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广东荔枝来了!持续上云“出圈”

0
分享至

原标题:新电商走进茂名荔枝产业带 助力乡村振兴(引题)

广东荔枝来了!持续上云“出圈”(主题)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随着农历立夏如约而至,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荔枝上市时节。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农产品通过新电商上行,荔枝是其中的热销品类,每逢荔枝季,许多“新农人”、农户、电商人通过平台,将荔枝带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

近日,茂名荔枝临近收成,新电商拼多多进入荔枝产地,为农户、新农人进行电商培训,从而推动茂名荔枝产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有力支撑。如今,荔枝作为应季农产品,在新电商加持下,成为当地的“致富果”,果农们增收创富的同时,亦带动众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并实现了荔枝产地的经济增长,同时打造“摘果”等“电商+文旅”休闲项目,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助力。

●在品控、仓储物流上下功夫

做到平台妃子笑Top1

小满临近,广东荔枝就红了。大暑一到,荔枝鲜果季就要结束了。“从4月底开始,工人们都忙着将荔枝打包发货。”广东荔枝人已进入了全年最忙碌的时候。“85后”“新农人”赖启春旗下的多个工厂亦随之开启了荔枝季的“卖卖卖”模式。每年首批成熟上市的是海南荔枝,大概在4月中下旬,进入到5月中旬,就是广东荔枝的上市季,之后就是广西、福建等地出产的荔枝。

赖启春是海南省万亦农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大学专业是服装设计的他,2012年毕业就开始从事电商工作,“最开始是在某电商平台上做服装生意。”在2019年,赖启春看到了电商行业的变化,正式进入到新电商领域,在拼多多开店卖水果。经过一年多的打拼,2020年赖启春在平台上的店铺开始“起量”,2021年他再度嗅到商机,进入了荔枝这一生鲜品类领域。为了更接近原产地,他来到了广东茂名。短短两年时间,2023年公司经营的店铺已成为拼多多主站妃子笑Top1店铺,销售额接近2000万元,其中,有一半产品是来自广东产区的荔枝。截至目前,在平台上经营的店铺数已达到60多家,有两家店进入了百亿补贴。“像现在进入了荔枝旺季,就会有30多家店铺主力卖荔枝,高峰期日均销量能到12万斤。”

除了妃子笑,白糖罂、桂味以及荔枝王都是主要销售的品类,赖启春预计今年整个荔枝季,整体销量能达600万斤。如此大的体量下,赖启春背后对接着的荔枝农户就多达四五千户。荔枝从“田头”走向消费者的过程中,最初一公里损耗率达到15%至25%。如何降低损耗率、提升保鲜期至关重要,“对于荔枝,线上消费者看重的是性价比。品控、仓储、物流都要下功夫,并非只是一味靠便宜。”赖启春分享道,为了确保荔枝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是新鲜的,从果子摘下来到工厂完成打包出货要在5个小时之内完成,为此,他们会选择价格更贵的顺丰冷链发货,确保送达消费者手上的荔枝是新鲜可口的。

●打通荔枝“上行”通道

吸引年轻人返乡“务农”

作为土生土长的“80后”茂名人李金瑾,他对互联网为荔枝产业所带来的升级转型更是体会深刻。李金瑾家里世代种植荔枝,然而,他毕业后却没有“子承父业”,反而选择成为一名水果承包商,去帮助果场和农民干起了荔枝销售的工作。根据以往家里种植的经验,以及做承包商后对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荔枝果园的实地考察,李金瑾发现要做好荔枝销售,渠道是关键,卖得好,果农才有钱赚。

正是有这种想法,李金瑾决定将荔枝放到网上销售,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他说,“做生鲜电商的毛利并不高,但却能为本土荔枝产业解决销路的问题。”

不过,由于当时的物流网络搭建不够完善,冷链保鲜技术亦不够成熟,最初的网售荔枝生意一般般。直到2017年,机缘巧合之下,李金瑾在拼多多上开店,并且组建了一支电商团队进行运营,将其作为与线下渠道同样重要的分发渠道进行拓展。团队发现,原来线上模式与线下的传统销售模式有着天渊之别,因此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李金瑾表示,“线下的运输比较简单,采摘完了装车运过去就行了,但线上不行。荔枝是一种很娇贵的水果,包装做得不好发过去就烂了,保鲜做得差一点发过去外壳就黑了。”随后,李金瑾与团队一方面不断地改进荔枝发货用的外包装以及保鲜冰袋,另一方面,逐步摸索平台的“玩法”以及营销策略。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李金瑾在平台上的店铺获得了几千万GMV的好成绩,而且线上的量更超过了当年线下分销渠道的量。

随着销量越来越好,李金瑾的团队近年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加入,据介绍,团队中有80多名“90后”年轻人,而且绝大部分来自于茂名本地村镇。李金瑾为此感到开心与欣慰,“让‘90后’‘00后’这批人去种荔枝未必精通,但做电商运营、直播运营,他们一定玩得比我们强多了。”

●新电商为荔枝产地注入新动能

近几年,农产品上云渐渐流行,加上消费者越来越习惯通过新电商、直播等渠道买水果,线上已成为生鲜销售的主要通路。这有助农产品从源头出发,减少中间复杂环节,有专家表示,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向乡村下沉,带来城乡双向消费交流互动,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

茂名是广东最大的荔枝产区,其荔枝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末时期。茂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柏桥讲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毅表示,电商可以有效地盘活农村的信息与资源,加强特色农产品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连接,从而快速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有效拓展销路,也是推进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茂名是农业大市,特别是马上要成熟的荔枝,这些特色农产品在电商领域有着巨大潜力。”他表示。

“过去一年,茂名的生鲜农产品在我们平台的销售额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据统计,去年茂名原产地直发的农产品在拼多多上的销售额相较2022年增长一倍,其中,荔枝、番薯、辣椒、李子占大头。”拼多多主站生鲜类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今年是荔枝小年,目前来看,今年的销售曲线是高于去年同期的。据预计,今年荔枝在平台的销售额有望同比增幅30%~40%。

据了解,目前茂名荔枝产量的六成至七成都是通过“落地配”的方式销售,也就是荔枝先销售到各地方的农贸市场,再通过农贸市场卖给消费者。传统销售方式,价格不透明,果农们亦无法获得较合理的利润。相比之下,通过新电商等途径销售荔枝,价格公开透明,不仅能让果农的收成及时销售得到收入,甚至能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多收入。

“每逢荔枝销售旺季,都会在当地招募农民从事荔枝打包工作,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每人大概能赚到2万多元的收入。”赖启春说,现在对于当地农户而言,这是一份相对固定的工作,一到这个时间,一些在外打工的农户就会回来进入厂里工作,一方面可以照顾家里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能领到不错的收入。

人称“荔枝妈妈”的高州市产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林长珍表示,近年来,她带着村民们做起了“直播+电商”,并逐渐打造了从种植到电商,从销售到运输,从品牌到文旅,一个以荔枝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成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的特色实例。在“柏桥讲堂”荔枝专场上,林长珍分享道:“像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人,本身就有许多利好的条件。我们会种荔枝,了解荔枝的品种,又了解荔枝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在线上销售或者直播带货中的优势。我们会一直带着开拓性的思路践行下去。”

来源:广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3299文章数 110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