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歌手2024》“逆转”爽文背后,妙手还是险棋?

0
分享至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新之】

《歌手2024》一开场,灯光降下,两位男子手持话筒阔步走来。

我第一印象颇为诧异:“咦?这一季《歌手》和何老师搭档主持的怎么是郎朗?”

“那是胡海泉!他只是胖了!”



图片来源:《歌手2024》第一期截图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开播并走红,成为了内娱标杆性的音乐综艺栏目,在今后的数年世界创造了诸多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名场面;2020年《歌手·当打之年》在围绕华晨宇“华语乐坛跟你姓”的争议中落幕。沉寂了三年之后,2024年《歌手》再次“复活”,看着第一届的冠军“羽泉”中的胡海泉还是很让人感慨的——十年时光似乎像沧海桑田一样漫长,岁月不仅赋予了你肉肉,陪在你身边的可能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爱人或者兄弟了。

《歌手》作为一档节目,面临的也是类似的境遇。

十年之前,第一季《我是歌手》诞生之前,华语地区的音乐综艺是选秀类节目一统天下的局面。《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时代的草根狂欢、一夜造星模式之后,2012年大火的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通过一整套成熟模式的版权引进、更精致的节目编排和悬念设置成为了最有统治力的音乐类节目——选手是被包装成草根的较高水平的职业、半职业歌手,导师是能说会唱还“戏精”的业界大牛,选手们唱歌前讲自己潸然泪下的故事和导师们转椅子前与选择队员时丰富而纠结的表情,都成了节目最有意思的看点,节目里也走出了姚贝娜、周深、吉克隽逸、单依纯等一批歌坛新星。

面对这种已经被深度开发的选秀模式,湖南卫视作为元老级别的综艺巨头要如何接招呢?芒果台当年给出的答案是“转”——换个赛道、换个思路、从头开始——别的综艺推新人,我们就捞老炮儿;别的综艺讲故事,我们上来直接唱;别的综艺嘉宾咖位拉满,我们在现场乐队上搞国内顶配。一句话,不搞歌手的“新品研发”,而是打磨“成熟制程”,挖掘宝藏歌手,主打音乐纯享,为那些有实力的歌手提供一个或再创辉煌或尝试新风格的舞台。



被称为“音乐诗人”的李健在《我是歌手》舞台上(图片来源:网络)

芒果台这一手赌对了,成功把握了观众当时对于冗长复杂的选秀审美疲劳,以及新人歌手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准舞台作品不足的“痛点”,在第一季阵容不算特别豪华的情况下一炮而红。把“过气”的“大魔王”黄绮珊和林志炫捧成了当时最闪耀的明星——业界顿时弥漫着一种“想翻红,找芒果,《歌手》舞台是终南捷径”的快活空气。

于是,接下来的几季《歌手》顺利高歌猛进、群贤毕至、神仙打架。华语乐坛的实力派几乎都来过了一遍,湖南卫视通过节目拥有了数量庞大的高质量音乐版权;孙楠、韩红、刘欢、韩磊这样的老前辈创造了不少经典单曲和名场面,周深、谭维维这样的歌手晋升“实力派国民歌手”,李健这样的宝藏歌手被更多人熟悉,邓紫棋这样强大的新人也从香港乐坛走了出来红遍华语圈、Jessie J这样的国际一线歌手也来到了中国的舞台……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初的“新模式”经历了十年也到了审美疲劳的时候,好多受欢迎的歌手也在舞台“二进宫”了,没法儿再来了。“没人了”的困境归根结底还是这十年来华语乐坛的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音乐综艺每年滚动的档期——当年香港歌坛新人辈出老人只能主动退休或让贤给新人空间;如今华语乐坛却只能把老人反复挖出来充当门面和吸引观众的最大公约数。

就像最近在“全国巡回练兵”的凤凰传奇组合,有人打趣他们是“二十岁的时候粉丝都是五十岁的,五十岁的时候粉丝都是二十岁的”——不是现在二十多岁的小年轻就钟爱大叔大婶,而是如今二十多岁的歌手谁能冲出来唱当年《双节棍》《最炫民族风》那样的国民歌曲呢?

还有两个因素让本已惨淡的《歌手2024》拉人事业雪上加霜:第一是疫情过后全国演出市场的火爆,中国成了全球最疯狂的演唱会吸金市场。在一票难求的行市下,有国民度的大歌手,甚至沉寂多时的小歌手们都搞起了巡回演唱会,很难排出几个月的档期录节目;第二是本季《歌手》是现场直播,一旦出错不能一键撤回和修音,压力成倍增长,一众歌手权衡利弊之后面对节目组的橄榄枝也只能选择“婉拒了哈”。



导演在朋友圈的截图,似乎能看出在邀约歌手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所以,在本季《歌手》一开始,我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导演的那种“平静的疯感”——你们不给我撑场子是吧?我疯起来自己的场子都砸!简而言之,就是按照以往《歌手》的请人标准(实力超强但如今知名度已经不太高的老歌手、实力超强知名度上不太高的魔鬼新人、年富力强的实力派中流砥柱)去国外摇人,然后国内组了一个非常诡异的“草台班子”,玩了一出“神龙战队PK天线宝宝”的好戏。



90年代就在美国乐坛成名的本季选手香缇·莫(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我直观地描述一下我看第一期《歌手2024》的心态变化吧:

那英出现——啊,又是她,她上太多综艺了吧,审美疲劳了,肯定又是一副大姐大做派。

凡希亚出场——开始了!第一个是个外国人啊,有阿拉伯血统的加拿大歌手,长得很符合国人审美,温婉版谷爱凌,歌也很不错,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实力不俗!

海来阿木——为什么采访路人都认识他?他是谁?哦,原来是从卡车司机群体里走出来的草根歌手,上过春晚。开口还蛮惊艳的,不过……这曲风太网络歌曲了。不是说“俗”不好,但感觉和《歌手》风格有点不搭。

杨丞琳——她是歌手?她不是顶着厚刘海演台湾偶像剧的吗?我记得她也算是个综艺咖。这样也可以?哦,原来人家几十年前出道是歌手啊,但这也是个口水歌少女偶像组合吧……也许人家是一个被演艺耽误了的宝藏歌手呢?唱得很紧张,好像也就这样而已,歌远没有她那个裙子亮眼。

那英——啊,终于到那英了,后面好像也没啥人了,好好表现吧,我咋突然紧张了呢?千万别翻车!嗯……顶住了,那个外国人看起来也在认真听……

汪苏泷——最近的音乐综艺哪哪儿都有他啊,感觉他镇不住。什么,唱了一首新歌?这歌平平无奇嘛,我快进键在哪儿?

香缇·莫——哦哦哦!这歌声排山倒海啊!像听高质量CD一样,让我想到了已故的惠特妮·休斯顿,这实力太强了吧!导演在憋一个大招啊,我来看看下一个谁来最后压阵。

二手玫瑰——他在唱什么?哦,没唱,在说唱。一声洪亮的唢呐,他说了啥?“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长,奥运有健将,耍猴有猴王……天天抖手、精神抖擞,天天抖手,精神抖擞,天天抖手,精神抖擞……”哈哈哈哈哈,要不怎么说二手玫瑰粉丝精神状态遥遥领先呢?我还能说啥,哈哈哈哈哈哈。



在《歌手2024》舞台上“耍猴”的二手玫瑰

看完正常演出,相信大多数人的感受和我一样:震撼中带有诡异,惊喜伴随着惊吓,同时脑内的造梗机在疯狂运作。有人形容正常演出有种在格莱美、星光大道、草莓音乐节和农村红白喜事之间来回切换的感觉;有人形容这是“最后一名的竞争异常激烈”;流传更广的是拿唯一的“实力大咖”那英调侃的,仿佛她成了这档竞技类综艺赢过这两个外国选手唯一可能的希望:

原本以为是“挑战那英季”,没想到是“那英历险记”; “抗击洋人是叶赫那拉氏的宿命”; “五旬老太守国门”。

一时间大家都忙碌了起来,有人调侃差距太大,痛斥华语乐坛不思进取;有人讨论要派哪个歌手去应战,别让中国歌手输得太难看,有提名的(比如周深、龚琳娜、凤凰传奇),有自荐的(比如说韩红),有趁机整活儿调侃的(比如推荐TF家族,因为人太多来不及淘汰);有人深挖这两个外国歌手的履历,以及在欧美乐坛的地位;更有人把目光放在了后面几期还有谁会来“踢馆”……



然而大家可能没有发现的事,在不知不觉间,导演只是用了一个类似“田忌赛马”的套路,和外国选手参赛的新剧本,就四两拨千斤地完成了惊天大逆转,可谓是第一期一过,攻守之势异也。

首先,是那英口碑的逆转,从备受争议、审美疲劳变成了中流砥柱,备受期待。

其次,是节目组在明星面前的地位,真正是“昨日对我爱答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爽文剧本。

原本是节目组求明星来,明星犹犹豫豫,担心翻车而推脱,观众不仅不着急还对阵容不够强大冷嘲热讽地唱衰;如今,一众明星都跃跃欲试,想来抓住这个机会,成为这个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一战成名奠定或者进一步巩固地位。

这个故事就仿佛一百年前的那种经典武侠小说套路——英国大力士摆下擂台挑战武林豪杰,为了维护国术荣誉各路英豪纷纷挑战却败下阵来,一时间民间议论纷纷。有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出马,撑住了场子不至于太难看,但毕竟年事已高,难以完成挑战,江湖顿时阴云密布——谁站出来赢了,谁就是故事里的那个被流传百年的英雄主角,大侠霍元甲。试问,谁不动心?演唱会什么的也不重要了。



影视作品中的霍元甲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节目组来说,目前的姿态是进可攻——捧出这个主角,复制当年的翻红或者造星神话;退可守——即使最终没有这个人出现,大家也会给芒果台点赞,觉得是他们引入了“鲶鱼效应”,督促华语乐坛居安思危,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这一季的《歌手》最终可以落下一个好口碑,以待来年。

最后,我觉得最有意思也最重要的一重反转就是开辟了一种外国艺人参加中国综艺节目的新模式。

从今年芒果台一系列综艺的安排很容易发现,今年他们是铁了心要走“出海”路线了,但是如何让外国艺人在中国综艺上走红,达到双方预期的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海外优秀艺人来到中国市场竞争,进而用中国的资源撬动世界文娱市场,把内娱打造成一个“人人向往”的大舞台,绝不是简单一句“砸钱请人”就能解决的。

这些年来,芒果台算是一直走在前面尝试的“先行者”。这其中,有比较成功的案例,比如日本艺人美依礼芽凭借二次元优势在中国开辟事业第二春,迪玛希作为来自“小地方”的哈萨克斯坦实力歌手,凭借湖南台tony老师出神入化的手艺,变身“王子”,那一季的《歌手》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和中国这两个“一带一路”倡议早期最重要的伙伴国家引发轰动和共振;当然也有遗憾的例子,比如马来西亚歌手茜拉因为宗教装束因素被删掉了画面,“消失”了。



迪玛希被湖南卫视造型师“改造”前后的变化

但对于大多数外国选手来说,无论名气大小,在综艺里“融入”绝非易事。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和文化——别人都在无障碍交流,建立小团体,彼此玩梗彼此各种爱恨情仇制造爆点,而你只能带着一个翻译坐在旁边,或者靠简单的英文交流,最后就变成了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外人”。

再者,以往的《歌手》来外国人,基本只有一个人,大家出于对国际友人的尊重和爱护,是“众星捧月”似的照顾,比如那一届Jessie J来参赛,选手们都处得很好很开心,但是没用,观众在这种客气的氛围中感受不到选手作为一个鲜活的艺人他的人格魅力,除了本来就有的粉丝基本盘,很难开拓全民热度。

要打破这层隔膜,只能靠百试百灵的法宝,“竞技性”。虽然大家有的时候嘴上很讨厌比赛、排名、淘汰,但事实证明,只有引入竞争,才能让节目的可看性增强。或者说得更现实一点——带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左右他们的情感和心态,有了情感投入就会有沉没成本,就会有热度和黏性,就会有话题和组织。

所以,就有了这次可以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尝试——“华语群英战洋人军团”——把这群外国选手放在了对手而非偶像或者朋友的地位上。这不,原本对欧美乐坛不熟悉也不感兴趣的众人,最近在吃瓜和朴素的情感趋势下,开始钻研流行音乐趋势,开始主动搜他们的战绩、故事和往年音频视频内容了。不出意外,吃了这么多“粮”之后,粉丝团就要粉墨登场,发挥战斗力了。人类这该死的胜负欲啊!

十年轮回,湖南卫视/芒果台又一次在争议中成为了吃螃蟹的人。正如一些评论者指出的,“逆转”固然是爽点,但在风向瞬息万变,暗潮异常汹涌的中国舆论场,这种原本可以发挥正向作用的“竞技性”很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而带节奏变成了“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排外”的黑锅,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让综艺国际化的努力和群众吃瓜玩梗的快乐都付诸东流。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对于音乐迷,对于芒果台,都是很大的挑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青龙遇端午,5人穿红衣”,今年端午不一般,哪5人“穿红衣”?

“青龙遇端午,5人穿红衣”,今年端午不一般,哪5人“穿红衣”?

小怪吃美食
2024-05-31 18:22:40
抚养费23万根本不够补课费?小S替大S发声:娃文化课一门都没上!

抚养费23万根本不够补课费?小S替大S发声:娃文化课一门都没上!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2 03:29:49
2024-06-03 12:00:49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智库与专业新闻的完美结合
93481文章数 18413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头条要闻

钟睒睒用"绿瓶水"杀入娃哈哈"大本营" 宗馥莉也没闲着

头条要闻

钟睒睒用"绿瓶水"杀入娃哈哈"大本营" 宗馥莉也没闲着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财经要闻

黄仁勋的计划:涉及新AI平台 HBM4 机器人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这些中年妈妈太会打扮了,剪短发还穿长裙,美得没有年龄感

手机要闻

荣耀Magic V Flip三款配色曝光!大尺寸外屏6·13发布

教育要闻

利用方程变形,达到降次目的,属于常考的竞赛试题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