萨克斯坦驻俄大使:俄罗斯计划建新管道,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文知史
通文知史
牢记历史,缅怀英烈。
1809文章数 49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