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出狱的陈独秀想来延安,毛主席表态:可以,但有3个条件

分享至

1937年,出狱的陈独秀想来延安,毛主席表态:可以,但有3个条件

众所周知,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创始人之一,为党的早期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独秀的思想逐渐偏向托洛茨基主义,引发了党内的分歧。他积极组织托派组织,试图推动一场与党内正统观念不谋而合的革命。

1929年11月15日,这个党的奠基人在党内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最终被开除出党。然而,陈独秀的故事并未在这里结束,他的晚年生活充满曲折和波澜。

三个条件

1932年的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上海的街头弥漫着湿冷的空气。这个城市,曾是陈独秀为理想奋斗的地方,如今变得陌生而冷漠。

陈独秀,年过半百,面对着自己党内的变故,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无奈。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在这座繁华城市的某个角落被国民党的手下逮捕,从此踏上了五年的铁窗生涯。

在监狱的黑暗中,陈独秀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位曾经的革命家,在寂寞的牢房里思考着过去的选择。他的坚持并没有因为监禁而消减,相反,他对党的信仰更加深厚。

1937年,抗战的号角在中华大地上嘹亮响起。全国人民纷纷奔赴前线,呼唤着团结一致的力量。在这个关键时刻,陈独秀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机。经过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积极争取,他终于在全国人民“一致抗日”的强烈呼声下获释。



自由的味道让陈独秀心潮澎湃,他决定前往延安,寻找一片纯净的土地,重新投入革命的怀抱。在南京,他主动找到党内的同志,表示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愿意在党的领导下贡献力量。

党中央对陈独秀的回归提出了三个严苛的条件。陈独秀面对这个选择,内心犹豫不决。他愿意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却不愿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这一拗口的心境,成为他回归的绊脚石。

陈独秀汉奸事件惹风波

党中央为了争取这位曾经的先驱,于1937年11月20日在《解放》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的文章,呼吁他能够虚心检讨,重新融入革命的行列。

然而,就在陈独秀与党的关系逐渐缓和的时候,一场风波悄然而至——“陈独秀汉奸事件”。这个意外事件成为了他回归延安之路的绝杀,将他的命运推向了未知的深渊。一场曾经的先驱,如今再次被命运的纠缠所紧紧束缚。

雨丝在延安的街头轻轻飘洒,寒风拂过房檐,带着一丝凛冽的寒意。延安,曾是一个革命的摇篮,如今却笼罩在一片争议的阴影下。

1937年11月29日,苏联返国的王明和康生携着一股异样的气息回到延安。王明对毛泽东提出的“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满不满,心生异议。而他的不满,竟然要通过一个被废黜的革命先驱——陈独秀,来达到对抗党中央和毛泽东的目的。



1938年的冬日,寒意凛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紧张的氛围中拉开帷幕。王明,一位充满激情的党内领导人,怀着强烈的意愿要摧毁托派的影响力。他的目标之一,竟然是党内的元老陈独秀。

王明言辞激烈,犹如烈火般燃烧。他指责托派是革命的叛徒,更是对斯大林的不敬之举。然而,他的攻击并不仅仅局限于托派,而是将陈独秀扣上了“汉奸”、“托匪”、“杀人犯”的帽子。这一切的起因,是一场政治风暴的前奏。

周恩来,心知陈独秀为革命献出了大半生,他义正言辞地站出来,与王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强调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抗日力量,而不是盲目跟风。他试图保护陈独秀的名誉,反驳王明的攻击。

王明对托派的激烈反对并未停歇。他坚信与托派合作是对革命的背叛,更是对斯大林的不敬。在他看来,即使陈独秀不是日本间谍,也应该将其说成是,以示对托派的坚决反对。

在1938年的寒冬,风雪交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大厅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康生,一位身怀使命的党内骨干,接到了王明的特殊任务。他的任务不仅是执行,更是要将一场政治风暴的序幕点燃。

王明的目标是清除托派的影响,而其中一个他认为是托派的关键人物是党内元老陈独秀。康生被指派在《解放》周刊上发表一篇振聋发聩的文章,题为《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



文章中,康生声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侦探与陈独秀领导的托派组织勾结,陈独秀每月领取300元津贴,并承诺“不阻碍日本侵略中国”。这番言辞犀利,字字如刀,将陈独秀描绘成了与敌勾结的背叛者,如同一个危险的匪徒,对民族公敌效忠。

可这个陈独秀“汉奸”故事,却充满了漏洞。康生所谓的“300元津贴”,实际上只是艺文研究会为了补助陈独秀的生活费。一切的一切,如同一场政治风暴中的一出闹剧,将曾经的党内先驱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