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决战》中于和伟扮演的林彪像不像?电影版的脱靶移到林彪身上

0
分享至


《大决战》中于和伟扮演的林彪在将帅中出场最早,很自然地引起我们评判的兴趣。

也许是电影《大决战》中扮演林彪的马绍信风头太劲,直接遮蔽了之后扮演这一角色演员的光彩,所以,至今提及扮演林彪最富神采的演员,必提马绍信。


马绍信扮演的林彪,突出了一个病态的基调,电影里的人物,面色蜡黄,消瘦萎靡,沉默寡言,最大程度地削减了人物的喜怒爱憎,林彪只是中性地担负着战事的陈述职责,有效地规避了加诸在人物身上的臧否评价。


马绍信削减了人物身上的情感外露的成份,既吻合了人物当时的站位定调,又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个性习惯,一举两得,成就了林彪这一形象。

实际上,在马绍信之前出演的角色中,完全是一个混在普通人群中,看不出任何光彩的凡夫俗子。


我们能够查到马绍信在《大决战》之前参演的一部电影是《归乡》,拍摄于1983年,在片中,他演的村庄里的一个老大爷,面容慈良,双目无光,完全是一个被生活尘埃埋没了的庸碌大众。



到了《大决战》里扮演林彪之后,虽然人物总体基调作了中性的处理,但人物精光四射的目光,不怒自威的气质,还是足以撑起了人物气场,这是马绍信版林彪最让人信服的地方。


马绍信之后的林彪扮演者众多,论实力,他们总体来说并不弱,基本能够完成剧中的角色形象塑造,但像马绍信那般能够于内敛中透出力道的演员,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于和伟版的林彪与马绍信版的林彪走的完全不是一个路线。马绍信的病容满面的人物基调,在于和伟的角色身上,被彻底地抹掉。


这样,于和伟版的林彪便失去了马绍信的那种于无深处听惊雷的人物定调,总体来看,人物内心一览无余,性格也混同于周边的将士,甚至在他身边部属嘻嘻哈哈的映衬下,成为打摸与调侃的对象,这显然与当时林彪被称作“东北王”的身份是不相匹合的。

而有意思的是,于和伟版的林彪也有一场开枪脱靶的戏份,而在电影版《大决战》里,打枪脱靶的戏,却是放在毛泽东的身上。


在《淮海战役》中,毛泽东因为一直思考着战局的走向,困守在屋子上,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让他有一个调节休闲的机会,拉他来到了靶场上。


片中,周恩来与朱德先拿枪射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毛泽东虽然身在靶场,但心在战场,满脑子都在思考着淮海战役之后的战场布局,处于一种神情游离的状态,他拿起了一把手枪,甚至用枪口指指点点,让旁边的周恩来禁不住提醒毛泽东,这可是上了膛的手枪。


毛泽东这才举枪射击,而镜头里可以看到,枪响过后,靶子上完好无损:满满当当的脱靶。


电影里的这一段情节设计,当时被评论界认为是颇有新意,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而这一段情节,在电视剧《大决战》中,却被用到林彪身上,便显得有一点嚼旧馍的味道。

在剧中,林彪一人坐在室内,用黄豆排兵布局,听到外面射击的枪声,不绝于耳,他觉得烦不胜不烦,撕下了一团纸片,团了起来,塞住耳朵。


在资料记载中,林彪喜欢独居,寂处一隅,对外面的事情是充耳不闻。有一则轶事记载,一个战士擦枪走火,子弹射在墙上,但近在咫尺的林彪却不为所动。


这一情节,后来在电视剧《少奇同志》里作了艺术化的渲染,在剧中,林彪一人坐在室内,捉身上的虱子,捉的十分专注,这时,屋外一名战士不慎走火,子弹打在墙上,而坐在室内的林彪却不为所动,依然故我,专心致志地埋首捉虱。


《少奇同志》剧照

在电视剧版《大决战》中,林彪听到枪声之后,隐忍不住,跳了起来,来到靶场上。


镜头里交待,原来这是陈云想把林彪喊出来开会,才有意发出这么大的开枪打靶的声响,果然林彪还是没有隐忍得住,走出了屋子。开枪的作用,在林彪身上达到了效果。


于和伟扮演的林彪,很是意气风发,直接拿起枪来,连击了几发,如此设计,与历史记载大相径庭,也与实际情况下,林彪体质较差,不喜运动相距甚远。


接下来战士汇报林彪的打靶成绩:“一枪七环,两枪五杯,其余脱靶。”

林彪还不解地问,一共多少子弹?

战士回答道:十发。

那么林彪有七发子弹打了脱靶。


如此枪法,比《淮海战役》里毛泽东打了五发子弹全部脱靶,还要差一点。


剧中,林彪打靶,脱靶甚多,电视剧以此想说明,林彪心不在蔫,一心沉湎着战略的宏观规划中,无意于形而下的武器操作。电视剧以这个细节作为引子,然后表现林彪与部属商讨土地改革事,可以看出,林彪打靶脱靶是引发之后情节线索的一个有意的设计,但明显地脱胎于电影版里毛泽东脱靶的构思,不能不说走进了拾人牙慧的窠臼。

从目前《大决战》的对话构思来看,其基本的台词风格,就是让人物从历史的小细节中,引申出重大历史走向的判断上来。


比如,一开始毛泽东首次坐飞机的紧张感,引申出高处不胜寒的感触,从而带出对当前形势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认知。

接着在蒋介石欢迎毛泽东的宴席边,蒋介石看到餐桌上特意为毛泽东准备的一瓶辣椒,大发感慨,示意服务人员不得用此招待毛泽东,如此小题大做,很难说符合历史人物的真实身份,只不过是编剧构思台词时的“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代言需要。


从电影《大决战》到电视剧《大决战》,这中间能够与《大决战》有着相似的背景与结构的影视作品,应该说是1999年的《中国命运的决战》与2009年拍摄的《解放》。

《中国命运的决战》中的林彪由田涌扮演,他曾在电影《开国大典》、《开国领袖毛泽东》、《大帅风云录》、《八路军》、《少奇同志》中扮演过林彪。


而《解放》中的林彪扮演者是由立平。他生于1963年,在《解放》中首演林彪之后,相继在《上将洪学智》、电影《建国大业》等作品中扮演林彪。


下面,我们将于和伟和之前扮演林彪一角的演员的相似度,用人脸比对技术来测试一下的,看看谁最像。

1、 于和伟。


2、 马绍信。


3、 由立平。


4、 田涌。


从最终的测试结果来看,相似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马绍信,田涌,于和伟,由立平。

很尴尬的是,于和伟的相似度分值偏低。

从目前《大决战》的情节构成来看,之后于和伟扮演的林彪不会有太多的戏份。而目前电视剧编制出来的情节故事,也缺乏独创的新意,比如剧中林彪脱靶一场戏,明显是因袭电影《淮海战役》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噔噔悬疑社呀
噔噔悬疑社呀
每天一个精彩故事!
58文章数 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