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七宝古镇不止有“逛吃”,更藏着一处……丨乃清叙史

0
分享至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七宝古镇北大街商铺林立,熙熙攘攘,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北街23号南侧的墙上立有一块“革命史迹纪念地”标志牌,简洁的铭文揭示了这里的“红色秘密”。


七宝北大街“革命史迹纪念地”标志牌

1939年4月,年仅20岁在上海城区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黄自能(1919—2008,后改名肖望)返回七宝,投奔顾复生(1900—1995,青浦凤溪人)领导的“淞沪民众抗敌自卫团第三支队”(俗称“顾复生部队”)。同年8月,黄自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第三支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政治指导员,兼中共青浦县观音堂党支部宣传委员。


1939年七宝地区形势

当时,市面繁荣的七宝老街地处青浦、松江、上海三县之间,日伪当局持续“清乡”围剿抗日武装,并沿横沥河设有封锁线。活跃在青东地区的“顾复生部队”,在七宝镇北的沈家巷建立活动基地之后,为了进一步突破日伪封锁,决定要在七宝镇上设立一个秘密联络站,以便沟通情报,调集物资。黄自能奉命筹建七宝镇上的联络站,他选中北大街23号两个门面,开了一个杂货店铺,商号取名“泰德祥”,并推荐好友郭建春(1915—1996,七宝镇人)执行使命。郭建春出任“老板”后,利用人脉,将店铺开得像模像样,且不会招人多疑。1940年3月,21岁的黄自能介绍25岁的郭建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指导他持续不断地为“顾复生部队”筹集运送药品和紧缺物资


“泰德祥”商号

1940年4月中旬,黄自能奉命返回七宝,以明强小学教师的身份作掩护,开展秘密工作。他要求郭建春以“泰德祥老板”身份,在七宝镇上广泛培养革命新生力量。

于是,郭建春以本镇伪镇长喜爱申曲(沪剧旧称)为契机,促其出面在镇上建立了“同乐社”。建社后,郭建春以学唱申曲自娱同乐为掩护,组织当地热血青年聚会,讨论时事要闻,激发抗日救亡热情。

1940年10月,在明强小学执教的黄萍之加入共产党,她成为哥哥黄自能和郭建春的主要助手,将“同乐社”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因伪镇长不时会来“同乐”,这个红色据点平安地活跃了好几年。此时,“顾复生部队”正式改称“淞沪游击纵队”(亦称“昆青支队”),顾复生担任司令员,青东地区抗日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

1940年秋,中共莘(庄)七(宝)区委成立,黄自能任书记。1941年春,受党组织指派,黄自能随姐姐黄竞之前往浦南叶榭私立浦南中学开展社会调查。

郭建春掌管的北大街23号“泰德祥”商号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引导下,先后有20多名七宝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2021年9月,中共闵行区七宝镇委员会、七宝镇人民政府在这里立碑纪念。


中共七宝地下党联络站旧址今貌

作者:张乃清

编辑:方佳璐

初审:高淑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闵行报社
闵行报社
闵行的权威新闻,看我们就对了
31910文章数 46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