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藩属国申请改名,嘉庆帝盛怒,将其名倒过来后沿用至今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中国疆土面积非常辽阔,像是现在的蒙古地区、乌苏里江以东的库页岛等地都曾是中国的领土之一。

不仅如此中国还曾有过多个藩属国,像是朝鲜、越南、缅甸等地都曾长期属于我国的藩属国,只不过随着晚清的没落,这些国家看着清政府的倒台也都一个个脱离我国、自立门户去了而已。

当然了,今天的故事还是和其中一个藩属国有关。它能沿用到今天的国名还是我们嘉靖皇帝给起的。不过在这起名过程里倒是包含了不少曲折离奇的故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是要娓娓道来。



大越国王朝变天,兄弟俩改写国号

话说在清朝时期当时的越南还不叫“越南”,它们有个名字叫做大越国,大越国也是经历了李朝、陈朝好几代。但是大约到了清乾隆时期也就落下帷幕。

为什么会落幕呢?原来当时在越南的西北地区还有一支由阮氏兄弟率领的政权势力,他们一直在不停扩张自己的地盘,最后还杀入京城,把原来的国王赶下了台。

当时的大越国国王还曾跑来中原跪求乾隆出兵支援,但得到回复也只是爱莫能助。大越国只能在百般挣扎中自生自灭。



等到大越国彻底倒台后就变成阮氏兄弟的天下了,他们建立起越南历史上一个新篇章——西山朝。这个西山朝是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的,不然他们也没理由可以安稳坐上王位。

不过呢,不管是东还是西,本质上他们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对中原王朝都要参拜进贡的。这点阮氏兄弟也心知肚明,所以明面上他们对中原皇帝依然是十分客气,进贡朝奉是一样都没少,政治上的大小事务也都经由中原真龙天子过目审批。



不过阮氏兄弟的花花心思也挺多的。他们觉得自己既然推翻旧王朝就不能再叫大越国了,于是就不停翻看史书拟写一个新名字报到中原皇帝那里,希望皇帝能赐给他们做新的国号。

那时已经轮到嘉靖做皇帝的时候,嘉靖帝一看他们提写出来的奏折立刻就恼羞成怒,痛骂这阮氏兄弟别有狼子野心,交过来申请一看就是不安好意。

不只是提个新名字吗?为什么嘉靖帝要恼火成这样的?原来他们拟定的新名字叫做“南越”,这个名字可不是阮氏兄弟自创,而是数百年前大秦时期的越南地区的旧称罢了。可如果只是想恢复旧称那样的话也无可厚非,嘉靖帝又何须如此生气呢?其实不然,这旧称里可大有学问了。



旧国历史被翻出,嘉靖帝气愤不已

话说大秦时期的确是有个“南越”国,不过它不是越南人创建的。而是由一个叫做赵佗的中原人士建立,当时趁着秦始皇暴毙赵佗干脆起兵造反,拿下沿海地区桂郡、象郡,还有现在的越南地区,并且他选择在广州建立了都城掌握起了政权,由于整个政权范围偏于南方,所以这个政权过渡史称“南越”。

换句话说这个南越范围相当之广,已经延伸到中原的沿海地区,根本就不是阮氏兄弟管辖那一点点范围。而且注意了,这个南越国可不是中原的附属国,它也不受中原的管控,是一个独立政体的存在,甚至是威胁着中原皇帝的存在。



在当时这个南越国不管是势力范围,还是土地面积都因为太过辽阔而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威胁,而且这个赵佗还一直虎视眈眈盯着更广阔的领土,与中原王朝的边界摩擦隔三岔五就会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哪位皇帝又能忍呢?等到汉武帝执政后第一件事就是攻入南越,消灭赵佗的政权,并将南越的土地收归到中原王朝中来。



所以这个南越国只存在了很短一个时期,它的很多地方像是广州、桂林等地依然还在中原的领土范围之内,只有越南地区由于过于偏远,在数百年发展中就被皇帝一步步放手,演变成了拥有一定自主权的藩属国。倘若不是中原王朝放手,也不会有今天阮氏兄弟上位的可能。

由此可见,从前的“南越”和现在的阮氏兄弟执政的西山朝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南越应该是中原封建王朝历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越国的历史。可阮氏非要往上凑就已经暴露出他们的别有用心了。



很明显,阮氏兄弟想要重启百年前的国号明显不是念旧那么简单,他们想要通过这个国号来试探皇帝的意思。

看看自己能不能假借历史的名义一步步摆脱藩属国的命运,甚至另起炉灶。倘若皇帝愿意给他们这个国号,那可能在数十年或者数百年之后他们就可以说南越国是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要求脱离中原要求。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