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葛振林参加狼牙山作战纪念日活动,见到了久违的救命恩人

分享至

前言

“各位,他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1986年9月25日,是狼牙山作战45周年的纪念日,也是“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的日子。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在台上慢慢讲述着当时的作战情景。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个老人缓缓地走上台去,葛老激动的握住对方的手,说出了这句话。

这个老人名叫余药夫,他在葛老讲述的故事当中,充当着什么角色呢?当时的狼牙山作战,又有着怎样的惊险呢?



侥幸脱险——遇恩人

“班长......德林......”,葛振林虚弱的呼唤着自己的战友,刚刚跳下来的时候,他幸运的被半山腰的树杈给救了。

他轻声呼喊着,希望可以听到战士们的回应。自己可以侥幸活下来,那......战友们应该也可以吧。

他借着旁边的石头,踉跄的站了起来,走向不远处的战友们。他颤抖着将手指伸到了战友的鼻子下面,期待着能感应到气息。



可惜,他并没有如愿,正当他即将陷入无边的绝望时,一声咳嗽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猛地站起身来,缓慢的向着声音传出的地方走去。

将树枝扒拉到一边,葛振林便看到了战友宋学义的脸,看着他口中传来的虚弱的咳嗽声,葛振林哭着笑了起来。他就说嘛,树杈怎么可能就那一个。

“学义,太好了,你还活着。”,他把宋学义抱得死紧,惹得宋学义咳嗽的更厉害了。他反应半晌才感觉到,宋学义正在轻轻地捶着他。



“好你个......葛振林,要勒死我了咳咳......”,葛振林将宋学义放开,便听到了这么一句。他也不生气,而是将宋学义扶了起来,检查他的身体状况如何。

葛振林捏了捏宋学义的腿,对着他说:“你的腿这个样子,不好走动。”,宋学义白了他一眼,然后又指了指一旁的树枝。

葛振林会意的走过去,寻了两根还算粗壮的树枝,将宋学义扶了起来,“这里不安全,我们得赶紧离开这儿。”



葛振林

宋学义点了点头,然后两个人就一瘸一拐、走走停停的走出了这个崖底。天色渐渐的暗下来了,宋学义正有些迷迷糊糊,就被葛振林拉了一下。

宋学义甩了甩头,示意让自己清醒一点。他顺着葛振林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一个人影向着他们走来。看样子,应该是当地的老乡。

葛振林开口猜测道,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那人喊了一声,“老乡,棋盘坨庙怎么走啊?”,对方身形顿了顿,而后又加快了自己的速度。



那人很快便来到了葛振林和宋学义的面前,在看到那被鲜血浸染的变了色的八路军军服时,那人更是大吃一惊。

“两位战士别担心,我是附近易县青年救国会的主任,余药夫。”,看到这二人有些警惕地看着他,余药夫立刻表明身份,葛振林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了解到葛振林他们的情况之后,余药夫主动帮他们带路。为了避免遇到敌人,余药夫先是探好路,然后再回去搀扶他们。



就这样,一段并不是很远的路,被他们三人走了很长时间。余药夫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然后一抬头,便看到了一个道观。

“前面有个道观,我们可以休息一下了。”,三个人一同来到了这所道观,敲了敲门,却并不见有人出来。

葛振林和宋学义有些体力不支,便寻了一处地方坐了下来。余药夫先是在道观中转了一圈,然后便看到厨房内还有做好的小米饭。他将这一情况,和两个人说了一下。



葛振林听后,心里便大概有数了。他刚刚扫了一眼,这道观应该是八路军的驻地,那饭应该是刚做好还没吃,战士们就急着上前线打仗了。

听到葛振林这么说,余药夫也放心了几分。他在附近的水源那里接了水,浇在那凉透的米饭上,然后生火加热。



不一会儿,米饭的香气就传出来了,惹得葛振林和宋学义齐齐咽口水。说起来,他们已经很久没吃饭了。

正当他们吸溜着碗里的米汤时,一个声音从门口飘了进来,“是你们啊!”

来人是谁,他和葛振林等人是敌是友,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