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贴上碳标签 千年农遗“金字招牌”成色更足

0
分享至


近日,中国首个、全球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生产的稻鱼米、稻田鱼有了专属绿色身份,贴上了具有碳信息的“碳标签”,成为了青田县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努力实现让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

浙江省第一个稻米、淡水鱼碳标签发布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解锁“碳经济”红利

2024年5月8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稻鱼米&稻田鱼碳标签”授牌仪式举行,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青田分局正式发布稻鱼共生系统稻鱼米、稻田鱼的碳标签证书和牌匾,千年农遗产品贴上了小小碳标签,标志着始终走在“双碳”工作前列的青田县再添绿色成果,通过准确把握“碳经济”时代红利,带动绿色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

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予以量化标示出来的一种形式。

农产品碳标签承载着国家“双碳”大战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稻护鱼,以鱼养稻,通过系统内部自我平衡实现化肥减量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是一种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

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青田分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要求高质量做好农遗大会“后半篇文章”的指示,深谋“农遗”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通过测算碳排放量、贴上定量化碳标签后,将以绿色生产的健康优质农产品拉动消费升级,实现高质量供给牵引有潜能的绿色消费,带动了生态产品二次升值。

稻鱼米、稻田鱼增加“碳”收益

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共富

早在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战略后,青田县就开始积极谋划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共富新路径,率先探索各类型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其中方山乡周岙村和东源镇平桥村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低(零)碳试点村创建单位,青田稻鱼米入选“263共富农产品”和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传统农业必须牢牢抓住“双碳”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碳标签就是其中重要的“助推器”。开展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稻鱼米、稻田鱼碳足迹核算和碳标签认证,一方面可以带动社会绿色消费升级,实现农户和村集体增收;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塑造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跨越的新动能新优势。

青田农品城借助政府资源与华侨优势,与县强村公司以及省、市结对帮扶单位通过“1+1+X”模式,不断扩大稻鱼米、山茶油等农遗良品销售规模,2023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98万元。农品城负责人郑文慧表示“近年来慕名到青田采购稻鱼米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都听说青田的稻鱼米很少使用农药化肥,低碳又环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农产品的健康标准提高很多,稻鱼米就非常满足她们的需求。”在碳标签加持助力下,稻鱼米、稻田鱼的生态价值将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

典型低碳农业模式产生多重效益

碳标签助力“添砖加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发展关乎着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为实现“双碳”目标,农业碳减排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青田县立足资源优势,以稻鱼共生系统为着力点,通过探索生态保护治理和节能减排降碳,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

经测算,青田县生产1kg稻鱼米的碳足迹为 0.5106 kg 二氧化碳,生产1kg稻田鱼的碳足迹为0.0880 kg 二氧化碳,相比传统稻米、淡水鱼是实实在在的低碳农产品,稻鱼共生系统单位产值碳足迹比传统水稻单作系统大幅降低了43%,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此外,青田县以鱼共生系统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入选省级试点为契机,坚持更低水平碳足迹发展导向,持续加大稻鱼共生系统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不断提高稻鱼共生的质效水平。碳标签的大力推广及应用,将进一步帮助农产品品牌建设提质增效,促进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力,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市场观察
新市场观察
专注城市经济、投资经济!用数据说话,为经济决策服务。
16086文章数 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