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讨水喝,农妇故意往碗里撒了一把谷糠,刘伯温:她有大智慧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先行。——朱元璋评价刘伯温

刘伯温是一个很传奇的人物,后人将他与诸葛亮相比,足见其智慧不凡。然而,学贯古今的刘伯温也会有“失蹄”的时候,他在一位妇人身上就“栽过跟头”,事后还称赞妇人有大智慧。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赴京赶考、遇农家女子

刘伯温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人,他自小就天赋异禀,别人还在寒窗苦读时,他12岁就成为了秀才。后来,更是拜了一位名师,四书五经、天文地理都有涉计,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23岁,刘伯温学有所成便去进京赶考,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科学技术很落后,交通工具不多而且道路还不好走,出远门的人大多都是靠着两条腿,刘伯温也是如此。

进京赶考时,刘伯温在半路迷失了方向,走进了一座大山,在山林中熬了许久才出来。当时,他又累又热又渴,急需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喝一些水。

不久,刘伯温在路上看到了一户人家,他便去讨一碗水喝。当时,招待他是一个农妇,她给刘伯温端了一碗水,可在端水的过程中却撒了一把谷糠。



看到这里,刘伯温多少有些不高兴,感觉这位大嫂有些欺负人。但人在屋檐下,又怎能不低头,只能将就着喝了,一边吹着谷糠一边喝,水喝完了,刘伯温也休息够了,便准备上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喝水的时候,刘伯温还与大嫂闲谈了几句,说自己略懂一些风水知识。大嫂听到这里,便让刘伯温给自己家看看,有没有风水宝地。

刘伯温想起刚才大嫂的做法,心里很不情愿,但还是指了指一个地方。说完这件事情,他便走了,最终顺顺利利地来到了京城,并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

靠着一身的本领与才华,刘伯温考上了进士,据悉参加此次科举的还有李善长,但他却名落孙山了,两人的命运似乎在此时就已经有了纠葛,当然这是后话。



元朝官场没落,却遇到了朱元璋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上梁不正下梁歪,各地的官员为了吹嘘朝廷与皇帝,不断地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怨四起、起义不断。刘伯温是一个大才,也是一个清官,在元朝的官场受到了排挤。

因不堪受辱,又不愿与他人同流合污,最终没当几年官的刘伯温罢官回乡。他回到了青田老家,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小日子也算是悠然自得,而这一切都被一个名叫朱元璋的男人打乱了。

朱元璋本是凤阳的一个放牛娃,参军后靠着惊艳的表现,被郭子兴提拔为了将领,还娶了他的养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便继承了他的军队,成为了元末最大的军阀之一。

与别人不同的是,朱元璋此人很有眼光,也知道礼贤下士,他几乎每到一处都会发出招贤令,希望隐士大才出山相助。后来,他来到了浙江,听闻了刘伯温的大名,便邀请其出山相助。



虽然朱元璋没有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但态度也算诚恳,就这样刘伯温出山了。影视剧《朱元璋》中,对刘伯温的刻画很少,他对朱元璋的贡献也没有体现出来。

如何评价他呢?刘伯温好似西汉时期的张良,战场上虽然不懂得奋勇杀敌,但在战略上却给了朱元璋很大的指导,为他指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

尤其在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和元朝决战时,他更是给出了决定性的方针“避免两线作战”,与秦国时期范睢的远交近攻很相似,让明朝大军可以专一攻打一方。

靠着刘伯温的各种指导,朱明大军最后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和元朝,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而朱元璋也成就了洪武大帝之名。



刘伯温二度辞官,再遇当年的大嫂

朱元璋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可以共患难,但却不能共富贵。建国之后,他便开始以各种名头,除掉当年的开国功臣,甚至于将刘伯温当成一把刀,来制衡早年的淮西勋贵。

对于这些事情,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又何尝不懂,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得到朱元璋的同意后,他便辞官回乡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