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达芬奇是第一个破解圣杯秘密的人,但他只在画作中留下密码

分享至

传说,《达芬奇(达文西)密码》是近100年来,最具争议的畅销书。



书中描述的郇山隐修会(锡安会、Priory of Sion)上千年来,一直保护着圣杯的秘密,这到底是真是假?
达芬奇、牛顿、雨果等等历史上的著名单身汉真的都是隐修会成员吗?
他们真的一直在暗中操控着我们的历史进程吗?目的又是什么呢?
也许,当我们跳出小说,仔细研究达芬奇,破解他的手稿,还原他的时代背景。
那双若隐若现的黑手真的会悄悄浮出水面。
为什么达芬奇画作中总有那么一个神秘的女人形象?
为什么他能在自己手稿里,随意记载那些被教廷列为禁忌的解剖学内容?
一切谜团的背后,似乎,总一个声音在说,《达芬奇密码》和郇山隐修会的故事都没有瞎编。
历史中,难道真的有这样一个神秘组织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最后的晚餐·密码
大约在达芬奇四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在意大利米兰完成了这幅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
相信大家一定都了解过这幅壁画中的各种密码。
比如,为什么所有门徒的手连起来,会变成一首乐谱?
而且,这首乐谱竟然还可以弹奏,大概是这种安魂曲的感觉。
画面中一共画了13个人,左右各六个,是耶稣的12门徒,左边的门徒手掌几乎全部向下,右边的门徒手掌则全部向上,中间的耶稣,手掌一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画作明明叫做《最后的晚餐》,背后的窗户,却为什么是白天?
画作中的故事,是说,耶稣和自己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他突然宣布——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当门徒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各自的神态和动作,瞬间定格,就成了这幅名画。
出卖耶稣的人我们后来知道了——正是左边这个手拿钱袋子的人,他叫做犹大(Judas Iscariot),聚餐时,他最后一个到场,是第十三人,因此,在西方文化中13也就成了不吉利的数字,同样,他出卖耶稣的钱袋子里是30个银币,于是,30也被牵连,等等等等,画作中的谜团和细节非常丰富。
但根据《达芬奇密码》的说法,这些乐谱、白天、手掌、犹大等等等等,都不是重点,画作中,最重要的密码,是犹大身边的这个门徒,按理说,他应该是门徒约翰(John the Apostle),但问题来了,约翰是个男人,画作中的形象却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坐在耶稣的右手边,按理说应该是非常亲近的一个门徒,但是,为什么在听说有人出卖耶稣的那一瞬间她却和耶稣离的那么远?
其实,如果你还记得《达芬奇密码》的话,那你一定知道,它的核心故事线索,就是在一层层揭秘这个问题。
最终的密码一共分为两层,第一层是说,当我们把这位神秘门徒和耶稣的两肩连起来,一个大写的M字样出现了——达芬奇用这个M是在向暗示神秘门徒的真实身份,同时请注意,达芬奇还暗示我们,这位神秘门徒是一个女人,和耶稣穿着情侣装……
接着,第二层密码,神秘门徒和耶稣之间,组成了一个倒三角的形状,倒三角再和桌面的耶稣鹰爪手势组合,非常像一个杯子,这其实是达芬奇在说,这个神秘门徒,就是所谓的圣杯,而圣杯究竟是什么呢?
《达芬奇密码》的故事里绕了一大圈,最后告诉我们,原来,圣杯,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杯子,而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怀有耶稣的血脉,就像一只盛着圣血的杯子一样。
后世的郇山隐修会为什么上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圣杯的秘密?
其实,这也就是他们始终保护着耶稣血脉的意思……
而这个神秘门徒,怀有耶稣血脉的女人,也很容易通过画作中的M密码去破译——她就是《圣经》中多次提到的一个女人——抹大拉的玛丽亚(Mary Magdalene)。
在正统的《圣经》故事中,抹大拉的玛丽亚虽然是一个很早就追随耶稣的女性门徒,但她被排除在了12门徒之外,正统故事中还说,当耶稣被钉死的时候,其他的门徒都跑了,只有她一直跟到十字架下,看着耶稣受苦、断气、并埋葬。
接着,三天过后,天还没亮,玛利亚就跑到耶稣坟前,却发现坟墓是空的,其他的门徒也闻讯赶来,但看了一眼空坟也就纷纷走了,只有玛利亚还一直留在原地哭泣,因此,抹大拉的玛利亚就成了第一个看见耶稣复活的人,她后来还被教廷认证为圣徒,每年的7月22日是她的圣徒纪念日。
正统故事中,有关玛利亚的记载,大概只有这么多。
而到了《达芬奇密码》当中,玛利亚却被描述为圣杯,怀有耶稣的骨肉,和耶稣穿着情侣装,还为耶稣生下来的后代,这个后代血脉一直被郇山隐修会秘密守护着,后来,为了保证秘密只在隐修会内部流传,当时的一位隐修会长老就用了一套复杂的密码学,把这个故事画到了壁画当中,而这位长老呢,正是达芬奇。
2003年,当小说家——丹·布朗用一本《达芬奇密码》把这些故事公布以后,在整个西方世界,立刻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宗教人士都批评丹·布朗,甚至有些宗教势力比较强的地方,直接就把这本书给禁了,但同时,巨大的争议也让这本小说在全球狂销8000万册。
最重要的事,作者丹·布朗还在前言中说,本书中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均准确无误。
他似乎从来没把自己讲得故事当小说,并且多次公开表示,郇山隐修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组织。
于是,很多人就把《达芬奇密码》当成了历史真相。
比如,2006年,英国《每日邮报》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每5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人看过《达芬奇密码》,而且60%的人都相信,耶稣是和抹大拉的玛利亚结婚了,而且有一个孩子。
所以,《达芬奇密码》和郇山隐修会难道还真不是在随便瞎说?
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回到《最后的晚餐》当中……
隐藏的乐谱
最早发现这个隐藏乐谱的人,是意大利音乐家帕拉(Giovanni Maria Pala),他在2007年发现乐谱以后,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就叫做《隐藏的乐谱》(《La Musica Celata》)。
但这本书还没出版呢,帕拉就立刻被抨击,原因很简单,因为,达芬奇的时代,还没有五线谱这种东西,当时最多也就是四线谱,五线谱是达芬奇之后200多年才完善并普及的。
所以,你拿五线谱解读达芬奇,这不是关公战秦琼么?
而如果《最后的晚餐》中,这个曲谱问题被证伪,那么也可以同理推断,丹·布朗解读出来的那些抹大拉的玛利亚,圣血、圣杯、隐修会什么的也全都是在扯淡。
而且,2007年,那会儿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正在疯狂大卖,争议也是直接惊动了教廷。
所以,这个乐谱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大的关注。
帕拉首先说,这个乐谱类似安魂曲,听上去似乎很完美的契合了最后晚餐的心境。
而且,乐谱以E调开头,E调结尾,当你播放它的时候,还可以完美循环,永远播下去,非常神奇,这绝对不是巧合,而是达芬奇有意隐藏的密码。
会不会是某种诀别,是耶稣对圣杯和圣血的托孤呢?
听上去还真有点像。
但是,五线谱这又确实是达芬奇之后才有的东西,一切证据虽然完美,但它穿越了,时空错位了,所以,必然是假的。
然而,万事没有绝对,还记得我们上期聊达芬奇坦克的故事吗?
复原小组需要用到轴承,但达芬奇时代没有轴承,因此他们断定达芬奇坦克不可能存在,而后来,专家们从达芬奇手稿中找到了轴承的设计图,甚至进一步证明,现代轴承就是达芬奇本人发明的。
所以,同样的故事,会不会也出现在五线谱身上?
果然,果然再次出现了,正当乐谱即将被证伪的时候,一位隐秘富豪扔出了一张手稿,来自达芬奇的《哈默手稿》,清清楚楚,这份手稿中,就有达芬奇亲手画的五线谱,所以,五线谱这很可能也是达芬奇发明的……
毕竟,从达芬奇手稿中我们还发现了现代钢琴的雏形,再考虑到达芬奇当时还要时不时帮权贵门排演歌舞剧,因此,达芬奇懂音乐,会五线谱,这也就不太奇怪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