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瑞来|略论宋太宗

0
分享至



作者|王瑞来

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也许是宋太祖的功业过盛,在他的赫赫功业之下,宋太宗就显得有些黯然无光。因此,对宋太宗其人,历来似乎研究得不够。其实,宋初政治的主角,分别以武功、文治开创有宋一代三百年基业的,应当是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二人。太祖、太宗兄弟前后相承,一个草创开拓,一个稳定发展。本来,这种开基事业,应当是像唐太宗那样,在一个君主统治之下完成。然而,由于公元976年一个雪夜的“烛影斧声”,历史就注定由这两个人来完成了。

既然像是一个组合体的两个面,那么,宋太宗其人其事,其功其过,实在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

在后周时代,宋太宗赵匡义还没有登上政治舞台,因此,也没有什么功业可言。然而,他早年的处境,却要比其兄宋太祖赵匡胤好得多。由于赵匡胤在后周功业显赫,地位日高,赵匡义用不着再像其兄早年那样坎坷奔波,浪迹天涯,为生活出路发愁了,他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其父其兄都是介胄武人,也许这个军人家庭在有了一定条件之后,想培养出个秀才。《宋史》卷四《太宗纪》记载:“宣祖(其父赵弘殷)总兵淮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指太宗匡义),恒饬厉之,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赵匡义“多艺能”,自然不是十八般武艺,这一点他没有获得军人家庭的遗传。史载他通音律,擅飞白书,喜对弈。在后周末年,二十岁左右的赵匡义,也许是由于赵匡胤的关系,做了供奉官都知这样一个小官。

作为胞弟,成年后的赵匡义自然成为业已形成的赵匡胤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他早年的历史上,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预谋定策。

掌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后周末年,羽翼已丰。周世宗去世,七岁的周恭帝即位。“主少国疑”,天赐良机,赵匡胤阴谋代周的步伐加快了。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赵匡胤可以倚重的除了赵普等少数几个心腹之外,就是他的亲弟弟赵匡义了。赵匡义在陈桥兵变中,结交军士,抚定众心,沟通内外,起了重要的作用。这次事件,可以说是赵匡义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开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对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胞弟十分器重,并且逐步提高了赵光义(“匡”字避太祖讳改为“光”字)的地位,先是任命他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太祖亲征泽、潞,讨伐李筠,让赵光义临时担任大内都点检,留守汴京,这使京城的人吃惊地议论:“点检作天子矣,更为一天子地耶!”照理说,曾以都点检登基的宋太祖,是忌讳别人来担任这个职务的,可见他对自己弟弟的信任程度。其母杜太后死后,赵匡胤也许是遵从杜太后的遗愿,让赵光义当了开封府尹。在宋代,凡属皇族担任此职,就预示着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当然,也许继承皇位这件事,宋太祖还不想马上明确下来。因此,他让另一个弟弟廷美担任了兴元府尹。以后在加光义为中书令时,又加廷美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许,杜太后以弟继位的嘱托,对忠厚的赵匡胤是有影响的。在宋太祖去世前几年,封赵光义为晋王。

在赵光义担任的所有官职中,具有实际意义与重要作用的是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可上通,可下达,有大事,有细务,培养、锻炼了赵光义的政治才能。同时,他在长期担任开封府尹期间,网罗培植了一大批心腹。这批人对赵光义的即位,以及即位后的安定、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开宝九年(976),正当壮年有为之时的宋太祖去世,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宋太祖之死与宋太宗的即位,在各种史书中,多是裹着一层“气数”“天命”之类的神秘色彩,剥去这层荒诞不经的外衣,留给人们的,就是不尽的疑窦。

北宋僧人文莹《续湘山野录》中记载:

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这就是所谓“烛影斧声”之说的来源。如果说这个山林野僧之说不足为据的话,那么,严谨的史学家司马光的另一种记载也值得深思。

《涑水记闻》卷一记载: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先坐于府门,问其故,德玄曰:“去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问曰:“德芳来邪?”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对于司马光的这条记载,近人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一引录后云:“据此则太祖薨时,晋王不在禁内,可以洗斧声烛影之诬。”我认为这条记载或许可洗斧声烛影之诬,但难以消除抢先夺位之嫌。这条记载,起码说明宋皇后本欲秦王德芳即位,而由于早已勾结赵光义的宦官及时传递消息,赵光义抢在德芳之前来到已驾崩的太祖身边。由于及时守在了一具神圣的死魂灵之前,就可以说是承受了遗诏。而宋皇后、德芳孤儿寡母,此时又如何敢惹势力寖大、羽翼已丰的赵光义!只有悲切地哀求:“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

一个不明不白地死去,一个不明不白地即位,想必会在朝野产生一些震动。但北宋各朝皇帝均是太宗的子孙后嗣,早已把这些痕迹涂抹得一干二净,留下的只是“气数”“天命”“金匮之盟”等合理合法的证明。但从一些无法掩饰的事实中,我们还是感到了当时的动荡,感到了宋太宗面对太祖势力威胁时的忧心忡忡。

两宋三百年,新君即位,未逾年而改元,唯独宋太宗一人。难道是迫不及待地想从人们的记忆中把太祖时代抹去?此时,由于宋太祖的经营,已经不可能再有实力雄厚的军人野心家篡位,但其弟廷美与太祖子德昭、德芳却对太宗的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太宗亲征幽州大败,在仓皇逃窜、太宗一时不知所踪之时,一些人图谋拥立跟随军中的太祖子德昭,五代时期那种将士拥立的场面又险些重演。这件事使宋太宗大为震惊,于是,他加速了剪除这些威胁的步伐。北征回师后,太宗迟迟没有依惯例对参加这次战争的将士论功行赏。燕王德昭向太宗问起此事,宋太宗竟怒气冲冲、赤裸裸地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逼得德昭自刎殒命。过了两年,曾被太祖宋皇后企图推上皇位的德芳也死去了。当然,官修史书记载的是病死。又过了一年,唯一还能威胁太宗地位的其弟廷美,也在太宗亲信的诬陷下被一贬再贬,没几年死于贬所。

宋太宗的青年时代,恰逢其兄赵匡胤已在高位,居于统治集团上层这个圈子之内。包括赵匡胤登基之后,宋太宗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目睹和参与了统治者上层的斗争,生活的教科书教给他的多是政治斗争的内容。因而他的政治头脑要比太祖发达,过早地谙熟了耍手腕、搞权术,在这方面得到了锻炼。不过,正因为头脑复杂,心怀鬼胎,往往猜忌心过重,总怀疑别人也像他,也如是。宋太宗的猜忌心不光表现在对其弟其侄身上,就是看到自己的儿子受到拥戴,被人称为“少年天子”,他也不愉快。宋太宗的心胸颇狭。至道二年(991),太祖宋皇后去世。宋太宗也许还忌恨宋皇后当初企图拥立德芳之事,竟不想以皇后礼节安葬她。翰林学士王禹偁说了一句“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的公道话,触到了宋太宗的痛处,竟“坐谤讪”,责知滁州。明人李贽在评论此事时讥讽道:“所云‘共保富贵’何在耶?”

《战国策·赵策·触龙言说赵太后》一章,在叙述了触龙说赵太后之事后,记载了当时一个人的议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在传统社会初期已经如此,到了传统社会成熟的宋代,作为君主就更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了。而就宋太宗来说,在世袭制下,他的即位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况且他本人除了在陈桥兵变中预谋定策外,在太祖时期进行的统一战争中,他未出过毫发之力,更未立过尺寸之功。这样,面对一个人情未安、众心未服的局面,他急切地“思有以帖服中外”。为此,他采取了各种办法,但他也许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像宋太祖那样建功立业,才能“帖服中外”,镇抚人心,提高威望,“守金玉之重”。因此,宋太宗即位后,就着手进行战争准备,想完成宋太祖未竟的统一事业。这是一张继承太祖遗志最好的牌,既可以用战争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又可以建功立业。

于是,在太平兴国三年(978)漳泉陈洪进与吴越钱俶相继纳土后,第二年,宋太宗亲自出马征伐连宋太祖三次攻打都未攻下的北汉。宋太宗“决取之,为世宗、太祖刷耻”,想创立周世宗、宋太祖也未能创立的不世之功,来提高自己的威望。由于宋军击败了辽朝的援军,使北汉无力抵抗,北汉被迫投降。五代十国中的最后一国,被攻灭。平定了北汉,宋太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顾将疲师老,继续北征,企图一举收复燕云。结果,在幽州高梁河一带(今北京白石桥附近),与辽军激战,宋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太宗“仅以身免”,“窃乘驴车遁去”。

太平兴国五年(980),宋太宗再次督军北伐,在莫州被辽将耶律休哥打败。

经过几年养精蓄锐,在雍熙三年(986)年初,宋太宗又发动北征,企图扭转高梁河惨败之后频频挨打的被动局面,也挽回自己的面子。但前两次亲征的惨败,使宋太宗多少有些心悸,在臣子的劝说下,他顺水推舟,未再亲征,而是出动三十万大军,分东、中、西三路攻辽。结果,五月,东路曹彬、米信两军在岐沟关被辽耶律休哥打败;六月,耶律斜轸率军十万,在朔州击溃西路潘美军,名将杨业被擒,中路田重进见势慌忙退兵;十一月,辽军乘胜南下,在君子馆一带又大败宋军。雍熙北征,至此全盘败绩,宋军丧师近三十万。宋太宗不但建功立业成了泡影,而且宋太祖以来选练的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从此,北宋再无力攻辽。

宋太宗与宋太祖不同,太祖起于行伍,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宋太宗则基本上未经历过什么重大战役,缺少这方面的锻炼,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但他又刚愎自用,自诩高明,每战亲自拟定阵图,严重地束缚了前线将帅的手脚。这也是北伐几次败绩的原因之一。

对辽战争的败北,也许使宋太宗认识到自己的武运不济,像宋太祖那样以武功威震天下已不大可能,加之由于战败丧师造成的武力寖弱,使宋太宗对辽不得不由攻势转为守势。这时的宋太宗再也不高喊什么“为世宗、太祖刷耻”了,而开始说什么:“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受,终须用文德致治。”又对近臣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宋太宗讲这些话,是为他把攻势转向守势所作的解释,同时也反映出太宗在武功方面碰壁后,已把注意力转向文治,转向内政。当然,这种国策的转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在对辽战争期间,屡屡不利的战况与不无问题的内政,已促使他逐渐开始这种转变,开始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在宣扬防外忧不如防内患论调的同时,宋太宗开始提倡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他从内心希望他的统治平安无事。史载他十分推崇《老子》一书:“上(宋太宗)读《老子》,语近臣曰: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所益,治身治国之道,并在其内。”他训导开封府尹、襄王元侃说:“夫政教之设,在乎得人心而不扰。欲得人心,莫若示之以诚信;欲不扰,莫若镇之以清静。”襄王元侃,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宋太宗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任相也选择循默守成、少有建树之人,如李昉、吕蒙正、吕端等,而“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宋太宗很注意从历史上汲取经验教训。史载:“上(宋太宗)自潜跃以来,多详延故老,问以前代兴废之由,铭之于心,以为鉴戒。”还记载:“太宗尝谓侍臣曰:‘朕万机之暇,不废观书,见前代帝王行事多矣。苟自不能有所剸裁,全倚于人,则未知措身之所。’因言宋文帝恭俭,而元凶悖逆,及隋杨素邪佞、唐许敬宗谄谀之事,侍臣耸听。苏易简曰:‘披览旧史,安危治乱,尽在圣怀,斯社稷无穷之福也。’”

宋太宗对侍臣讲:“听断天下事,直须耐烦,方尽臣下之情。昔庄宗可谓百战得中原之地,然而守文之道,可谓懵然矣。”他这句话说的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然而倒是颇像在影射宋太祖。不管是说谁,这句话都是事实。宋太宗基本上可以说是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坐天下的君主。他始以重武,转而重文,而终以文治显。宋太宗统治时期,基本上是承袭太祖草创之制,对有些制度有所补充和更革。宋朝的各项典章制度,经过太宗一朝,更为完善,渐成定制。

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宋太宗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规模,使取士人数剧增。太祖朝进士人数为一百八十六人,而太宗朝则达一千四百五十七人;太祖朝诸科人数为一百六十一人,而太宗朝则达四千三百五十九人。在扩大科举考试规模的同时,也使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化。在宋太宗时期创造的考校糊名等办法,对于防止作弊是颇为有效的。科举考试为宋王朝选拔了大批人才,“名卿巨公,皆由此选”。当然,取士既多,官员亦冗。《宋朝事实类苑》卷九记载,在太祖末年,文武朝官班簿是二百人左右,而到了太宗末年,便达到了四百人。太祖后期的开宝四年(971),诸路幕职州县官阙八百余员,而真宗初期的咸平四年(1001),减省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八百多人。可见太宗时期官吏激增的程度。宋太宗时期,造成了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层,这对于宋朝统治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与之俱来的,也形成了冗官冗员,这则成为宋代统治机器运转的沉重负担。

宋太宗“兴文教、抑武事”,在他即位的第二年,看到太祖时期承接前代遗留下的三馆,“湫隘卑庳,仅庇风雨,周庐徼道,出于其旁,卫士驺卒,朝夕喧杂”,条件很差,慨叹道:“是岂足以蓄天下图书,待天下之贤俊耶!”下令另选址重建。一年而成,定名崇文院,分设集贤、昭文、史馆书库,贮书于四周回廊。宋太宗自己喜欢读书,因而也十分注意搜求图书,多次下诏购求亡书,还以爵禄来吸引和鼓励民间献书。此外,还派人到各地购求图书。他说:“夫教化之本,治乱之源,苟无书籍,何以取法!”又说:“国家勤求古道,启迪化源,国典朝章,咸从振举,遗编坠简,宜在询求,致治之先,无以加此。”经过宋太宗的努力,到了太宗晚年,三馆秘阁,藏书颇富。他说:“朕即位之后,多方收拾,抄写购募,今方及数万卷。千古治乱之道,并在其中矣。”

在广泛搜求图书的同时,宋太宗先后组织了一批文人编纂了几部大型类书。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刚刚即位几个月的宋太宗就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等十多人编纂《太平广记》与《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先成,此书主要以收录汉魏至宋初的小说、野史为主,凡五百卷。《太平御览》初名《太平总类》,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凡一千卷,征引各种书籍达一千七百多种。在《太平御览》成书的前一年,太宗又命李昉、徐铉、宋白等人编纂了《文苑英华》。此书继《昭明文选》之后,上起萧梁,下讫唐五代,选录了两千多名作家的近两万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宋太宗时期收集的绝大部分图书,今已失传,但宋太宗时期编纂的这三部大书却流传下来。许多书籍内容,赖此保存下来。宋太宗主持编纂的这三部大书,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宝贵资料。综观宋太宗一生的作为,这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

当然,宋太宗建三馆,求典籍,修类书,兴文教,与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宋太宗在太祖削夺藩镇政治、经济各方面权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经济方面对地方加以限制。从五代以来,藩镇享有到京师及各地进行回图贩易而免征税钱的特权。宋太宗即位后下诏:“中外臣僚自今不得因乘传出入,赍轻货,邀厚利,并不得令人于诸处回图,与民争利。有不如诏者,州县长吏以名奏闻。”明确取消了藩镇的商业特权,其收效则使“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这可以说是宋太祖“制其钱谷”政策的继续。

五代连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北宋统一时,全国才有三百万户,就连开封京畿之地,土地耕种“十才二三”。这种状况到了太宗朝也并没有完全改变。所以,太宗屡屡下诏允许农民请佃无主荒地,“便为永业”。并且,下诏设农师,推广先进技术,相对实行轻徭薄赋。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垦田数字的增加,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据《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统计,太祖末年的垦田数为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顷,到太宗末年增长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

在对外贸易方面,宋太宗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北面在镇、易、雄、霸、沧等地设置榷场,作为对辽贸易的场所,岁入达一百五十万贯。同时,对于外商采取“招诱”政策。雍熙四年(987),宋太宗曾遣内侍八人带着金帛、敕书,分四路招诱南海诸国蕃商。

在宋太祖武功打下的基业上,宋太宗把太祖草创的祖宗法进一步完善定型。尽管对辽战争败北丧师,但他转而以文德致治,较为稳定地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到太宗末年,北宋初步形成了积贫积弱到来之前的繁荣局面。

怎样评价宋太宗其人呢?这里我想把他与宋太祖比较来谈。

太祖时期,刚刚代周,面对的是一个未竟的统一事业。统一对于刚刚建立的北宋来说,不仅是要继续进行,而且是势在必行。这不光是造就一个宏大的中原帝国的问题,而且还是由于北宋代周,面对的还是五代乱世。各割据政权,互相征伐,都有混一天下的野心。这时的宋朝,只有开拓,才能生存。因而太祖代周在位的十几年中,主要精力用于军事方面。当然,他也是一手外战一手内政进行的。内政方面他虽然也有所考虑,但主要还是靠赵普这样的谋臣来考虑的。他不像唐太宗,在南征北战之后,还有几年安稳日子过。宋太祖时期,已处于国家的恢复时期,百废待兴。他的一生都很紧张。他的生涯,前期是军人,以代周为界,开始了后期从军人到政治家的转变。他的晚年,在赵普等辅臣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转变,但他却没有像唐太宗那样造成一个辉煌的“贞观之治”。然而,他主持下草创的许多祖宗法,却成功地防止了宋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防止并消除了许多五代积弊。在这样一个既成的基业上,他本可以有他的“贞观之治”,但却在晚年的一次生病中,不明不白地死于“烛影斧声”之下。

我们且不管宋太宗是以什么方式即位的,但他成年以来,一直生活在政治斗争的环境之中,特别是北宋建国后的十几年中,他有心计地观察学习各种正反教训经验,政治才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对于他来说,不存在什么从军人到政治家的转变,他一登上政治舞台的制高点,就是以一个政治家的面目出现的。他按照太祖的既定方针,按照已运行的轨道,把宋王朝这部巨大的车子,继续向前推进。他的一生,建树不多,对宋代制度,多是补充太祖时期的草创,使之更加完善化。但是,由于有了太祖时期的基础,北宋的“贞观之治”,宋初的辉煌时期都在他手里形成了。对于一个守成之主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幸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传山西某楼盘从11000降到6500!老业主闹事,有人称损失80万…

网传山西某楼盘从11000降到6500!老业主闹事,有人称损失80万…

火山诗话
2024-06-05 11:27:40
科学家惊人发现:让你少得病的秘密竟是...

科学家惊人发现:让你少得病的秘密竟是...

华人星光
2024-06-05 15:29:01
赤身裸体闯入男性邻居家中进行淫乱行为?

赤身裸体闯入男性邻居家中进行淫乱行为?

奋斗在韩国
2024-06-06 19:14:08
大雷,巨额存款没了...

大雷,巨额存款没了...

假装是天堂
2024-06-05 19:00:35
德转预测皇马新赛季首发阵容:姆巴佩领衔锋线,总身价9.87亿欧

德转预测皇马新赛季首发阵容:姆巴佩领衔锋线,总身价9.87亿欧

懂球帝
2024-06-06 15:54:21
埃及的这一枪,这是以色列走向深渊的开始,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埃及的这一枪,这是以色列走向深渊的开始,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笔墨V
2024-06-03 21:38:56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儿媳照顾50岁农村公公,酒后公公行夫妻之事,公公:儿媳经验丰富

魅老八足球
2024-05-13 13:49:37
马斯克: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疯子,从小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他无法正常

马斯克:一面是天才一面是疯子,从小混乱的家庭关系让他无法正常

照见古今
2024-01-06 18:43:16
李莉女士怀抱着无畏的精神,披露国际风云,却不幸陷入网暴漩涡中

李莉女士怀抱着无畏的精神,披露国际风云,却不幸陷入网暴漩涡中

橘色数码
2024-06-06 12:51:20
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有新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有新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澎湃新闻
2024-06-06 15:34:27
动真格!股价跌破1元面值13天,涌进8200万抄底获2个20厘米涨停

动真格!股价跌破1元面值13天,涌进8200万抄底获2个20厘米涨停

惜别的海岸
2024-06-06 13:35:37
明日NBA总决赛G1 东契奇因右膝扭伤&左脚踝酸痛大概率出战

明日NBA总决赛G1 东契奇因右膝扭伤&左脚踝酸痛大概率出战

直播吧
2024-06-06 08:26:09
韩乔生:国足没输是万幸,泰国已经有亚洲霸主日本队的影子了

韩乔生:国足没输是万幸,泰国已经有亚洲霸主日本队的影子了

直播吧
2024-06-06 22:29:03
王涛寄语国足:请告诉泰国队,中国足球还没到被泰国压制的时候

王涛寄语国足:请告诉泰国队,中国足球还没到被泰国压制的时候

直播吧
2024-06-06 19:49:05
又败了!股价从20元跌到2元,竟地天板涌进3100%的资金,今再跌停

又败了!股价从20元跌到2元,竟地天板涌进3100%的资金,今再跌停

惜别的海岸
2024-06-06 14:33:02
周深演唱会送票都没人看,开场整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太尴尬!

周深演唱会送票都没人看,开场整片空座,座位上放荧光棒太尴尬!

柠檬有娱乐
2024-06-04 11:42:12
这个圈一划,上海无敌了

这个圈一划,上海无敌了

秦朔朋友圈
2024-06-06 00:08:32
一句“你来劲了是吧”,让网友们把梁艳春的老底全扒完了

一句“你来劲了是吧”,让网友们把梁艳春的老底全扒完了

清晖有墨
2024-06-06 10:40:39
名记公开嘲讽朱婷为搅屎棍后续,用18个字对网友的质疑进行回应

名记公开嘲讽朱婷为搅屎棍后续,用18个字对网友的质疑进行回应

尘语者
2024-06-06 12:26:50
孙贵石被查!长期在唐山工作,一个月前还外出调研

孙贵石被查!长期在唐山工作,一个月前还外出调研

政知新媒体
2024-06-06 20:55:02
2024-06-07 00:28:49
尚曦读史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5022文章数 37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体育要闻

国足进球功臣捂脸沮丧 伊万表情凝重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试飞成功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手机要闻

iPhone16系列爆料汇总:外观、边框、配置、系统基本悬念不大了

教育要闻

注意!注意!鼓楼发布重要提醒!

数码要闻

芝奇展示 DDR5 CAMM2 超频内存模组,速度可达 7800MT/s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