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芳苦心劝降一红军军长,对方断然拒绝: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37年3月,马步芳手下的一个民团,抓住了一个红军小兵,押到旅部后一开始只当个无名小卒对待。

实际上,这名战士的身份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希望自己能蒙混过关,保守秘密。

他差一点就要成功了,然而,一名叛徒出卖了他,告知马步芳等人,他历任两军军长,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

马家军行事狠毒,这在当地人尽皆知,红军也知道马家人盘踞当地的地头蛇。



按理,他们应该会对这位战士施以酷刑,逼他交代情况,然而马步芳没有这么做。

老蒋催他赶快上交这名军长,他拒不上交,还摆宴招待别人,费尽心思招降。

这名军长断然拒绝了他的“招安”,他还说:“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马步芳最终还是杀了他,而这名烈士的头骨到现在都没找到。

这名红军军长究竟是谁,当年他是如何英勇就义,拒绝投降的?

l 古浪城下

这名英勇就义的红军军长正是孙玉清同志,当年发生了什么,还要从古浪城失守说起。

西路军的仗打得很艰难,古浪城失守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

古浪城失守前,他正担任红9军军长一职,时年27岁,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



古浪城一战原本是有机会打赢的,但那里是马家军的大本营,他们有充足的补给,而红军没有后方,完全就是在硬扛。

刚开始还能抵挡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军的战士逐渐疲劳。

1936年10月15日,红9军配合红30军,与3万马家军周旋。

他们占领该城不过4天,5000多人的队伍就只剩下2000多人了。

好不容易夜间突围,抵达永昌,他们却遭到了批评,时任军委主席的陈昌浩同志,要求彻底整顿红9军。

实际上,古浪城失守并非全是红9军的责任,但在那时身为军长的孙玉清和陈海松同志担下了责任,双双撤职

尽管有满腹委屈,但孙军长等同志没有怨言,对于孙军长个人而言,这并非第一次遭遇了。



他继续带着剩下的同志与马家军对抗,一直到梨园口他都坚持领着小分队,继续前进。

但遗憾的是,在遭遇敌人后,小分队被打散,他只好带着剩下的十几名干部乔装成老百姓,想办法走到陕北。

1937年3月,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撤退,孙军长腰部中弹,不幸被当地民团抓住。

敌人将他身上以前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拿走随后将其押到了298旅部。

一开始,敌人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身份,只当是被打散迷路的一群红军士兵。

不久,他被辗转送到了东关马忠义处,在辗转途中,他被叛徒出卖,暴露了身份。

当敌人拿到铁证后,再问孙军长坦不坦白时,他毅然大声喊道:“我就是红9军军长!”



抓住红军军长一事,很快传到了老蒋的耳朵里,他连打了三次电报,要马步芳严查那名军长,查完之后送往兰州。

然而,3封电报也没能催动马步芳,本人还更加优哉游哉,准备了一桌好饭菜,请人吃饭,劝人投降。

1937年5月17日,孙军长又被押到了西宁,当天晚上,青海政府客厅里明亮无比。

马步芳把一众军政要员都邀请了过来,这天他要做了个局,想要劝降孙军长。

就在二堂东厅,外还有一大群记者严阵以待,都想抢到大新闻。

孙将军刚到,外边就热闹起来了,他背挺得笔直,路过门口两旁装备齐全的士兵,丝毫不在意周围情况。

在全场的掌声中,马步芳现身把孙军长迎了进去,这样拙劣的把戏很快就被识破了。



席上,马步芳问他被俘后有何感受,尤其点了他军长的身份,言语间颇为得意。

不料,孙军长完全不上他的当,他说这一次失败,是他们部队没打好,犯了兵家大忌孤军深入。

没有补给箱,又能支撑多久呢,再加上当地环境恶劣,马家军的骑兵狠辣,红军难以抵挡。

不过,他们并未得到多少好处,因此,这样的胜利算不了什么。

马步芳继续攻心,他问孙军长他们都不怕死吗,只要他低头一句话,他立刻就能活命,还能享个一官半职。

孙军长听后眉头紧皱,立刻回绝,他说,怕死的人当不了红军,自参加革命开始,他就已经下定决心,将生死都抛之脑后了。

如果自己被就地处置了,他也不会后悔,并会以自己的选择感到光荣。



马步芳听后竟无言以对,但他并没有放弃,为了劝降孙军长,他又想了一招。

l 驰骋川陕

1937年3月,孙玉清同志在与马家军周旋中,不幸中弹被捕。

马步芳暂时扣下了他,想要劝降为自己所用,不料被孙军长断然拒绝。

然而,他并不死心,为了拿下孙军长,他把对方的妻子给抓过来。

面对这样的威胁,孙军长是如何应对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