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自己爸妈亲密不起来:跟父母不亲的孩子,经历过这些失望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越长大越不会想念家。家是一个可以常回但不能长待的地方。

有的孩子跟父母无话不谈,平等相处,亲密得像朋友一样;

有的孩子被问才答,总觉得跟父母没有什么好聊,亲子关系疏离、淡漠,让父母们很是沮丧和困惑 。

你知道什么是失望性情感隔离吗?

在心理学中和自己父母不亲的,表现就是和父母没有亲人的感觉,不想沟通不想有任何情感。

这是心理上的一种隔离机制,就是早年间缺乏父母的支持与理解,很多情感诉求得不到回应,所以不再把父母当做情感依靠。

“失望性情感隔离”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是心理受到伤害后的一种表现,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大多源自原生家庭的创伤,当失望攒够了就不会再有任何的期待,对一些事情也就看淡了不那么在意了,情感也就自然的封闭进而变得有些冷漠。



我发现很多人对父母的感情是这样的:

1. 即使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没有话说,经常性地也会有一种孤独感。

2. 在外面碰到委屈也不会和父母说,对他们没有一点表达欲和分享欲。

大多数情况下,你表现地与父母不亲,一起没什么话可聊,发生任何事都想着自己解决,从不依靠父母。

习惯于长时间不打电话不回家,有的给家里打电话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很痛苦,接到父母的电话会感到紧张窒息抗拒,因为每次你知道电话内容都是翻来覆去那几句话。

这就是“失望性情感隔离”。



童年时期,情感诉求长期得不到回应,比如:

委屈了,哭的时候——“哭什么哭?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可哭的?”

被欺负了,求助时——“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

孩子抑郁,难以排遣时——“你怎么这么矫情?我看你就是不想上学”

长此以往, 就会在心底形成这样的潜意识:

家人无法理解和共情我,我只能自己扛。

所以什么事都要自己承担,不愿意向家人倾诉。

在长大成人以后,在外边受了委屈,也不会跟自己的父母倾诉,其心理动机并不是因为害怕父母担心,而是“潜意识”层面已经刻上很深的执念:

一切只能靠自己!



那么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会遭遇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而让各种“心理问题”有可乘之机,比如让自己感觉非常的敏感、自卑、玻璃心,又或者冷漠绝情,印证了心理学家“阿德勒”的那句名言:

幸福的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疗愈。

让孩子产生“失望性情感隔离”的,常常是“苛刻型父母”和“直升机父母”。

他们惯于高要求、高期待,采用鞭策甚至打压型教育,对孩子要求多、挑剔多而鼓励少、赞扬少。

持续性的苛刻的否定语言,是在一刀一刀割裂亲子关系的纽带。

若总是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孩子便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逐渐向内收敛自己,变得畏惧、胆怯,关上向父母敞开的大门。



母爱缺失的人一生都在找寻依恋和归属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