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93年,杭州老人自称是毛主席儿子毛岸龙,还出书自证身世

0
分享至

前言

毛主席与杨开慧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

1931年上海地下党遭到破坏后,三兄弟处境艰难,最终毛岸龙“神秘失踪”

直到1993年,一名叫做鞠涛的杭州老人站出来,认领了这个身份。

为了自证身份,他甚至还专门出版了一本16万字的回忆录,一度引发巨大轰动。

那么问题来了,毛岸龙因何“失踪”?鞠涛在回忆录中所说的是真是假?

如果他真的是毛岸龙,为何要在毛主席去世17年后才站出来承认?



一 、毛氏兄弟的上海生活

1920年,毛主席抵达上海,然后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激昂却又平静的岁月。

“激昂”,是因为定居上海的岁月里,毛主席从未放弃革命斗争,甚至可以说他正是在那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

那段时间,毛主席接触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还与陈独秀就马克思主义思想展开细致而深入的讨论,所以他才会在《七大的工作方针》中指出:

“他对我的影响或比任何人都大,他最早告诉我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

那段时间不仅有思想的碰撞,革命运动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央局成员的选举,都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完成的。



“平静”,是因为那时国共两党的关系还较为融洽。

而且后来杨开慧把毛岸英两兄弟也带到上海来了,毛主席在上海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安定而富有家庭生活气息”的日子。

那时候毛主席一家人住在甲秀里7号,距工作处环龙路44号只有1公里,毛主席每天往返于两地,虽然繁忙却也幸福。

而杨开慧在相夫教子之余,还会去工人夜校讲课,有时候毛主席甚至会抱着大儿子毛岸英一起去听。

直到1924年,这种平静的生活才告一段落,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带着家人回了湖南。



三年后毛岸龙出生,而这一年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

此后杨开慧被抓,何键还时常威胁要“斩草除根”

为了三兄弟的安全,毛主席让二弟毛泽民想办法把三个孩子送到上海去,同时隐藏好身份。

于是1931年,杨老太把毛岸英三兄弟带到了上海。

经毛泽民夫妇安排,这三个孩子被送进了我党创办的“大同幼稚园”

后来顾顺章叛变,大同幼稚园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不得不停办,大同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得到了不同的安置。

可毛岸龙却“失踪”了,这是怎么回事?



二 、寻找毛氏三兄弟

这件事还得从毛岸英三兄弟被安排进“大同幼稚园”说起。

大同幼稚园开办于1930年3月,革命互济会出的钱,周总理亲自做的安排。

建立这家幼稚园的主要目的,就是看护党的领导人子女和烈士遗孤。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比较艰险,国民党反动派大肆通缉“毛朱”,甚至给毛主席开出了250000大洋的悬赏金。

所以毛岸英三兄弟的身份是一定要保密的,即便是大同幼稚园园长董健吾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何处。



大同幼稚园停办后,毛岸英兄弟被安排在了董健吾的家里,这些孩子的生活费由组织上支付。

而董健吾等人要做的就是照看好这些孩子,等于把原先的幼稚园“办”到了家里。

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毛岸英兄弟竟然走失了!

上海地下党组织很快接到消息,对走丢的两个孩子展开了搜寻,可惜搜寻过程并不顺利。

因为上海长期被白色恐怖笼罩,中共特科成员基本上都撤离了,只有极少数未暴露的同志选择留下来继续战斗。

偌大一个上海,靠少数同志搜寻,效率自然不高,据特科成员李云回忆:

“当时我们几乎走遍了上海街头,可始终都没能找到。”



直到1936年夏天,李云才被告知两个孩子已经找到了,并安置到了安全的地方。

也是知道这个时候李云才知道,她过去搜寻的竟是毛主席的孩子。

可能有人不解,不是“三兄弟”吗?为什么特科接到的任务是找两兄弟?

其实原因很简单,毛岸龙早在“大同幼稚园”停办之前就已经“失踪”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还有说法是毛岸龙在幼稚园生病去世了。



1931年端午,毛泽民夫妇离开上海前夕专门去幼稚园里看望了三个侄子,毛岸英还特意写了一封短信,希望叔叔能带给父亲。

可谁也没想到,毛泽民夫妇才走了10多天,毛岸龙就突然病倒了。

负责照料孩子的保育员陈风仙连忙把毛岸龙抱去广慈医院,可惜还是没能抢救回来,根据医生所说,毛岸龙患的是“禁口痢”。

广慈医院作为当地著名教会医院,对于就诊过的患者都是有详细档案的,而且档案会保存很多年。

后来有人去医院查证过,的确有这么一份档案。



1982年,党史研究员还专门在文章中记过此事,该文章发表于1982年《党史研究》第四期。

从这个角度看,“病逝”是比“失踪”更加有说服力的。

不过,无论是查档案还是写文章,都是比较久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当时找人根本就不是党中央下的命令,因为中央和特科只有一个电台能联络,李云作为发报机机要员,明确说过没有收到过找孩子的电报。



之前盛传的“毛泽民托潘汉年找孩子”一说,基本也可以断定是虚假的。

因为1935年这两人都在陕北,1936年潘汉年到上海的时候孩子都找到了,从这个角度看,毛主席等人当时恐怕还真不知道孩子丢了。

比较可靠的猜测是,董健吾发现孩子丢了以后,立即报告了特科的领导,个别知道孩子身份的特科领导下令要求寻找,最终才把孩子给找了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动荡年代可能是无暇顾及,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为什么也没有把“丢失”的孩子找回来呢?



三 、毛主席的态度

“找孩子”这件事情上,毛主席的态度其实是颇为复杂的,这点在毛毛身上体现得最明显。

贺子珍和贺怡不止一次提出要去找毛,可毛主席却说道:

“当年长征,我们没有能力保护孩子,这才把孩子托付给了别人,别人为了养育孩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感情也深厚了,如今又怎么能要回来?”

用一句话来概括毛主席的想法,就是“生恩不如养恩大”

哪怕后来找到了疑似毛毛的人,毛主席也没有把他接回来,只是将他当作普通的革命者后代来照顾,这充分体现出了毛主席的气度与胸襟。

“毛岸龙”一事上,毛主席的看法也大抵是如此。



如果毛岸龙还在世,那么必定是别人悉心照料的结果,既然如此毛主席自然不可能去同人“争”了。

再后来,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大家基本上确定毛岸龙早已经病逝了,就更无从提及寻找了。

可谁也没想到,在毛主席去世17年后,浙江杭州居然冒出来了一个“毛岸龙”

此人名叫“鞠涛”,他于1993年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自己就是“失踪”的毛岸龙。

当年的确在大同幼稚园生了病,不过并没有夭折,还是被送到其他地方去治疗了。

后来,鞠涛所患的病被治好,被浙江一户人家收养了。

他小时候不记得这些事情,是后来养父母同他说的,他犹豫至今,最终还是决定公布真相。



鞠涛表示,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恢复”他应有的待遇。

为了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可信,他专门出版了一本16万字的“回忆录”——

《毛泽东之子,毛岸龙》。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这样几句话:

“一条龙,一个谜,有人说他夭亡,有人说他神经……”

乍一看,这本书还真有几分“揭秘”的味道,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各类文献中,没有任何毛岸龙曾被送到其他地方治疗的记载,就更不用说是抚养了。

如果说医院的档案、《党史研究》的记载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当年这一系列事件的亲历者李云的“辟谣”,可以说是彻底结束了这种可能性。



四 、闹剧收尾,引人思考

2002年3月,毛岸英夫人刘思齐通过北京有关领导找到了李云,希望通过她了解一些毛岸英在20世纪30年代经历的事情。

这次会面,不仅让李云想起了毛岸英,也让她想起了毛岸龙,李云后来在《往事与情怀》一文中明确表示:

“毛岸龙系生病死亡,这是确实无疑的事情,近些年有人跳出来自称是毛岸龙,这完全是子虚乌有……”



除了李云外,宋庆龄等人也是这件事情的知情者。

关于“毛岸龙”的事情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盖棺定论了,鞠涛跳出来冒领身份,属实是无理。

退一万步说,也更谈不上什么恢复待遇,殊不见李敏、李讷等人也和普通人一样生活,甚至有过揭不开锅的时候?

李敏这是我们熟知的“娇娇”,她小时候跟随母亲在苏联生活,直到1947年才回来。

毛主席特别喜欢她,当时经常同人说:

“我家有个说外国话的洋宝贝!”



不过,宠爱归宠爱,毛主席对李敏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

不仅让她吃穿用度向普通人家的孩子看齐,甚至专门没有让她同自己姓“毛”,反而从曾经的化名“李德胜”中,给女儿取了个“李”姓。

高校毕业后,李敏也像普通人一样进单位工作,当时周围根本没有人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儿。

而毛主席对另一个女儿李讷的要求,也和这差不多。



1958年李讷生病,一次要做两个手术,可是毛主席因为身份和工作原因没有办法前去探望,只能写信鼓舞她要用意志战胜病魔。

自从李讷参加工作拿到工资后,毛主席就不再补贴了。

1972年李讷生子,光靠几十元的工资,实在撑不下去了,只能写信向毛主席求助。

在张耀祠的劝说下,毛主席让人从稿费中拿了些钱给她。

毛主席虽然有100多万元的稿费,但是这笔钱一直都存在中央办公厅里,毛主席本人都很少动用,就更不用说拿去给孩子了。

从这个角度能看出,在毛主席心中“大家”是远远高于“小家”的。



除了大公无私外,毛主席的一生还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

就拿他的10个子女来说,真正算是“平安长大”的,也只有李敏和李讷。

毛岸英在战场上牺牲了,毛岸青早年留下旧疾,后来长期辗转各地治病,毛岸龙等6个孩子不是在战争年代夭折就是失踪,一别就是永别。

其实也不只是孩子,毛主席的妹妹毛泽建、夫人杨开慧、弟弟毛泽覃、毛泽民,还有侄子毛楚雄,都是年纪轻轻就为国捐躯了。

他们都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英雄,而这也是“英雄后人”备受尊重的原因。

值得敬佩的,是先辈的光辉事迹,是他们传承下来的精神品质,而不是血脉。

因此,鞠涛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实在愚不可及。

也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不要像他一样做损害革命先辈光辉形象的事情。



参考资料

《真相—寻找毛岸英兄弟过程及毛岸龙确实下落》 文汇报

《那些年,毛泽东在上海的生活圈》党建网

《毛泽东的十个子女今何在》 人民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啾咪侃侃史
小啾咪侃侃史
历史解说 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欢迎关注
7146文章数 40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