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了1位旷世奇才,提拔1个文盲大将,16年后挽救蜀国江山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陈寿

谈起诸葛亮身边的人,很多人会想到马谡,他的死让人感慨不已。然而,在马谡被杀的时候,却有一个人悄然崛起,并在诸葛亮死后16年挽救了蜀汉的危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

蜀汉中期,刘备为了复仇尽全国之兵讨伐孙权,结果却被陆逊在夷陵击败,而他则带着残兵败将退到白帝城。223年春,刘备病危、召诸葛亮等人来白帝城安排后事。

他嘱托诸葛亮、李严辅佐其子刘禅,甚至还对着诸葛亮说:“可以辅佐就辅佐,不可以辅佐就取而代之”,这句话让诸葛亮感激涕零,以至于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刘备的赏识之情,再加上他的信任之义,为了报答这种情义,诸葛亮展开了与曹魏的战争。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他对外声称大军出斜谷道攻取郿,并让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兵屯据箕谷。

实际上,诸葛亮则是率领大军攻祁山。战争之初,曹魏没有任何的防备,再加上蜀汉实力相对充足,所以天水、南安、安定等诸多的城池都被诸葛亮占领,第一次出祁山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若是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诸葛亮的目标有很大可能就实现了,然而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所有的事情都化为了泡影,此事就是马谡大意失街亭。

国家危难关头,魏明帝遣步骑5万,曹真、张郃为领军大将与诸葛亮交战,街亭对于两军而言都是要地。奈何,诸葛亮手下缺少值得信任的大将,只能让马谡前去驻守。

可马谡只知兵法却不知如何用兵,他选择在远离水源的山上驻扎,而且还不听其他人的劝谏。张郃领着大军来到之时,发现了蜀军的这一弱点,断其粮水通道,待蜀军渴而击之,大败蜀军。

原本,诸葛亮出祁山有着大好的前景,但却因为马谡一个人的失利导致全盘皆输,他只能带着一千多家民产归益州,结束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



杀一位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所杀之人就是纸上谈兵的马谡,而提拔的大将则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平。

旷世奇才马谡

马谡是一位军事奇才,他自小就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对军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时间上来看,十六七岁时马谡就跟随刘备,所以刘备对他非常的了解。

临终前,刘备对着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就是因为他知道马谡只会纸上谈兵。不过,诸葛亮并没有听,刘备死后马谡便跟在了诸葛亮的身后,当了一个军事参谋。

南下攻打蛮人时,马谡曾为诸葛亮出一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使得蜀汉南方的兵患被彻底解决。也因此,诸葛亮对马谡非常的看重,姜维不出的时候,马谡可以视为诸葛亮的下一任接班人、徒弟。



对于诸葛亮杀马谡,很多人表示非常可惜,马谡的军事知识是有的,只要能够经过一番的历练,他必然又是一个姜维。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诸葛亮必须要杀马谡。

首先,马谡的一人失利,使得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若是诸葛亮不杀马谡,很难给三军一个交代,哪怕他心有不舍,也必须要挥泪斩马谡。

其次,马谡算是诸葛亮的心腹,在别人的眼里他更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如今他犯下了重大的军事错误,若是诸葛亮不杀他,以后诸葛亮再领兵必然威严会受到损害。

权衡利弊之下,同时也为了巩固失败后的军心,诸葛亮万万不能保留马谡,即使有别的将领为他求情,“杀之”才是最佳的选择。就这样,马谡被斩首示众,临终前还留下了一个污点,让人感慨不已。



文盲大将王平

俗话说得好:“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马谡被杀的时候,有一个人迎来了自己的机遇,他便是文盲大将王平。其实,王平的家庭出身并不好,他没有怎么读过书,兵法之类的也没有接触过。

他之所以能做到军前将领,基本都是靠着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说王平是文盲丝毫不过分。话说,在马谡镇守街亭的时候,他没有听诸葛亮的话,选择在山上驻扎,还说什么“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