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滨城见证:一家亲,我的京津冀丨“北京老校长”程凤春的京津冀

0
分享至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程凤春常常对学生讲的一句话。程凤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生态城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11月,这位有着30余年优秀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北京老校长”来到了滨海新区,成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亲历者、奋斗者和见证者。

三地协同,重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协同,更是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诞生于京津冀协同战略提出的第四个年头,是一所将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与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有机结合的全新学校。

“建校近七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协同发展的殷殷嘱托,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写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之笔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程凤春介绍说,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双向奔赴”的故事,也是个人成长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滨城就是自己的家,也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再次闪光的新起点。

程凤春上任后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启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搭建了智慧校园平台和大数据教情学情分析系统,这些工作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学校又在生态城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5G+AR/VR教室、孪生校园管理平台、智慧体育等智能应用场景,辅助教师高效开展教育教学。



以大数据教情学情分析系统为例,在技术的支持下,所有试卷信息都能变成可分析的数据,老师能清晰看到测试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相符、年级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如何,也能细化到每名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是否准确,通过“诊断”方便老师调整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七彩作业”和班级管理积分系统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发展模式,更能接近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智慧”的氛围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先进的教学理念,专业的教师团队,北师大生态城附校将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滨海新区,“北京的教师团队”在倾囊相授中教学相长,将先进教学经验和教育实践成果“嫁接”给滨城教育的同时也打造出北师大生态城附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教学名片,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虹吸力量。“我们的校园已经从2019年的一个校区、不足1000名学生、110名教师扩容到目前的两个校区、7100多名学生、557位教师。”程凤春说,北师大生态城附属学校学生与教师人数在翻倍增长,教学成果凸显。学校先后获评“天津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天津市滨海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十佳学校”“滨海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强基’工程实验校”“天津市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科基地校”“天津市劳动教育示范校”等称号;2023年获得滨海新区级以上荣誉和奖励的学生突破1000人次,其中2名高中学生入选全国英才计划(全国65人、天津市5人)。学校的快速发展就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真实写照。

“我始终觉得行动力是最重要的。”程凤春说。来到北师大生态城附校近五年时间,他感受最深的是滨海新区和生态城教育部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保障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真诚态度,让从北京来的教育工作者有了越来越足的信心、归属感和获得感,让大家能以最强的干劲,最高的热情投入到滨海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去。“我相信,在未来,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将更多地进入滨海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脚步将更加坚实有力,北师大生态城附校也将越办越好,为滨海新区教育事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程凤春说。

来源:津滨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信滨海
网信滨海
传播天津滨海网信好声音
13415文章数 17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