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院急诊绿色通道为体重250余斤小伙子成功拆除“隐匿炸弹”

0
分享至


4月28日下午14:10左右,我院急诊科团队接诊了一名30岁、体重达252斤,考虑急性脑卒中的小伙子。家属诉当天12点40分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双眼向右凝视,我院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完善头部CT未见出血后,转入抢救室。

急诊科皮娟主治医师和卒中绿色通道陈泽琦主治医师快速评估病情,经过询问病史、查体及阅片后,考虑急性脑卒中诊断明确,且为大血管病变可能性大。目前,虽在溶栓时间窗内,有溶栓指征,但从病因角度分析,年轻患者除了肥胖并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也无其他危险因素,因此,对疾病的诊断产生了质疑。为避免漏诊及误诊,及对溶栓后的血管内治疗提供依据,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完善头颈部CTA。

果不其然,令人心惊胆战的一幕来了。头颈部CTA竟然发现“一颗炸弹”:颈总动脉可见夹层。在急诊科绿色通道及卒中团队医生心中又产生一个疑问,颈总动脉夹层是独立的疾病还是主动脉夹层引起?通过抽丝剥茧及寻根究底的急诊思维,于是,立即完善全主动脉CTA,结果显示,主动脉弓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头臂干。此刻,急诊绿色通道团队倒吸一口凉气,如果入室后即刻溶栓,稍有不慎,患者可能有死亡的风险。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团队立即启动胸痛绿色通道,由心胸血管外科主任汤俊毅带领的心脏手术团队为患者行长达11小时急诊手术治疗。在心胸血管外科、麻醉团队、手术室以及创伤急救重症监护室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目前,该患者神志清楚,病情平稳,左侧肢体肌力基本恢复,已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中。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流入动脉壁间,主动脉壁分层、分离,血管腔被游离的内膜片分隔为真腔和假腔,当血液流入主动脉夹层的假腔且无法有效流出时,导致假腔体积持续增大,最终使得血管壁仅剩下一层薄薄的外膜,在持续的主动脉高压作用下,这种薄弱的血管壁极易发生破裂,如同决堤般的洪水,对患者立即构成生命威胁。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可高达50%。


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瓣疾病、主动脉瘤、外伤、解剖变异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原因,因为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会导致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增加了夹层发生的风险。

主动脉夹层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易误诊,易漏诊。常见症状包括:

突发剧烈疼痛:大部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首发症状是突发性剧烈撕裂样或刀割样胸痛,持续不缓解,与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呈进行性加重不同,主动脉夹层的疼痛往往有迁移的特征,提示夹层的进展。除了胸痛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背部或腹部疼痛,常常持续或逐渐加重。

休克与血压异常: 急性期部分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弱等休克征象;心包填塞时伴有低血压。

呼吸系统:夹层血肿破入胸腔可引起胸腔积血,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破入气管或支气管可引起咯血,窒息甚至死亡。

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这通常是由于夹层影响到了脑部供血,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消化系统:累及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可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急腹症表现,血肿压迫肠系膜血管可引起缺血坏死性肠炎,出现便血等。

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

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此外,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定期体检等也是预防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经存在动脉瘤或其他潜在风险因素的患者,定期随访和医学监测也非常重要,以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的异常情况。

发生主动脉夹层怎么办?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通常取决于夹层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一般而言,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心率、减少主动脉张力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常用于稳定患者的血压、减少主动脉内压力,以减缓夹层的扩展速度,预防主动脉破裂。

介入或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干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主动脉内膜修复术(TEVAR)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治疗通过体外循环行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替换,均旨在修复夹层、恢复主动脉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急诊科主任刘安民介绍:株洲市中心医院对于主动脉夹层的救治经验相当丰富。我院心胸血管外科汤俊毅团队和血管介入外科张胜祖团队技术力量雄厚,24小时为主动脉病变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我院一直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为该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争取救治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致残致死率,为株洲地区乃至周边地区百姓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简介


刘安民

医学硕士 急诊医学主任医师,株洲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株洲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株洲市急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株洲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株洲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副主任、美国心脏协会BLS导师及ACLS学员。擅长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急性病、脑血管病、 疑难重症等内科危重患者有一定的救治经验,掌握一定的抢救技能。主持市级课题两项及省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两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及SCI数篇。


汤俊毅

株洲市中心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株洲市心脏中心秘书,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大血管外科学组委员,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心脏与大血管健康分会副理事长,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2009年在湘雅二医院学习体外循环技术,2011-2012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脏大血管外科。并多次前往北医三院、上海中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学习微创心脏手术以及冠脉搭桥术,目前常规独立开展先心病矫治、瓣膜病变修复、替换,冠脉搭桥、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替换等各类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手术。发表SCI一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


张胜祖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附属株洲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国家外周血管技术质控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系统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介入医学中心分会第二届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IUA)腹主疾病专委会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南省放射介入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湖南省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VTE联盟常委、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大血管出血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编辑:张曦予

二审:刘安民

三审:黄红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株洲市中心医院
株洲市中心医院
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2426文章数 6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