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我报名参军,把家访的班长打了,接兵连长知道后却夸我打得好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79年,部队派人到我们村大队进行征兵宣传,村主任用大喇叭把村里所有适龄的青年叫到大队开会。

当时我刚刚十八岁,压根没有当兵的想法,但耐不住父母的要求,我就勉为其难的和父亲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民兵连长给我们介绍了到来的部队上的各位领导,有一位连长和一位指导员。几位领导先后发言,讲述当兵入伍的美好前景,鼓励我们有志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通过领导们激情四射的演讲,我父亲一下子从我身上看到了希望,突然间给我找到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当即决定让我报名参军。

在这之前,我一直赋闲在家,中学没考上高中就辍学回家。平日里我游手好闲,和村里几个差不多大的青年到处玩耍,还经常和别的村子的人打架。

每当看到我吊儿郎当的样子,父母就心痛不已,害怕我就此堕落下去。他们给我想了很多方法,委托亲戚朋友给我介绍了很多工作,一心想要给我找一条出路。可是自由惯了的我,根本就不想被别人束缚,怎么会同意去做看人脸色的工作呢!

因此,很多人介绍的工作都被我刻意搅黄了,时间长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脾气,所以没人再愿意给我介绍工作。

这下可愁坏了我的父亲和母亲,虽然我只是他们四个孩子中的其中一个,我的弟弟妹妹有的在上小学,有的还在上初中。但是,他们觉得我作为长子就得为弟弟妹妹们做个榜样。如果我成为无业游民,不但他们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连弟弟妹妹们也会被别人指指点点。

我的未来,让父母一瞬间愁白了头。如今当兵的消息就像是旱天里的一场及时雨一样,让参加完征兵动员会的父亲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想把我送到军营里,捶打一下我桀骜不驯的脾气,能够让我浪子回头。

开完会后,没问过我的意见,父亲就着急忙慌的上台给我报了名,生怕错过了这次机会。

村里来参会的大爷大娘看见父亲给我报了名,都笑着对我父亲说:“你管不了你儿子,就让军队管教你儿子啊!别把你游手好闲的儿子打坏了!”

父亲听见乡亲们笑话他,也只能无奈的低下了头,谁让他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呢?让他在乡亲们面前抬不起头。

对于父亲的举动,我心里没有太多的波动。我认为当兵不是那么简单的,还得经过很多道程序来筛选。就算父亲自作主张的给我报上名了,也不见得我就能被选上。那时,我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我压根不怎么想当兵,一切顺其自然,就当是哄我父母开心开心。

报名没多长时间,就接到通知,让我准备体检。

当时我们村总共有十个人报名参军,我们是坐在村大队拖拉机一起去参加体检的。

由于我对当兵兴趣不是很大,所以在排队的时候我故意排在了最后面。出乎意料的是,我前面的九个人在体检的时候竟然有六个人不合格,我就知道当兵检查得很严格,看来我被淘汰的概率很大。

到我体检的时候,我已经做好落选的心理准备,可是检查结束后,我却等来了合格的答复。看来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我竟然通过了!

体检通过的消息传到家里后,我父母就像过年一样高兴,还专门杀了一只鸡,做了一桌好菜,叫我吃得满嘴流油。我的弟弟妹妹们也跟着我沾了光,吃到了平时很难吃到的鸡肉。

体检合格的人,接下来就要面对入伍前重要的一环——家访。家访可以直接了解报名参军人的家庭状况,有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就会在这一环节被筛选下来。因此对于家访,村里体检合格的几个人的父母特别重视。我的父母甚至都把要说的话提前排练了一遍,还叮嘱我不要乱说话。

家访这天,终于在大家的紧张期盼中到来了。来我们村家访的是一位班长,人长的不是很高,皮肤黝黑,身体很结实,一看就是长期在军营里锻炼的结果。

班长是从村子的东头开始家访的,而我家住在村西头,按照从东往西的顺序,我家恰巧又是最后一个。

在家访其他家的时候,我父亲在家里坐立不安,特别着急,心里很忐忑,就让二叔偷偷的去打听打听,看看别人家是如何和这位班长聊天的。

过了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二叔满头大汗的跑到我家里,喘着粗气对我父亲说道:“大哥,我问了两家的家访,我知道他们是怎么弄的了。老李家好像在班长坐下的时候,分别给了班长和带路的村干部每人两包烟,班长离开他家时好像挺满意的。而老孙家啥也没给,结果他儿子当场就被淘汰了,据说是因为条件不合格。”

父亲听了二叔的话更加着急了,他平时抽烟抽的是旱烟叶,哪舍得买成包的烟啊。家里也没有什么拿出手的东西,这可怎么办?现在去镇上买烟也来不及了,村里的小卖店又没有好烟。父亲害怕我因为这样被淘汰,急得在堂屋门口来回走。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我很气愤,如果靠巴结人送东西当上兵,那我不当也罢。

就在我气恼的想要劝说父亲时,门口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只见身穿正装的班长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迈步走进了院子。

父亲见家访的领导来了,赶紧跑过去迎接,将领导迎进堂屋后,母亲立马将准备好的茶水端了上去,接着又端上了昨天特意炒好的花生,那是我们过年才会炒的零食。

班长坐在饭桌的主位上,开始了他的家访。他问了我们家的成分,问了我们家的人员情况,还问了其他一些事,我都没有认真听。

我父亲在旁边紧张的回答着问题,不时的还给他们添茶水。我们家的茶叶是劣质低端的茶叶,喝起来很苦涩,也就是农村人没钱喝好的茶,才不得不喝这样的劣质茶。

父亲看出班长对茶水有些排斥,因为班长根本不怎么喝,父亲也就给几个村干部添添水。这个场面让父亲很尴尬,他不知道如何让班长满意一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