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被逼死后,吴三桂有3个选择,可惜他却选择了最差的一个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存在了200年。在整个明朝中从兴盛到灭亡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有名的人物,吴三桂便是其中之一,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不过,话又说了回来,当明朝灭亡的时候,吴三桂其实是有三条道路可以去选择的。可惜的是,他却偏偏选择了最差的那一条路,这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李自成的发展史

李自成,是明代末期的农民领袖,他勇猛异常,又非常具有才华。明末时期,他原本是明朝的一个边军,但因为东林党的“骚操作”将他裁掉了。

后来,天灾人祸、朝廷腐败,导致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此情况下,李自成便揭竿而起,成为了起义军之一。起初,他只是一个小兵,但却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做上了义军的首领。

后来,大明朝虽然多次围剿李自成的叛军,但因朝廷内部矛盾很多,致使叛军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起义的农民越来越多。最终,大明朝被消灭了。

公元1644年,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攻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选择在煤山自杀了。崇祯皇帝自杀后,很多人将目光看向了山海关的吴三桂,因为他的态度决定了中原大地的命运。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吴三桂一共有三个选择,奈何他偏偏选择了最差的一个,不仅使得汉人江山落入满清之手,还为自己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那么,吴三桂的三个选择分别是什么呢?

吴三桂投降李自成

在崇祯皇帝还没自杀前,他曾向吴三桂发布了诏令,可是因为这个命令发布的时间有点晚,再加上吴三桂距离崇祯皇帝的距离很远,多种因素就导致了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历史。

在历史上,吴三桂是非常厉害的,他有勇有谋,崇祯皇帝十分重用他。当年,如果吴三桂及时带兵赶到的话,很有可能会扭转整个历史,李自成不会打入北京城,崇祯皇帝也不会死。

因此,李自成打入北京城后,他曾多次向吴三桂发出邀请,想让他加入自己的军队,各种条件给的也是应有尽有。投降这个事情听起来显得有点懦弱,但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此事,吴三桂也在投降与不投降之间徘徊。甚至有一些历史资料称,因为李自成很看好吴三桂,早就想重用他,而且明朝的很多文武百官也都投身于李自成,吴三桂投降的心思很重。

可惜的是,李自成手下有一个大将名叫刘宗敏,他却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抢了吴三桂的老婆,还打伤了吴三桂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吴三桂大怒,直接放弃了跟随李自成,投靠了东北的大清朝。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自成非常的愤怒,他直接杀了吴三桂的家人,就这样吴三桂投降这一条路便断了,两人之间也结下了不可挽回的仇恨。随后,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同年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便被消灭了。

齐聚明王朝军队自立

除了跟随李自成外,吴三桂还有另外一条路,那便是整军自立。在当时的情况下,明王朝失败的军队被打散了,他们分布在大明朝的各个地方,如果把这些军队重整起来的话,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



崇祯皇帝被逼死之后,大明朝等于是无主之物,谁做皇帝都是一样的。上文提到,李自成的起义军都是农民起义军,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

如果吴三桂能够重整大明朝的兵马,完全有机会取李自成而代之,这个选择对于吴三桂来说是值得去尝试的,凭借吴三桂过人的胆识、机智的谋略,他完全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只是,这一条路也不好走,吴三桂的大本营是山海关,受清朝、李自成的前后夹击。或许也是因为形势不容乐观吧,所以吴三桂才没有选择这一条,而是选择了第三条路。

打开山海关,迎接多尔衮

众所周知,多尔衮是清王朝杰出的大将,他曾跟随皇太极出战,并且立下过赫赫战功。明王朝走向灭亡之际,多尔衮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困境,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出众。



对于吴三桂,多尔衮一直想让他加入清朝的军队里,毕竟此前也有不少的明军将领,加入了清军当中。最初的时候,吴三桂并不愿意加入多尔衮,毕竟那是叛国。

可是,随着与李自成撕破脸,再加上若是自立,必然会受到两方面的压迫,所以他便投降于多尔衮,选择了当时自认为风险较小的一个抉择。

当时,吴三桂以山海关作为投降的筹码,获得了清军的厚待。同时,他放清军入关之后,还击败了李自成,为自己的家人报了仇,也抢回了自己的女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