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4年白崇禧秘书在美被捕,周总理下令用战俘交换:他代号“八一”

0
分享至

前言

20世纪50年代,白崇禧的秘书谢和赓在美国被捕。

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后,通过第三国与美国交涉,希望能用美国战俘将谢和赓夫妇交换回来。

旁人不解,周总理却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是我党中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代号“八一”,之前给白崇禧当秘书也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八一”同志究竟有何传奇经历?谢和赓夫妇为何会被美国扣押呢?



一 、从“八妹”到“八一”

1912年,谢和赓出生于广西桂林,他从小性格腼腆,被家人称为“八妹”

可后来却成为传奇地下工作者,历经艰险无数,代号“八一”

谢和赓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这还得从他的家庭说起。

谢和赓的祖父谢启中是晚清进士,后来加入同盟会,和孙中山先生结交,北伐战争之前孙中山先生还去他家住过一段时间。

因为家庭教育比较开明,所以谢家有不少子弟投身革命,比如谢和赓的二哥谢铁民,就是桂林早期中共党员之一。

只可惜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殒命,而谢和赓也早早下定决心,要完成二哥未竟的事业。



九一八事变过后,谢和赓投笔从戎,前往察哈尔抗日前线,并在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里,谢和赓很受重视,可惜这个组织并没有维系太久,在1933年9月就宣告失败了。

谢和赓有意留在前线与敌人抗争,可党组织却给了他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以“八一”为代号,进入桂系军阀内部潜伏!

为什么要选择谢和赓打入桂系?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家庭原因。

谢和赓的父亲谢顺慈和白崇禧的岳父相交莫逆,有这层家庭关系在,谢和赓更容易得到桂系军阀的认可和赏识;

第二,才学原因。

谢和赓是北平中国大学的高材生,在校期间曾经写过《论广西的出入口贸易》《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这些文章让他顺利得到了白崇禧的倚重;



第三,推荐原因。

李宗仁、白崇禧反蒋期间,得到过冯玉祥和李济深的支持,而谢和赓这次入桂系,正好拿着冯、李二人的推荐信,这也是他能取得李、白二人信任的重要原因。

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谢和赓迅速在桂系站稳脚跟,这样他的任务就很简单了,观察桂系势力内部情况,秘密鼓动他们参与抗日。

同时定期给天津的吉鸿昌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无所谓,主要是“保持联系”

那么谢和赓要如何将一些隐秘的情报传出来呢?这就不得不提和他一同打入桂系的另一个人物了,那就是“宣侠父”



二 、深入桂系,撬动时局

宣侠父和谢和赓都是冯、李二人推荐过去的,不过宣侠父没有谢和赓这么好的条件,因此只能等谢和赓崭露头角,然后让他把自己推到“台前”。

谢和赓并没有让宣侠父等太久,他从两方面着手获得了白崇禧的信任:

一方面为“公”

谢和赓深入了解了桂系执行的“三自”政策,然后刻意迎合,他起草的计划和章程非常符合白崇禧和李宗仁等人的心意,他在桂系的地位自然也日益稳固;



另一方面为“私”

某次白崇禧的岳父在桂林受伤,大家都有些慌乱无措,关键时刻是谢和赓找到一位名医,解了白崇禧的燃眉之急。

既有“才能”又通“人情”,谢和赓的崛起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没多久,他就拿到了中枢特别出入证章,而且无需通报就能出入李、白二人住所。

眼看时机成熟了,谢和赓开始在李、白二人面前给宣侠父“刷存在感”,李、白二人不疑有他,直接把宣侠父安排到了广西绥靖公署。

此后谢和赓和宣侠父便时常在邕江江畔临江花园商量对策、传递情报,一直很隐秘。

当然,传递隐秘情报只是谢和赓的任务之一,他打入桂系后主要扮演的还是一个“谋士”的角色,也正是他说服白崇禧去南京与蒋介石共商大计。



我们都知道,李宗仁和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和蒋介石有历史宿仇。

因此1937年蒋介石以召开军事会议的名义邀请白崇禧去南京时,白崇禧是不想去的,李宗仁等人也都劝他别去,毕竟谁知道蒋介石是不是在玩“调虎离山”

万一白崇禧等人被扣在南京,蒋介石骤然朝桂系势力发难,恐怕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不仅是桂系会有麻烦,南方各省的军阀势力都会有麻烦,因为桂系是南方势力的一根“支柱”

蒋介石完全能干出这种事情,毕竟当年对付广东军阀陈济棠的时候,蒋介石已经用过这一招了。



白崇禧本就担心蒋介石许诺的副参谋总长一职为“饵”,就是想把自己“钓”到南京去。

经过四川刘湘、云南龙云的劝说后,更是笃定心思不去南京,哪怕是受些非议也不能以身犯险。

可白崇禧不去南京,也就意味着南方军阀势力不响应蒋介石的抗日号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成为空谈。

于是,谢和赓开始游说李、白二人和他们周围的高级军政人员。



“时值救亡图存之关键时刻,应放下私怨,共赴国难,借抗日之举提高声望,将桂系力量打出广西,日后才能与蒋介石逐鹿中原……”

谢和赓站在桂系的立场上,给李、白二人提了诸多建议,鼓动他们前行。

白崇禧不知谢和赓身份,不仅同意了他的建议,决定奔赴南京,而且还在后来回忆时说道:

“昔日奔赴南京之前,和赓给了我许多精神上的鼓励。”



三 、周总理为白崇禧改稿

在谢和赓的游说下,白崇禧最终前往南京,成为副参谋总长。

临走的时候他把谢和赓给带走了,而谢和赓也凭借两篇文章在国民党中声名鹊起。

第一篇文章是《全民军事总动员纲领与展开全国游击战争之方案》。

这篇文章大概有12,000字,内容颇为精炼,陈述了联合抗日的主张和方法,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巨大反响。

当然,以谢和赓当时的地位和名声,他写得再好恐怕也没多少人看,所以他挂上了白崇禧的名字。



由于文章太长,白崇禧对谢和赓又比较信任,所以他也没怎么看,只是简单翻阅了一下,然后就发出去了。

白崇禧没想到,这篇文章居然引起了刘斐的重视。

要知道刘斐可是出了名的“才高气傲”,他的背后有何应钦支持,寻常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

这下子白崇禧对谢和赓这篇文章的态度大为改观,他亲自参与修改之后,将其打印了三百份,发放给了国民党各省主席和军队要员。

甚至还把这篇文章送到蒋介石的桌上,这才让这篇文章引起巨大轰动。



事情发酵一段时间后,连李克农和周总理都知道了,两人都对此很高兴。

一次见面的过程中周总理叮嘱他要“小心潜伏,注意身体”,而李克农则是和他拥抱后,笑着夸赞道:

“小鬼,真行!”

由于之前那篇文章,白崇禧对谢和赓的才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他也更为重视了。



1938年白崇禧要发表一次重要讲话,事前让谢和赓和另外两个秘书在一周内各写一篇演讲稿,供自己选择。

彼时正值抗日关键时刻,这次演讲的影响力注定是非常大的。

谢和赓花费三天三夜时间赶出了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担心其中有不足之处,于是将这篇演讲稿送到周总理面前,请周总理审阅。

周总理也对这篇演讲稿报以高度重视,他删掉了2000多字,比如指责国军政治部工作缺点的语句,以及共产党常用的一些语句。

然后模仿白崇禧的语气和立场,给这篇演讲稿增添了一些内容。



白崇禧看完这篇演讲稿后大为满意,演讲那天讲的内容和稿件完全一致,国民党众人知道这件事后对谢和赓愈发钦佩。

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白崇禧的这篇稿件,居然是周总理亲自改出来的!

李克农还拿这件事情打趣过周总理,说周总理是谢和赓的“改文教师”,周总理也不介意,反而笑着说道:

“这也是国共合作的一部分嘛,也许以后还会传为抗战佳话。”



实际上,当时的确是“国共不分家”

不只是白崇禧,胡宗南、卫立煌、汪精卫、李宗仁以及傅作义等鼎鼎大名的国民政府要员,其秘书都是中共地下党员,甚至就连蒋介石的秘书也不例外。

谢和赓有个称号叫做“八秘”,就是因为他先后做过冯玉祥、吉鸿昌、李宗仁、白崇禧以及蒋介石国防会议的秘书,也难怪后来蒋介石会感慨道:

“天下何人不通共?”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谢和赓还做过“九秘”,而这和他与夫人前往美国、被美国政府扣押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 、王莹的“九秘”

谢和赓的夫人叫王莹,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影视明星”

她是《赛金花》的主演,也是15岁就加入上海地下党的爱国同志,她在抗战期间多次参加“救亡演剧队”,去各大战区演出。

也正是在王莹义演的过程中,偶然结识了谢和赓。

后来王莹以海外观察员的身份去美国留学,谢和赓也被李、白二人派到了美国,王莹和谢和赓的关系更加密切。



虽然在日常相处中,两人对彼此颇有好感,但他们从未逾越界限。

因为谢和赓在国内的婚姻还没有结束,早年他曾经和白崇禧夫人的表妹结婚,两人没什么感情基础,婚后一年就分居了,不过两人并未登报离婚。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谢和赓才接到了国内寄来的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刊登了他与前妻的离婚通告,而与报纸一同寄来的,还有一份离婚判决书。

恢复单身后,谢和赓和王莹终于走到了一起。



1950年2月两人在美国结婚,而这个时候,他们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正盛行麦卡锡主义,美国政府怀疑两人是共产党员,于是以“违反移民法”的罪名将他们扣押并流放。

美国政府也曾威逼利诱,希望他们能加入美国国籍,不过遭到严词拒绝,两人均表示哪怕终身不能离开美国也不会屈服!

当时被扣押的不只是他们两人,还有一些中国留学生。



1954年周总理得知事情缘由后,当即通过第三国与美国交涉,希望用朝鲜战争中的14名美国战俘将谢和赓等14位中国人给换回来。

最终,谢和赓和王莹等人顺利出狱,并在1955年元旦回到北京。

他们展现出的斗争精神得到了周总理高度赞扬,董必武副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们。

当年,谢和赓去美国前,周总理特意叮嘱过他:

“为了革命工作,你的旧婚姻还不能解除,而在关系解除之前,你是不能结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这是中央的规定,你要了解。”

谢和赓牢记着周总理的话,所以结婚之前一直同王莹分居,两人哪怕因为工作原因要时常来往,也只挂了个未婚夫妇的名头。



此次回国后,谢和赓希望能用更多的时间陪伴王莹,所以他才会在周总理安排工作的时候恳求道:

“我做过八任秘书,这次就让我做王莹的秘书吧,做一次九秘……”

周总理答应了谢和赓的请求,而谢和赓与王莹的感情也一直都很牢固,正如王莹给谢和赓的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

“平生最爱是九秘,万滴甘苦也相从。”

谢和赓与王莹的真挚情感属实令人艳羡,而他们为革命不辞辛苦的奔走,为国家不惧生死的奋斗,同样也是值得我们承到与学习的。

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有所收获,学习他们爱国精神,继承他们的奋斗理念。



参考资料

《国民党高级将领机要秘书中的三名中共秘密党员》人民网

《谢和赓:文胆怀剑气,大义折枭雄》 湖南日报

《从“八秘”到“九秘”传奇地下党—谢和赓》 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诗长歌
史诗长歌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3814文章数 3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