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传奇之战:“墙缝”伏击仅牺牲7人,日军焚尸数日

分享至

1932年的春风尚寒,李延禄率领的补充团和戴凤龄的一个营在镜泊湖南端的“墙缝”布下天罗地网。这段长达5里的丘陵大道,两侧巨石矗立,形成天然的战场。




战斗一触即发,随着李延禄那象征着死神降临的一声枪响,补充团士兵从隐蔽的巨石后如鬼魅般现身,手榴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日军被困在了这个狭长的“墙缝”中。那么,这场设计精妙的伏击是如何策划的?
伏击前的筹备:弹药补给与战地选定
1932年3月,李延禄在王德林的支持下,得以调配必要的弹药和物资,为即将发起的伏击战做好准备。王德林决定放开抗日救国军的弹药库,这一行动确保了李延禄及其部队能够得到必需的后勤支持。随后,李延禄开始组织运输队伍,将弹药和手榴弹等重要物资从库房运送到指定的集结地。他利用了夜色和曲折的山路,减少了运输过程中被敌人发现的风险。这些运输车辆往返数次,车轮在崎岖的山路上碾过,留下了深深的车辙。
在选择伏击地点方面,李延禄经过仔细考察后选择了镜泊湖南端的“墙缝”。这一地点是一段长达5里的丘陵大道,自然地形为战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势。巨石两侧矗立,形状各异,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这些巨石间的距离不等,远处的巨石间距足以让装备重装的士兵通过,而近处的狭缝只足够露出半个人的身体,为士兵提供了天然的掩体。
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御,李延禄指挥士兵利用这些石缝与丘陵的天然优势,搭建临时的掩体和伏击点。他们搬动部分小型岩石,填补一些较大的空隙,确保士兵在战斗中能有更多的隐蔽位置。
战前部署:精心布局与力量分配
在严密的战前布置中,李延禄对补充团的每一步动作和战术部署进行了仔细策划。他指派了各小队和班的具体位置,以确保在“墙缝”底部的直接截击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执行。这些位置根据地形的优势仔细选择,每个战斗单元都被分配到了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火力的点。
为了加强战斗力,李延禄还特别注意到了如何最大化手榴弹的使用效果。他安排特定的士兵负责携带和使用这些弹药,这些士兵都接受过关于如何准确投掷手榴弹以最大程度伤害敌人的特训。此外,他还部署了机枪组,这些机枪被安置在高地上,能够控制较大的射击范围,为步兵的进攻提供火力支援。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