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济南战役结束后,宋时轮将军遇袭,不想收了国军一个营回去

分享至

宋时轮将军素有“虎将”之称,而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历过无数险境。

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12月,他的身边来了一位19岁的勤务员,名叫于百川,曾在他身边工作了8年。

在他任职期间,宋将军曾多次遇险,但最终都化险为夷。

而令他印象较为深刻的是,1948年济南战役结束后,宋将军正在准备淮海战役,返回纵队途中,遭遇了一次袭击。



偷袭的国军的队伍,不过这在那时也不足为奇,只是宋将军也没想到,对面的国军营长表示,他们想投诚起义。

而将军这一趟带了一个营的国军回来,也一时间成为部队的美谈。

那么,那时的具体情况如何?这就要回到宋将军布置完任务的那天晚上说起。



化敌为友

1948年10月24日,济南战役已经结束了一个月,华野十纵接到司令部的命令,接下来要做淮海战役的准备。

因此,十纵按照计划,沿肥城、韩庄一线行动,一个月不到,纵队29师,占领了韩庄,这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

而就在他们占领韩庄的前两天,宋将军遭遇了一次袭击。



11月4日晚上,他给战士们布置好作战任务,随后坐车返回纵队司令部的驻地,王开村。

在行驶的过程中,司机突然发现有一股国军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那时,车上有警卫班和宋将军坐一起,一共15个人。

由于夜间太黑,难以估计敌方的数量,很有可能有一部分人会藏在草丛里。

就在大家思考如何应对时,敌人开火把他们的车灯和前窗都打碎了。

警卫班长是最先行动的,他立刻领着警卫员掩护宋将军和许胜秘书下车。

于是,警卫员们扶着宋将军躲到了一个庄稼地,那里有一个坟盘,后面跟着许秘书,他拿着一支枪。随时提防着周围的情况。



下了车以后,借着灯光大家才勉强。看到敌人的那一支小队应该也是十来多个人。

就在宋将军躲起来的时候,那一股敌人大声喊道。不许动!带一个人过来,不然我们就要开枪扫射了。

据警卫员回忆,那时他们和敌人可能相隔仅数百米。如果交涉不成功,很有可能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就在这危急时刻,副班长和一名警卫员灵机一动,朝对面喊起话来。

他们问敌人是哪一个部分的?为什么不搞清楚就开枪?如果伤了自己人,那该怎么办?

他们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敌人靠近,但过了好一会儿又没了声音。



班长十分担心他们,又对着敌人喊,再次问他们是哪一个部分的,要求人给放回来,不然的话,他们就要动手了。

班长言出必行,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立刻大声整备剩下的警卫员。

他说着“一连向东,二连向西……”,但实际上他们只有十多个人,却说着有好几个连。

很显然这是要把敌人给唬住,把他们给搞糊涂。

不过对方并没有回声,看来他们还是非常聪明的,因为敌我交战时,前沿阵地和宿营地,混在一起也很正常。

恰好住在同一个村子里,这种情况也是时常会发生的。

就像1947年,刘伯承将军挺进淮西时遇险,也遭遇了和国军住在同一个村子。

但这样问题不大,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只是想把敌军搞糊涂。



最好的是让敌人误以为他们也是国军,这样一来,便可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宋将军和大家等了好一会儿,副班长和“小李子”都没有回来。他们顿时觉得事情变得严重起来。

于是,大家让司机把车往后开几百米,紧接着让司令和秘书悄悄回到车中。

就在这关键时刻,他们听到副班长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说:“不要开枪,我回来了!”

而等他走近时,大家才发现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国军军官,一看衣服上的军衔就知道他是个营长。

国军营长跟着副班长走了过来,那营长走过来就问谁是长官?说是要跟长官讲话。



那么,这名营长走过来想要谈话,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一桩美谈

1948年11月4日,宋将军给部队下达了详细的任务,随后乘车返回指挥部。

然而就在途中,他们遭遇了一群劫匪。而更没想到的是,这些劫匪是国军,而且他们的营长想要跟宋将军谈话。

这名国军军官到底想做什么?最后他们谈出结果了吗?

一开始,这名国军军官先问警卫员,他们这支部队的长官是谁。

为了继续压制住敌人,战士们接这个话头就说下去,说部队里有团长,还有旅长,以此营造他们人多势众的景象。

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这位营长表示他要见旅长。

说到这里,班长跳出来说,旅长就在后面的草丛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