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在回忆录中写道:日本求和的较佳时机,并非1945年

分享至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泊于东京湾的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代表日本政府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一、 

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礼堂举行。为了见证日本法西斯最后低头的时刻,一大早,成千上万的市民涌到侵华日军总司令、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车子必经的广州路、珠江路、黄埔路两侧,等待历史性一幕的到来。   

9时整,受降仪式正式开始。冈村宁次低头看了看投降书,取笔蘸墨写下名字后,从上衣口袋内取出一枚印章,蘸上红色印泥后,盖在名字下方。他的手仿佛不听使唤,出现了剧烈的颤抖,连印章都盖歪了。

据受降仪式亲历者、时任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作战部少将参谋长的严开运回忆,冈村宁次的脸色十分难看,以前那种嚣张的气焰不见了,十分不情愿地交出了随身携带的那把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军刀。



为了这个受降仪式,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整整14年。

投降签字仪式结束之后,冈村宁次等人垂头丧气地走出会场。作为一名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冈村宁次的心里一直是不服气的。在蒋介石的庇护下,这个大战犯神奇地逃脱了审判,于1949年1月回国。

1950年,他被台湾当局聘为"军事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还出版了一本回忆录。

在回忆录中,冈村宁次对八路军的评价是“作战勇敢,内部团结”,充满了对中共游击战无奈的感叹。



冈村宁次

但是对于日本的失败,冈村宁次明显心有不甘。在回忆录中,冈村宁次提出早在1942年,日本便有“结束对华战事的最佳时机”,只是日本海军的一些将领“鲁莽行事,这才葬送了帝国的希望”,导致了日本1945年的无条件投降。

历史证明,这只是这个军国主义分子的幻想,不管是1942年还是1945年结束战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命运都是无法更改的。



二、

冈村宁次1884年5月生于东京,是德川幕府的武士后裔。1915年,他以搜集资料的名义第一次来到中国,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为日本侵略中国做准备。1928年,他任日军步兵第六联队队长,是济南惨案的刽子手之一。



1933年1月指挥关东军进攻热河,并 代表日本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侵犯中国主权的《塘沽协定》。后历任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华北派遣军总司令,最后成为侵华日军最高统帅——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抗战中,他指挥日军疯狂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被中国人民称为"侵华恶魔",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三光”为“烧光,杀光、抢光”之简称,是日军在我抗日地区内杀戮居民与对粮袜房舍与其他物资设备的彻底破坏的总称,日本的作战术语中称之为“烬灭作战”。



是日军对我根据地内一个人不剩的杀光,一间房不留的烧光,一点东西也不留的抢光,其目的是彻底摧残中国军民抗日的战斗意志与物质基础。

这个战术的始作俑者,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使其达到高峰的,正是冈村宁次。

1940年10月,日军在扫荡共军晋冀鲁豫边区时,下过一道命令:这次作战,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



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袜,其不能搬运的,亦一律烧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这是日军第一次提出“三光政策”。

1941年7 月,冈村宁次继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后,于8月集中了日军5 个师团及伪军共7万多人,开始自了一场由冈村亲自指挥的"总力战",也就是一次空前的大扫荡。

日军分为许多股“分区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其疯狂暴行达于极点,相继制造了井陉惨案、野北惨案、北管头惨案、下陀惨案,将根据地的老百姓杀得所剩无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更加紧扫荡我根据地,以加强其对华北的控制。

1942年1月,冈村宁次根据日本大本营所定"确保华北,游击华中,迁回华南,利用华北人力物力"的战略方针,决定对中共根据地再度实行连续的扫荡,实行"三光政策",以摧毁抗日秩序,建立起敌伪统治。从这时起,"三光作战"变得更系统、更大规模和连续不断。

1942年5月,冈村宁次集中5万多人鬼子,对冀中地区发动了空前集中性的大扫荡,其“扫荡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残酷性之甚,均属空前”。饶阳县被日寇杀害3万多人,武强县被杀者13600多人,定县被杀者14300多人,许多地区成为一片焦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