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飞越万里跨国寻根,革命先辈后人从俄罗斯来鄂与亲人团聚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摄影 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

通讯员 王芙蓉

虔诚献上花篮,整理好缎带后,湖北省汉川籍革命先辈向浒(又名:李铁根)后裔——俄罗斯圣彼得堡人亚罗斯拉夫(Yaroslav)带着妻子达丽亚,向曾外祖父向浒浮雕雕像深深鞠躬,久久注目。

5月9日上午,在湖北汉川田二河镇三合村,一场跨越万里的跨国寻根祭祖纪念活动,令人动容。


现场:革命后裔跨越万里寻根祭祖

坐落在汉川田二河镇三合村的向浒墓园,占地约500平方米,墓园建筑呈中俄风格相结合,主体纪念碑上有向浒(李铁根)浮雕雕像,纪念碑上镌刻“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向浒(李铁根)安息地”。

得知远隔万里的亲人将回家祭祖寻根,三合村村民提前几天就将向浒墓园清扫干净,等待着向浒的曾外孙亚罗斯拉夫回家祭祖。

5月9日10时许,大巴停靠在墓园外侧,亚罗斯拉夫牵着妻子达丽亚,在向浒侄子、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向虎雏的指引下,快步来到向浒纪念碑前,向自己的曾外祖父鞠躬行礼。


年逾76岁的向虎雏指着纪念碑上的雕像和文字,激动地向这位俄罗斯晚辈介绍向浒的生平。随后,两人将精心准备的花篮缓慢抬到纪念碑前,再次鞠躬,久久注目。

“我向参加过伟大的反法西斯战斗的曾外祖父致敬,并深感自豪。”在曾外祖父的纪念碑前,亚罗斯拉夫深情地说,他骄傲于自己曾外祖父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带着保卫列宁格勒的军功章回到中国。

“作为后代,我们记得他的勇气、坚定和英雄主义。”他说,他的神圣责任是保存历史记忆并传给后代。自己非常高兴来到曾外祖父的故乡,并缅怀他。

荣耀:带着“保卫列宁格勒”勋章回国

1898年向浒生于湖北汉川,其父亲向岩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向浒于1924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底,经中共中央遴选,他被派往苏联。


他热爱绘画,在苏联先进入军校学习,后进入著名的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与徐悲鸿成为挚友。在苏联,他获赠苏联名字“弗拉基米尔·科拉斯诺维奇·李铁根”。

四年后,向浒与一位苏联姑娘定下终身,育下女儿飞霞后,妻子去世。1955年向浒带着“保卫列宁格勒”军功章,以画家艺术家的身份回国并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由于种种原因,遗憾的是,女儿飞霞留在了苏联,向浒与她失去了联系,这让他常常独自叹息。直至1983年在北京去世,父女也没能见上一面。


2021年6月22日,向虎雏将伯父向浒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回家乡汉川市田二河镇三合村向浒墓园。墓园由向浒的姐姐向德馨的外孙、武汉大学化学学院1977级校友、瑞士工程院院士林树坤博士出资修建。

寻亲:找寻36年,终完成向浒遗愿

为了实现向浒找寻女儿的遗愿,从1989年开始,向虎雏便开启寻找堂姐飞霞,但始终音讯全无。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向虎雏愈感时间紧迫,他将“寻找堂姐(飞霞)及其后裔”,当成人生的一件大事。

2014年8月,武汉“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启程前,向虎雏将伯父向浒的详细资料交给采访团,请求帮忙转交给俄罗斯有关部门。


近些年,在湖北省有关部门和我国驻俄大使馆和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的协助下,多方展开寻找。同时,向虎雏也请俄罗斯在汉留学的Olga博士和向浒在列宾美术学院的校友、曾见过飞霞的晨朋老人一起帮助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好消息传来,在林树坤博士的鼎力支持和Olga博士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堂姐的下落,得知堂姐飞霞已于上世纪1985年离世,所幸的是找到了堂姐的嫡孙亚罗斯拉夫等后人。

今年4月底,林树坤博士邀请亚罗斯拉夫和他的夫人达丽亚,以及Olga博士来中国探亲。5月7日,亚罗斯拉夫一行人参观了林树坤博士创办的国际学术出版集团MDPI的武汉分公司。


5月9日,在向虎雏的带领下,亚罗斯拉夫一家人来到自己曾外祖父的故乡寻根祭祖。

“我非常高兴也很激动,看到他们能够团聚。”祭扫现场,Olga博士十分高兴地说道。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205829文章数 9105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