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吃过老婆婆的豆腐汤赞不绝口,离开后却随即下令:杀了她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生存都是问题。

面对此情此景,为了讨口饭吃,不少人应势起义参与到打倒元朝统治的浪潮之中,想想也是,与其坐以待毙等待死亡,还不如趁机拼一把。

韩山童、刘福通两人便率先吹响了号角,在颍州地区揭竿而起,很快聚集了大批百姓,他们头戴红巾,号称“红巾军”。



既然有人吃了螃蟹,其他人自然也无法抵挡住美味的诱惑,紧接着,徐寿辉起兵于蓟州,李二起兵于徐州,星星之火逐渐呈现出了燎原之势。

而定远的土豪郭子兴看着这几股势力逐步做大,他心痒难耐,便联合孙德崖举其反元的大旗。

郭子兴是一位挺有军事才能的人物,在他的指挥下,起义军很快便攻下了重镇濠州,而他也摇身一变,从土豪变成了呼风唤雨的大元帅。

当此之时,未来那位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还在饱受煎熬,过着乞讨要饭的艰苦日子。

在郭子兴的起义军中,有朱元璋的发小汤和,他觉得当兵这事虽然有风险,但至少能填饱肚子,本着“苟富贵,勿相忘”的心理,汤和便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邀请他一起共图大事。



朱元璋倒没有多少野心,想的仅仅是吃饱饭,便去投靠了郭子兴,而他的人生轨迹也在这一刻发生了变化。

朱元璋投军之后,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还迎娶了他的养女马氏,自此之后,朱元璋的人生开启了称帝的新模式。

他当了皇帝之后,有时候总会感伤原来的苦日子,为了找回曾经的感觉,他还特意去寻找曾经给他一碗豆腐汤的老婆婆,朱元璋再次喝到这碗汤之后,对此依然赞不绝口,可是离开后却下令,命人杀掉她。

朱元璋的艰苦岁月

朱元璋,本名朱重八,这名字在当时就是下等人的身份标识,在元朝的高压奴役之下,底层的农民连名字也不配拥有,而朱元璋还是农民中最贫苦的代表。

他祖祖辈辈都是为地主种地过活,除去每年给地主交的租,剩下的粮食仅仅能填饱肚子,为此,朱元璋的父亲只能拼命生男丁,想着等他们长大之后,多向地主租点土地。



可是悲催的是,还没有等这些孩子们长大,家中就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旱灾还没过,又迎来了蝗灾和瘟疫。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父亲、大哥、母亲都先后去世,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无疑是一次重创,而此时的朱元璋仅仅只有15岁。

为了活命,朱元璋便踏上了独自谋生的道路,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他边走边乞讨,过着看不到明天的日子。

后来他发现去皇觉寺当和尚是一件不错的出路,最起码,寺庙中经常有人提供食物,所以他义无反顾出了家。



可是寺庙中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象的那般容易,他在寺庙中做的是最下等的杂役,扫地、洗衣、上香……

有时候稍稍偷懒一下,还会被老和尚责罚,不过为了一口饭,他还是忍了下去,毕竟寺庙里虽然累了点,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

只是他没有想到,命运不会让他安逸。

老妇人的豆腐汤

朱元璋在寺庙中并没有呆很久,严重的饥荒已经蔓延到了皇觉寺周围,当百姓自己还吃不饱的时候,自然不会想着再向寺庙中送去斋饭。

这样一来,皇觉寺也很快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得不到施舍的寺庙已经无法生存,住持便打发寺庙中的和尚去云游化缘,自力更生。

朱元璋再次踏上了乞讨流浪的艰苦日子,他从濠州走到了河南,到了信阳、汝州、亳州等地,整整流浪了三年。



这期间,年少的朱元璋还面临到了生存问题,幸好有一位慈祥的妇人在危急时刻给了他一碗豆腐汤。

当时,朱元璋已经连续多日未曾乞讨到食物,奄奄一息之际,这位带着斋饭要去寺庙上香的妇人发现了朱元璋,她动了恻隐之心,将原本打算献给佛祖的豆腐汤给了朱元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