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的玩笑埋祸根,男子猜疑妻子最终造成惨剧,2002年山西仇杀案

分享至

相传,汉武帝时羁留塞外十九年的苏武曾写过一首题名《结发为夫妻》的诗,诗云: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从诗的内容来看,也许是苏武出使匈奴之前不久写的。当时苏武面临着漠北草原,范范万里;吉凶未卜,死生难料的前途,但他信誓旦旦,重申与妻子的坚贞爱情。诗的首二句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其所以出名,是因为这两句诗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保证夫妻恩爱的关键——“不疑”,即不怀疑爱人对感情的专一。



一对恩爱的夫妻,由于一方的无端猜疑而最终酿成爱情与婚姻的悲剧,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山西绛县地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隶属于运城市,这里大多数人家都有一手绝活,那就是烤制烧饼的手艺。他们靠着祖辈留给的手艺活上太原进北京,走南闯北凭本事奔上富裕之路。

在2001年3月,一对绛县夫妻夹着行李带着未满两岁的孩子和致富的梦想来到了太原市,他们靠村友的帮忙在太原租了一门面小房,热火朝天地做起了烤烧饼的生意,正当小两口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丈夫却因顾客的一句无意的话语起了对妻子的疑心,从此,丈夫大打出手逼迫妻子供出婚外恋的情人,后来导致夫妻俩分道扬镳,落得妻离子散的丈夫还未死心,最终他举起了砍刀制造出一起杀人命案。

师国民时年24岁,山西绛县农民,是个性格内向不爱多说话的青年,1999年春天,师国民经同族长辈介绍认识了相隔不远的闻喜县农村姑娘李爱花。李爱花是个性格外向开朗的姑娘,两个性格互补的青年男女很快就结为伉俪,小两口在村里生活水平虽不富裕但日子过得也很滋润,不久,李爱花又给师国民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绛县因烤烧饼而闻名晋南,当地人大多都凭着烤烧饼的手艺走南闯北奔上了小康,师国民也有一手烤烧饼的手艺,当看见身边的村民们都外出挣钱去了,师国民的心里也萌生了外出做生意的想法,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李爱花当即就同意了丈夫的意见,于是夫妻俩携着未满两岁的女儿踏上了外出挣钱的路。

他们来到省城太原市,在同村的一个烤烧饼老乡的帮助下,在太原近郊的一个家属院附近租到了一间门面小房,小两口从此开始做起了卖烧饼的生意。因为师国民的烧饼烤制讲究,外酥里嫩入口香甜而很快就在附近有了名气,小两口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转眼已过去数月,正当夫妻俩的烧饼生意红火之时,一名常来买烧饼的顾客的一句无意的玩笑话从此打破了这个和睦的家庭。

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人们都耐不住闷热出外散步,李爱花带着孩子去了附近家属院的草坪上玩耍,只留下师国民一人在店里歇息。这时,一个买烧饼的常客来到了师国民的铺前,因是熟人便坐下与师国民聊起了闲天,说着说着便把话题扯到了李爱花身上,来人大夸师国民娶了个漂亮媳妇,后又说李爱花对顾客态度好,不像师国民不爱说话不会揽生意,还说平常老见一个男的来店里和李爱花挺熟的。

师国民马上有了警觉,连忙问是个什么样的男人,顾客含糊其辞地说不清,只说见过几次面,听了此话后的师国民的心里就如被蜂蛰了一样难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