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低调且战功卓著的东汉名将,为后世万代称颂的伏波将军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马援一生战功卓著,帮助汉光武帝刘秀平定陇西,击破陇右羌族,安定西北边疆。

序言

马援(前14年-49年),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开国功臣,汉明帝明德皇后马氏之父。

东汉建立后,马援于前41年受封伏波将军,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二征姐妹叛乱,对南越地区实施汉化改革,安定岭南。

后马援以近花甲之年北上征讨乌桓,稳固塞北边疆,为安定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作出杰出贡献。

同时他行军所过,经常为郡县修治城郭,穿渠灌溉,造福利百姓,虽然为人低调,但其功绩口碑不亚于史上那些知名度高的元勋将领。



著名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典故均出自马援,其一生忠义的英雄气概感染无数后辈,被后世尊称为马伏波。

出身官宦,辗转投奔明主刘秀

马援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裔,马姓是马服简化而来。

马援家族世代在朝为官,其曾祖父、祖父均为汉武帝、汉宣帝两朝中枢近臣。

出生在如此显赫的名门望族,马援受家庭文化熏陶,自幼胸怀大志,不喜诗书礼乐,更倾向于塞外边疆的开拓角逐。

马援长大后以门荫身份当了郡督邮,彼时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各地豪强地主大行土地兼并,势力膨胀。

马援深感王莽政权不能长久,在一次押送囚犯到司命府的路途中,将重刑犯偷偷释放,自己则逃往北地郡(甘肃庆阳一带)畜养牛羊。

当然,对于马援的这段经历,史书记载粗略,放着督邮不做,竟去牧羊,于理不通。

在小编看来,很大程度解释是马援心怀异志,借私放重刑犯之名,将这些亡命徒为己所用,所谓的放牧不过是圈地割据,成为一方地主豪强。



从他后来的经历也能证明这一点,随后的几年不断有人赶来依附他,手下积攒几百户人家供他役使,他的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俨然成为陇汉地区豪强。

公元22年,中原局势更加动荡,各地地主武装和农民流寇起兵反莽,公元23年王莽被杀,新朝覆灭。

一年后,马援逃至凉州(甘肃武威)避难,当时的中原已乱成一锅粥,各地武装势力互相攻讦,身处西北的马援冷静观望,等待时机。

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崛起为中原强大的政治势力,马援趁机搞了个政治投机。

他让哥哥马员到洛阳投奔刘秀,自己则留在凉州,暂时投靠陇右割据势力隗嚣,不久马援凭借强大的宗族势力和出色的能力受到隗嚣器重,并被任命为绥德将军,参与决策。



同年,公孙述在蜀地称帝,由于马援与其为故旧老友,隗嚣便派其前往探听虚实。

马援本以为会和以往一样握手言欢,但公孙述却摆起谱,不仅没有热情接待,反而打发他出宫住宾馆。

在之后的相处中,公孙述许以官职,马援的随从认为礼遇不错,都愿意留下来,只有马援认为公孙述只是装腔作势,毅然返回陇右,并将公孙述比作井底之蛙。

公元28年,马援携带隗嚣的书信到洛阳面见刘秀,两人见面相谈甚欢,彼此惺惺相惜,刘秀佩服马援胆识韬略,马援则敬慕刘秀宽宏大量,有汉高祖之风。

回到陇西后,隗嚣询问起刘秀为人,马援自然称赞一番,随后又问比高帝刘邦怎样?马援的回答很有意思:

“不如,高帝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为;而当今陛下喜爱政事,处理政务能恰如其分,又不喜欢饮酒。”

隗嚣心里不爽,这么看刘秀倒是倒胜过高帝了。但不管怎么说,隗嚣还是相信马援,他同意归汉,并再派马援携其长子隗恂到洛阳去做人质。

殊不知马援早已和刘秀暗通款曲,而马援也在刘秀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运筹帷幄,堆米成山,平定陇西

马援赴洛阳不久,隗嚣便与刘秀决裂,试图割据陇西自立。

马援在二者的斗争中选择站在刘秀一边,他利用在陇西经营多年的人脉,暗中写信给隗嚣的一些高级将领,分化瓦解陇西

集团。

公元32年,刘秀西征隗嚣,众多将领认为陇西地形不明,胜负难卜,不宜深入险阻,刘秀也犹豫不定。

正当东汉诸将一筹莫展时,马援赶到,给刘秀和他的将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首先,经过这段时间的离间劝降,隗嚣的将领早已分崩离析,根本没有太大战斗力。

至于地形不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说着,马援在刘秀面前用米堆成陇西的山谷沟壑。

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进军往来道路,其中的曲折深隐无不毕现,一目了然。



在马援对局势的透彻分析下,刘秀大军势如破竹,同时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数万军队与刘秀合并,夹击隗嚣。

而隗嚣集团也正如马援的预料,十万余部众不战而降,隗嚣本人虽成功逃离,但一手的好牌打稀烂,最终郁郁而终。

反而是马援“堆米为山”成为此战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成为战争史上的创举。

公元33年,马援被授予太中大夫,统领军队驻守长安,虽然隗嚣被消灭,但西北边陲仍不太平。

陇右的塞外羌族利用中原战乱,防务空虚,不断侵扰边境,烧杀抢掠,陇西多地被羌人占领。

面对西北边患,很多大臣推举马援平叛,由于马援经营陇西多年,颇有势力和人脉,再加上能力出众,东汉朝中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公元35年,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率军攻打羌族,这是马援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征,其结果也没让刘秀失望。



马援深知兵贵神速,派步骑三千发动奇袭,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八百余人,俘获牛羊一万余头。

此后先零羌集合数万部众在要道关隘阻挡汉军,马援没有选择正面强攻,而是暗中抄小路袭击羌人营地。

在接下来的几场战斗中,马援经常以正面佯攻,另派精锐骑兵绕到羌人背后发动偷袭,马援本人更是身先士卒,重创先零羌,将其赶回塞外,保住陇西边境安全。

公元37年,参狼羌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点兵四千人前往平叛。

由于羌人占据山头,马援在山下驻扎,断其水源,控制草场,掐断羌人与外界联系,只等羌人粮草耗尽,以逸待劳。

经过数日拉锯,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一部分趁乱逃往塞外,另一部分选择投降,至此,整个陇右地区全部被平定。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

起初,由于陇西常年战乱,离汉廷道途遥远,再加上气候环境恶劣,民风彪悍,洛阳朝廷很多大臣建议放弃经营金城以西(青海西宁等湟水地区)。

只有马援目光长远,认识到维护边疆安全的重要意义,因此上疏反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